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图”中的理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陈搏以至邵雍的“先天图”,是对传统《易》学的一个大发展,大改造。它既是象数学的发展,也是理学的一个流派。然而,对“先天图”的研究,尤其是它所表现的某些与数学有关的内容,目前流行的一些观点是很值得深入讨论的。有人认为,“先天图”是按二进位制的原理绘制的,并以此推论,计算机的理论在我国已有久远的历史。我们认为,这个意见不对。不错,“先天图”中的六十四卦次序,可按二进位制的关系进行数学编码,但这只是问题  相似文献   

2.
胡阳  李长铎 《周易研究》2004,2(2):66-71
本文通过对欧洲现存17世纪中西交流文献的研究考证,否定了莱布尼茨在发明二进制以后才见到先天图的说法.先天图在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之前,已被斯比塞尔称之为二进制.从莱布尼茨的信中,可见先天图传入欧洲早于17世纪.  相似文献   

3.
在11世纪,宋代易学家邵雍详细阐释了先天图;17世纪末18世纪初,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系统地提出了二进制.二者具有何种关系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文首先认真地梳理和辨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其次从反思先天图和二进制的文化意义出发,得出以下结论二进制是纯粹的数学方法,先天图是意蕴丰富的哲学符号,二者区别甚大,没有实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先天一气”是道教内丹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它是本体概念在内丹学修炼的直观意义上的呈现,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本体意义上的“道”或“虚”,也不是后天意义上的“精、气、神”之一的“气”,而是内丹学返本还原修炼体系中从后天回归先天的一个重要的过渡状态,是内丹学修炼成仙的必由之路。本文在综览内丹学文献的基础上,对内丹学关于“先天一气”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与诠释。  相似文献   

5.
韩敬 《周易研究》2001,(3):92-96
作者通过对冯友兰先生《邵雍的“先天学”》的两点补充,认为.邵雍“先天易”图的六十四卦卦序按二进制六位数的大小依次排列而来.此即是宋代道学家所谓的“天地自然之数”。作者由此进一步揭示了先天卦序与阴阳生息的卦气思想之同.在一定程度上的某种暗合与实质上的相互矛盾。  相似文献   

6.
晏倩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06,29(5):1269-1271,1246
从理论假设、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B.Butterworth的“数字模块”理论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该理论假定人类数学能力是先天的“数字模块”与后天的拓展模块功能的“概念工具”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概念体系涉及“数字模块”的定义、功能、结构及模块与文化资源间的相互作用。其方法以认知神经心理学为主,兼及跨文化、灵长目认知的研究和基因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我读了施忠连同志《先天图与二进制巧合的秘密》一文(载《哲学研究》1985年第2期,以下简称“施文”)之后,有些不同的看法和想法,现在提出来与施同志商榷,不妥之处,渴望自然科学和哲学界同志指正。 一、是巧合还是符合 施文认为,“先天图与二进制是巧合”,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伏羲是中国原始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二是,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在前,而看到先天图在后。笔者认为这两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形式先天,或质料先天——论舍勒对康德"先天"概念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任之 《现代哲学》2008,4(1):74-80
先天(a priori)这一概念是康德哲学原则性的主题之一,他将先天等同于形式,这不仅成为其理论哲学的起点,实际上也构成其伦理学的基础.舍勒正是将其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建基在他对康德先天概念的批判之上.本文将主要着眼于"形式先天"与"质料先天"的区分,集中讨论并初步检讨舍勒对康德先天概念的批评.  相似文献   

9.
邵雍是易学大家,又是北宋五子之一,他的学术贡献在于其先天学的建构.邵雍先天学可分为先天象数学和先天学本体论两个层面.先天象数学以易图为基础,以易数推衍为形式,建构了庞大的数理哲学体系,它们表达了邵雍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认识;先天学本体论对宇宙进行本体论分析,认为太极或者天地之心既是宇宙的存在根据,也是人类的价值本体,它们表达了邵雍对宇宙和人生之本体的认识.但是,传统学术史对邵雍先天学的解读,往往集中在先天象数学的层面,而忽视了先天学本体论,这是一个误读,朱熹就是如此误读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0.
一、八卦、六十四卦卢《周易》莱卜尼茨发现二进制的历史 《周易》撇开它的假托占筮的迷信形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科学著作。它保存了一项具有现代科学价值的数学发明,是附会于这一数学的筹符建立它的思想体系的。八卦、六十四卦就是这一数学的数表,是人类数学史上二进制的发明,这就是现代电子计算机语言的基础。这是我国古代算筹记数法的形式之一。其产生大约在十进制之后和0这个数字发明之前。这是  相似文献   

11.
自邵雍先天学倡明以来,学者多以朱(熹)释邵(雍),褒贬不一。邵雍的先天易学,是以宇宙生化的方式铺开,通过纵向的体用和横向的变应关系,经由内在象数的交易生变,而形成先天图,揭示天道的生化之机。先天之宇宙论定位是体用、变应和交变的宏观视域。体用与变应是先天的两种作用方式。体必交而生后,体以变为用,变必有应。体用与变应又因交变常交织。邵雍的先天易学,本于先天、体用、交变和变应四个逻辑架构,于先天图之形成过程、图式结构和功用发挥上一以贯之。朱熹执着画前之易及其自然流露,从横图着眼阐发先天图某些阴阳流行对待之蕴,亦谓有所得。但其未能透彻邵雍之先天、体用、交变、应变,故于先天易学为别解者多。  相似文献   

