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怜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杆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佛历二千五百三十二年岁次戊辰七月苏州寒山寺大殿楹联@赵朴初~~  相似文献   

2.
圆照寺楹联牌匾尹樱辑山门圆融无碍显现诸佛净土于此地照破法空蕴藏妙德僧伦遍尘刹住持沙门清海撰王留鳌书岁次乙丑五月初十日圆满建成根本金刚道场在此寺照澈圣教主持显密正法于今朝清海上师撰三宝弟子超礼敬书出则弘称六度化七趣同归正觉入以德量三脱拟四圣共证涅天王殿...  相似文献   

3.
诗三首     
云居山X如寺佛像开光云居天际现灵峰,莲涌真如碧落中。宝殿咬峨开净域,法门鼎盛续心宗。农禅并举垂风范,国教同遵进道隆。慧日高悬尤万象,曹澳一脉乐为同。南岳南台寺佛像开光三湘沸国越千秋,古刹深藏圣地幽。南击传薪龙象出,曹溪续焰风麟游。禅门几度沦桑历,佛日重辉岁月稠。盛世喜瞻金色耀,法筵常启紫云浮。赠南岳女众佛学讲习所香光冉冉耀南天,慧炬心灯照讲延。不让须眉勤内典,摩要宝卷步前贤。同修八敬成仪肃,共住六和藏教研。妙法三车原不二,好从龙女认真诊。诗三首@佛源~~  相似文献   

4.
真禅 《法音》1988,(11)
②公无1934年俊虚法师创建,曾办有湛山寺 学院,培育僧才遍国内外。 ③湛山寺横额及东西培上“法轮大转”、“佛日增辉”八字,皆淡虚法师手书。 ④寺东南有药师佛塔七级,藏经楼现有《龙藏》、《续藏》等6000余卷。戒德、佛声二法师由台往沪志感四十余年事,同登·欢喜地,扫塔怀先德,不愁离别久,思量在眼前。共学祖师禅。升堂仗后贤。仁看矍舒圆。与戒德、佛声二法师同学之谊,胜于手足久别重逢,感慨系之。重逢超尘法师喜赋十年浩劫庆余生,喜得重逢玉佛门。乍见容颜惊已老,畅谈往事记扰新。宏传正法海天国,建设人间遍地春。最喜栽培新学子,光辉…  相似文献   

5.
《法音》2002,(4):7-7
时惟佛历二五四六年仲春吉日,大陆佛教界佛指舍利迎归团众弟子等,于台湾恭迎佛指舍利驾归法门宝塔,安奉供养,海众云集,诵经祝祷,感佛恩德,敬献芜词:昭昭法界,历历真源。我佛应世,有大因缘。开三乘教法,化河沙世界。本尊法身,独誊中华。白马东来,教法渐备。达摩面壁,渊源独存。真身舍利佛牙佛指,阎浮罕见,中华并存。煌煌慧日,独朗于中天;浩浩慈恩,普资于法界。此次佛指舍利驾临台岛,万众瞻依,法乐和鸣,香花夹道,黎民喜庆,盛况空前。两岸休戚相关,一脉血缘与共。佛祖有灵,运慧光以回二意;法力无边,增愿心以固一体…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1,(6)
受安徽安庆迎江禅寺的恭请,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卓锡迎江寺,从4月6日至10日宣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同时举行清明荐亡佛七法会七天。参加  相似文献   

7.
晨钟暮鼓,经声佛号,甘泉寺已经成为信众学佛共修的清净之所;又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成为广大游客参观游览、饮泉观景的胜地。在中国,以"甘泉"命名的佛教寺院甚多,山东枣庄的甘泉寺,却是独特的一处。甘泉寺建于平山(明代称云谷山)南麓,西有庙山,东有蛤蟆山,南有卓山与  相似文献   

8.
应台湾光德寺住持净心长老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住持真禅法师,于1993年1月5日至15日首次到台湾进行弘法访问。在台期间,他主要是参加光德寺举行的传戒大法会,为新戒比丘讲戒,同时还参访了40余所寺院、精会和佛教团体,会见了许多佛门旧友,结交了一批新知,受到热烈的欢迎。6日上午,真禅法师随喜参加光德寺按佛制进行的托钻行化,在高雄市区接受善男信女和各界人士的布施。6日中午,真禅法师参加台湾各佛教团体为欢迎大陆佛教界人士举行的宴会,并在宴会上发表了大陆佛教现状的讲话。7日上午,真洋…  相似文献   

9.
《法音》1993,(12)
佛制戒律,祖立清规,旨在防非止恶,安身进道,光大法门,造福社会。本此精神,订立共住规约,全寺上下,均须遵守。一、全寺僧众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执行有关政策,爱国爱教,以寺为家,勤修三学,恪遵六和。二、全寺上下均须谨遵佛制,戒行清净,慎护讥嫌,自重自尊,僧仪整肃,犯根本大戒者,不共住。  相似文献   

10.
真禅长老(1916-1995),江苏东台人。1921年在安丰镇净土庵依净修出家,法名真禅,字昌悟。其时年仅六岁。1931年在南京隆昌律寺依德浩和尚受具足戒。先后入东台三昧寺启慧佛学院、镇江焦山定慧寺佛学院、镇江夹竹山竹林寺佛学院、泰州光孝寺佛学院、上海佛学院、上海圆明讲堂楞严专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06,(3)
(2006年2月25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正)佛制戒律,祖立清规,旨在防非止恶,安身进道,光大法门,造福社会。本此精神,订立共住规约,全寺上下,均须遵守。一、全寺僧众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执行有关政策,爱国爱教,以寺为家,勤修三学,恪遵六和。二、全寺上下均须谨遵佛制,戒行清净,慎护讥嫌,自重自尊,僧仪整肃,犯根本大戒者,不共住。三、住持依选贤制产生,每届任期三年,连选可连任。四、住持、班首、执事,均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爱护常住,关心大众,任劳任怨,廉洁奉公。如有玩忽职守,居职谋私,经批评教育不改者,免其职务。五、早晚…  相似文献   

