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缺血半暗带和再灌注损伤理论的提出,更新了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观念:神经保护治疗和溶栓治疗.但神经保护治疗的临床试验失败迫使我们不得不从整体、综合、多元化的角度重新思考这一措施,提出要辩证认识其与溶栓治疗的关系,采取个体化治疗和"鸡尾酒疗法".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PD)神经保护策略存在的困惑,是迄今还未找到一种药能确切的保护神经元,推迟发病或延缓疾病的进展。因此,有学者提出“多重靶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多功能药物”的设想。同理,中医复方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对人体有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可能对PD神经保护治疗有一定的优势。最后,从现代医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对PD的神经保护治疗进行哲学思考并提供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词语产出的加工阶段以及在获得性语言障碍病人(失语症病人)身上这些阶段可能的损伤情况。文中特别介绍了两例词汇提取障碍病人的治疗,这不仅有助于了解该障碍,更有助于了解其潜在的理论问题。第一个案例关注使用不同的任务治疗词汇提取障碍,评估治疗效果,探究任务产生作用的原理。第二个案例使用词汇提取障碍的治疗方法探讨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同音词(如,pour/paw)在词汇产出过程中是共用一个语音表征还是各自单独表征  相似文献   

4.
探讨神经白塞病的命名、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回顾性分析报告2例神经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神经白塞病在神经系统的表现多样,早期易误诊及漏诊,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是进行溶栓治疗.但我国的溶栓率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为老百姓知晓率低、院前延误、城市急救系统运力不足、卒中中心的建设不够及医源性因素等几个方面,以后应该加强溶栓宣传、加强城市急救中心建设、加强卒中中心建设及对各级医院的神经科医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接受溶栓患者的比例,从而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治疗的血管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治疗的血管保护策略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内科博士生(上海200433)章建梁导师章同华秦永文一、高血压治疗的发展和血管保护的提出高血压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对它的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1896年Riva-Roci始将袖带式间接测量血压...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艺术?它为什么能成为所有社会都能接受的共同文化?随着神经科学的飞速发展,一门崭新的领域——神经美学,用于解释这个问题。神经美学研究目标是了解艺术创造、欣赏和审美的神经基础。神经美学研究将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与神经科学研究手段结合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神经美学研究必将为美学的发展做出革命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审美能力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功能。本文介绍了审美的认知神经模型, 以及相关研究的实验范式, 对各种刺激材料和任务进行了评价。回顾了近年来脑成像研究的主要进展, ERP和MEG研究证明审美包含发生在不同时段的不同加工阶段, 与审美判断相关的ERP成分为300~400 ms 额中部负成分和440~880 ms 头皮后部晚期正成分。fMRI研究发现与审美相关的主要脑区包括尾状核、框额部皮质和扣带前回。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区分审美的不同方面的神经机制之间的差别, 扩大刺激材料范围, 更深入地探讨复杂因素, 如文化因素对审美神经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神经伦理学自2002年正式在美国学术界提出之后,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神经伦理学的研究还存在内涵不清和学科定位不准,研究领域有待商榷,应用分歧较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将神经伦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具体问题的探讨有机结合,且重视神经伦理学的平衡发展,神经科学家与伦理学家应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神经伦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揭示语言及其它认知的脑机制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研究各种脑损伤导致的特异性语言障碍,为探索语言和其它认知的结构、加工,及大脑不同部位在语言和其它认知活动中的功能增添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对临床失语症的诊断与康复起了很多积极的作用。汉语在世界语言体系中具有其独特性,对汉语的语言障碍及其脑机制的研究将为完善人类语义知识理论、语言的表征与加工模型有重要贡献,也为发展汉语失语症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急性期往往可以检测到血糖升高,而高血糖与脑梗死的转归不良有关。脑梗死急性期高血糖的机制不仅为应激性血糖增高,还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注射胰岛素治疗不仅可降低血糖,而且通过对脑组织的直接保护作用减轻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同期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发病在24h内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降纤酶与常规治疗方法的治疗,观察其疗效,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降纤酶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有效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着与常规治疗方法相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的关系,我们对192例资料完整的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记录:年龄、性别、腰臀比、体重指数、血压、脑CT或MR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尿酸,入院时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我们用欧洲卒中量表(ESS)、Barthel指数来评价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我们将血糖与ESS评分、Barthel指数纳入一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同时进行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梗死类型与梗死部位的比较。结果显示血糖水平与ESS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一元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回归方程不成立。两组梗死类型及部位无差异性。结论为血糖水平与入院时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的危重症,病死率高。为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病死率,临床开展了众多针对各治疗策略的大型试验研究。在分析这些临床试验的基础上,从提高梗死血管开通率、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挽救心肌和休克治疗四个方面综述了各种治疗策略的优势及不足,以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3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其中18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大骨瓣减压术),内科治疗17例,治疗后1、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定临床疗效,手术组比内科治疗组的死亡率及重残率明显降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脑干梗死为脑梗死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病死率和残疾率均较其他部位高。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循证医学证据的增多,急性脑干梗死的治疗方法有了许多新的进步。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急性脑干梗死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合性介绍,内容涉及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超声辅助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脑保护治疗、卒中单元等,以期为-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同病因分型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选择首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73例,对照组30例,进行TOAST病因分型、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HCY检测。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浆HCY升高率、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大动脉粥样硬化亚型病例组血浆HCY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病例组血浆HCY水平同NIHSS评分呈正相关,提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发病及大动脉粥样硬化亚型脑梗死发病的高危因素,血浆HCY水平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随机同期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发病在24h内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降纤酶与常规治疗方法的治疗,观察其疗效,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降纤酶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有效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着与常规治疗方法相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患者比较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其病因主要是脑血管壁损伤、血管受机械牵拉挤压、脑血管痉挛及低灌注、氧自由基及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进步,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已基本能做到,了解其主要发病机制以后,针对性地给予扩容,保证脑灌注压.通过提早预防、早期手术和内科药物、物理治疗方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