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来访者是一名大一新生,自升入大学一个多月来,由于其个性内向,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神情悲观,精神不振,易发怒;食欲差,睡眠差;学习兴趣下降。咨询师根据来访者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学习兴趣提高,能够与同学正常交往,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案例报告的是一例大一新生入学适应困难的咨询案例。该学生在入学后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伴有注意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入睡困难和人际交往不良等症状,心理测验结果显示来访者有轻度焦虑和抑郁。通过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评估与诊断,确定为一般心理问题。与来访者沟通协商后,确定了咨询方案。通过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玫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5):230-235
这是心理咨询师对一名女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咨询的一个完整过程,以一个适应不良引起的情绪问题为例,深入探讨来访者焦虑抑郁情绪背后的人格、适应问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学习用新的方式来体验生活,让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及人们建立良好的互动。最后,通过来访者自己负责任的自我探索,使自己的心理状况及行为模式取得许多积极的改变。该案例报告分为八大部分:一、一般资料;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三、观察和他人反映;四、评估与诊断;五、咨询目标的确立;六、咨询方案的制定;七、咨询过程;八、咨询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4.
刘绪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62-163
本案例详细介绍了一例中职学生因失恋引起失眠、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通过对来访者的观察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给予明确的诊断,并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结合想象放松训练,经过7次咨询,使来访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消退,较好达到咨询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一例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咨询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咨询中综合使用各种技术方法,让来访者与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帮助其识别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同时协助来访者对咨询效果进行巩固。通过心理咨询,来访者的悲伤情绪得以缓解,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人格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一例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咨询由演讲焦虑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详细搜集、整理来访者Y的有关资料,对来访者Y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归类,客观评价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依据认知疗法理论,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来访者Y开展咨询,让来访者Y与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帮助其识别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通过心理咨询,来访者Y上台讲话的焦虑、紧张情绪有明显缓解,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来访者是一名重点大学大二学生,自从升入大学开始,由于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以及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加上现实与自我期望的落差太大,从而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抑郁、失眠、自我封闭,甚至流露过轻生的念头。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理性情绪疗法和行为矫正相结合,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理信念和不良的行为方式,积极构建合理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其人格得到了完善,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案例阐述了一名女大学生在学校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而引发求助者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过程。主要采用的是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动思维和自己的深层不合理的认知,用建设性信念代替挫败性信念。咨询目标为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观念及焦虑抑郁情绪,克服对人际关系的障碍,鼓励来访者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人际关系中的难题,树立起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最终达成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认知疗法进行了五次咨询,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9.
因为受到不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加之在成长中经历了很多分离事件,导致来访者存在认知偏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因为最近的考试压力加大,来访者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均受挫,故而出现焦虑不安,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错觉。根据来访者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干预,改变了来访者不合理观念,情绪好转,睡眠改善,能够与同学正常交往,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因为受到不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加之在成长中经历了很多分离事件,导致来访者存在认知偏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因为最近的考试压力加大,来访者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均受挫,故而出现焦虑不安,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错觉。根据来访者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干预,改变了来访者不合理观念,情绪好转,睡眠改善,能够与同学正常交往,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一例焦虑情绪的来访者咨询案例研究,经过讨论分析,作出诊断,确定来访者为因自身认识而导致的焦虑情绪。咨询师恰当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成功帮助来访者走出心理困境,改变其错误认知,消除其焦虑情绪,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报告针对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案例,首先用系统脱敏疗法缓解来访者对人际交往的焦虑、恐惧情绪,并帮助其尝试接受现状。接着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改变来访者对自身状况的负性看法,寻找其正向资源,并找到改变的突破口。通过六次咨询,来访者对人际交往的焦虑情绪有改善,对人际交往开始有信心并敢于尝试,自我评价比咨询前积极,达到了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一中学生由于转学导致的心理问题的案例进行了详细报告,来访者的主要问题为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等情绪产生。在该案例的咨询过程中,主要通过排解负性情绪、纠正认知偏差等过程让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同时,通过咨询使来访者的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报告介绍了1例服刑人员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对其周围的服刑人员进行了访问调查,进一步了解了来访者的实际状况。经过讨论分析,作出诊断,确定来访者为一般心理问题。在与来访者进行沟通协商后,决定根据心理分析学的情结理论采用剧本图示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并征得来访者同意制定了咨询方案,经过几次咨询和随访调查,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例因为英语四级考试没有通过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来访者韩某,女,20岁,是一名大二学生,因为英语四级考试没有通过而出现了睡眠质量差,学习效率下降,情绪低落等症状,来访者主动求助于校心理健康中心,迫切希望改变现状,能够正常的学习生活。咨询师在和来访者商议后根据其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帮助她改变了其非理性的信念,经过咨询,来访者情绪好转,可以正确看待困难,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例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焦虑症的案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一例大学生焦虑症来访者的咨询案例,阐述了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协助来访者解决自身问题的整个过程。本案例中来访者因为对生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存在不合理认知而形成焦虑情绪。在咨询方法上,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理认知,重新调整对生活事件的看法以及对其他人的态度,缓和焦虑情绪和不安全心理,并通过给予其行为指导和压力管理建议帮助其矫正不良生活习惯,恢复正常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来访者是一名大一的学生,自从升入大学开始,由于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以及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从而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抑郁、失眠、自我封闭。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理信念和不良的行为模式,积极构建合理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使其人格得到了完善,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对一位刚入监三个月的罪犯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通过求助者中心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心理咨询的方法,在经过5次咨询后,使来访者一般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并促进其健康成长,顺利度过服刑开始阶段的适应期。咨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以下是对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个案的督导。来访者是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对她的咨询是一个长程个案,持续了半年多。督导为一对一的个别督导。这是第四次面接结束后的一次督导。在督导一开始,咨询师就迫不及待地说:"这次咨询可能是一次突破,因为来访者的模式会有改变,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典型精神分析的咨询,因为我说得太多。""发生了什么?""这是来访者第四次来咨询。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在看到他人由于紧张出现口误、肢体颤抖时,脑中突然浮现自己昔日相似经历,且挥之不去,进而感受痛苦,影响生活学习。本文通过对来访者的症状评估、鉴别诊断、病因分析,制定了咨询方案,并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消除焦虑情绪,改变错误认知,较好地实现了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并致力于促使来访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