12.
站在台怀镇地面的北部,翘首北望,可以看见一座巍峨壮观的宝塔耸立云霄。这座宝塔的所在地就是五台山七佛寺。七佛寺名称源于《长阿含经》,《长阿含经》载:在释迦牟尼之前已有六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图、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统称“过去七佛”。七佛寺之名即缘由于此。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演法道场,又因文殊菩萨曾为七佛之师,因而为之立寺,以作纪念。五台山别的寺院均以文殊菩萨为主要供养的对象,唯独此寺以七佛为供养主尊,这是十分独特的一个佛教现象。沿着寺前弯曲的水泥小路向上攀登,天王殿额“七佛寺”三…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82,(5)
房山石经,由于它在文化史上的价值,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近几年来,我们在整理石经拓片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典籍是早已失传的版本。这里拈出的《释教最上乘秘密陀罗尼集》(后简称《陀罗尼集》)和《一切佛菩萨名集》(后简称《名集》)就是其中的两种。这一发现,为研究唐代以来的密教史和辽、金佛教史提供了重要史料。(一)《陀罗尼集》三十卷,上都安国寺传密教超悟大师赐紫三藏沙门行琳集,有自序,撰于大唐乾宁五年(898),第三十卷末刻经题记云:“皇统七年(1147)岁次丁卯癸已朔二十三日酉时造此陀罗尼集记,当寺书经沙门惟和笔,同蓝镌字比丘刻。”《千字文》编号为[俊]、[义]、[密]三帙。全书完整无  相似文献   

14.
<正>11月13日至20日,以王作安局长为团长的中国国家宗教局代表团和以王作安局长为顾问、学诚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出席了在科伦坡召开的第25届世佛联大会和世佛联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出席了斯里兰卡国际佛教博物馆中国馆落成剪彩仪式、北京灵光寺与康提佛牙寺缔结友好寺院签字仪式等一系列重要佛  相似文献   

15.
葛天  张萍 《法音》2022,(9):19-26
<正>一、引言《唐大历六年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为纪念荐福寺临坛大师智舟法师所立,现存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太壶寺。碑高234厘米,宽74厘米,最厚30厘米。碑阳、碑右、碑左、碑阴均有文字。碑阳隶书16行,每行36字格,右下角缺佚12字,为世所重。宣统三年(1911)《重修泾阳县志》[1]对该碑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16.
法兴禅师塔 位于五台山佛光寺西北的塔坪上、解脱禅师塔前。法兴禅师,京洛人,7岁出家。精通《妙法莲华经》和《净名经》等。他志历名山,乐止林泉,遂隶名佛光寺,并建三层九间弥勒大阁。又塑佛菩萨像万尊,分置台山诸寺。他曾任五台山山门都纲。  相似文献   

17.
正1987年5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赴泰国访问期间,专程拜访了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总部,受到"世佛联"主席桑耶先生诚挚友好的接待。同道相见,分外欢喜,赵朴老触景生情,赋诗抒怀:缘兴师子国,地择泰王都。佛日中天照,金轮亿众扶。和衷行六度,悲愿济三途。相见多相勉,同心德不孤。这首诗概括了"世佛联"最初成立于斯里兰卡,总部初设于科伦坡,后迁至缅甸仰光,再迁至泰国曼谷的史实,表达了对"世佛联"宗旨事业的由衷赞叹。"相见多相勉,同心德不孤"是对中国佛教协会与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友好往来、交流合作的真诚期许。  相似文献   

18.
正一转眼,德林老和尚已经圆寂两年了。从1984年重回扬州高旻禅寺担任第47代方丈,到2015年圆寂,德老以重建祖庭为己任,三十多年间精心策划、广结善缘,先后建成大雄宝殿、禅堂、天中宝塔、水晶宫、大讲堂、罗汉堂、钟之巅等,为佛日增辉,亦为河山生色。在德老2005年传戒、传法、传位"三传"活动之后,笔者有幸在高旻寺与德老多次交流,深感老和尚高年硕德,值得后人转相效仿。现叙事记文,追忆德林老和尚。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6月6日上午,青岛湛山寺张灯结彩,钟鼓齐鸣,庄严隆重的佛像开光和明哲法师荣膺方丈升座仪式在这里举行。参加这次仪式的有: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各名山大寺长老、中国佛学院部分师生,应邀参加的还有香港佛光、培德法师等和郭兆明居士一行,日本大阪王淑兰、孙盛兰等女士;山东省、青岛市各兄弟宗教代表、有关部门领导,以及各地佛教四众弟子一千馀人。湛山寺位于青岛市南区,太平山东麓,依山面海,水秀山青,是我国北方教演天台、行宗净土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化了的弥勒佛,以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契此为原型发展而来,已为今人所认同。在研读五代史料的过程中,发现高僧行修的言行事迹颇有大肚笑口弥勒佛的某些特征。固然布袋和尚契此对大肚笑口弥勒佛形象的塑造有重要影响,但尚有一定差距。结合史实,笔者认为在大肚笑口弥勒佛演化过程中,除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外,也融入了高僧行修的某些体态相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