12.
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中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反对“先天的”即是“必然的”①,认为存在着“先天的(apriori)偶然真理”,并发挥了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第SO节关于巴黎米尺的一段说法来予以证明②。然而克里普克的“先天的偶然真理”却并非真正地是一个“先天的”同时又是“偶然的”真理。本文旨在通过对巴黎米尺作为一米标准的详细分析来揭示克里普党的错误,指出他并没有像他所声称的那样否定先天的即是必然的这一说法。1.“先天的偶然真理”是什么意思克里普克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这段话:“有一个东西,人们既不能说它…  相似文献   

13.
朱子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易学思想的演变过程是分不开的.本文在有关朱子生平思想发展的既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力图从先天后天问题的角度人手,讨论他关于先天后天问题的观点之演变过程,并对其得失作同情的了解和细致的分析.文章的结论是,作为一代易学大家,朱罴在先天学上多有领悟,而在后天学上却少有心得,并进一步讨论了朱熹易学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用先天<易>特别是"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的符号体系,并通过对其六爻内涵与排列顺序作出新的定义,采用演绎逻辑方法和辨证逻辑方法,揭示了周期性变化是事物发展的结构特征."爻"的性质(阴或阳),根据"笛卡尔坐标周期分析法"--单因素周期分析法,由模糊数学之"隶属度"决定.综合分析所得"卦象"及其在"六十四卦方圆图"中之位置,是预测和决策的理论依据.以金融投资为例,展示了先天<易>范式预测与决策方法之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先天学与河洛、太极共同被视作图书易学的三大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往往被视为邵雍所开创。本文认为,无论是结合"加一倍法"而将《系辞》中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解释为先天八卦之次序,还是将《说卦》中的"天地定位"一节解释为先天八卦方位,《先天图》之画定和先天学之创发都应该归功于朱子而非邵雍。而以逆推《易》源为目的的先天学与源出《易传》的后天学在学理上有明显冲突,由此带来了经学阐发和哲学体系创造上的矛盾,但先天学正由此既改变了易学研究的形态,也为经典诠释提供了一种可以尝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象学的"被给予",特别是"人格的被给予"概念适用于有关"文化"的阐释。首先需要考察的是"人格"概念,并以"总体人格"来界说文化;在此基础上再着手探讨"文化先天"的问题;最后,借助东西方跨文化关系的实例,分别从人格的世代生成性结构与"空"这两个方面来展开"跨文化先天"这一论题。  相似文献   

17.
张任之 《现代哲学》2007,4(6):80-88
一方面,在休谟的主要著作中,先天(apriori)这一概念很少出现,但胡塞尔却认为休谟的"观念的关系"是惟一真正的认识论上重要的先天概念。另一方面,"先天"是康德哲学原则性的主题之一,"先天的形式"可谓康德对先天的基本理解,但胡塞尔却宣称,康德缺乏真正的先天概念。胡塞尔正是通过对休谟和康德"先天"概念的反省而发现他本人所谓的"本质-先天"概念,并在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效应。  相似文献   

18.
伏羲卦图中的布尔代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伏羲卦图中的布尔代数侯维民1701年,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忽然宣称他与鲍威特(中国名白晋)用二进制序数破译了伏羲卦图(八卦图与六十四卦图)的数学秘密。莱布尼茨在该图中发现,用阴爻“--”与阳爻“—”可以表示万有的这一配列顺序,竟可以与他在数学上的新发明...  相似文献   

19.
舍勒的质料先天主义试图在康德主体性的形式先天之外发现经验世界之中质料内涵的先天性。这种发现通过精神行为的本质直观来实现。通过现象学经验的两个特征和纯粹事实的四种规定性,舍勒说明了如何从实在的经验领域剥离出先天本质内容。而明见性秩序学说则试图进一步指明质料内涵的本质联系(奠基秩序)。最后依据本质认识的功能化理论,舍勒说明了理性认识是如何从这些本质性联系中构成出来的,并确立精神的感受行为对理性认识的奠基作用。质料先天主义其实从根本上表明了这样的哲学立场:世界的本质性的质料内涵向我们敞开与精神行为对世界本质性的观看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也就是舍勒所谓的客观主义与情感先天主义的结合。但这种哲学运思仍需要完备的先天奠基秩序学说来充实,而对先天奠基思路的考察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深入的现代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明确论断和详细论证7+5=12这般意义明晰的命题的分析/综合性质,是每一位关心数学命题的认识论地位的数学哲学家、每一位关心分析—综合二分法和先天综合命题实存性的哲学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继给出关于这一问题的穷尽所有可能的五个论断,并逐一反驳前四个论断,第五个论断最终得以被支持。这个论断是说:7+5=12是先天综合命题,但并非基于康德的理由。该论断为先天综合命题思想提供了判决性实例。对第五个论断的论证,一方面基于现代视角对算术命题的深刻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哲学史上各个流派关于分析—综合二分法的观点间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