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比对两种版本《古塔记》,从六方面证实《湘山志》所收的《古塔记》已非原本,不能作为认识全真禅师生平思想的依据。有关全真禅师最可靠资料是正德刻本《湘山事状全集》所存的《古塔记》等唐宋文献。在此基础上,厘清全真禅师一生5个重要阶段,考证总结他的著述和禅法特色。全真禅师弘法事业根植基层民众,其身后影响也在基层社会,这应是历代僧录对其缺乏记载的主要原因。唐宋时期的永州、全州处于国家文化边缘区,全真禅师生前弘法、身后垂化于此,对促进湘南桂北的族群和文化融合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鉴真和尚是江苏省扬州人,公元688年生于广陵江阳县(今扬州市)一个姓淳于的商贾家庭。公元702年鉴真14岁时,在广陵江阳县大云寺出家为僧,禅师智满收留了这位英俊少年。鉴真开始了佛学研究生涯。武则天曾发布诏令:“天下诸州度僧.便就智满禅师。”可见  相似文献   

3.
永明延寿及其《宗镜录》施东颖释延寿(公元904—975年),俗姓王,字冲元,浙江余杭人,幼读《法华经》。三十岁出家,先投四明(宁波)翠岩禅师,后入德韶门下,为德韶所器重,付法与他,以后至明州雪窦山(在今浙江余姚县南)传法,法席甚盛。建隆元年(960)...  相似文献   

4.
正拒绝是一门艺术,不要随便地拒绝,不要无情地拒绝,不要傲慢地拒绝;要能委婉地拒绝,要有笑容地拒绝,要有代替地拒绝,要有出路地拒绝。有一个意志消沉的年轻人,去向一位禅师请教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禅师说,你自己去悟一下,便会明白了。一天以后,禅师问他是否有所悟,他摇头,禅师便举起戒尺打了他一下。第二天,禅师又问,年轻人仍然不知,禅师又用戒尺打了他一下。第三天,他再次向禅师表示没有收获,当禅师举起戒尺打过  相似文献   

5.
服侍与提升     
刘美纯 《天风》2022,(6):25-26
<正>耶稣为门徒洗脚这件事只有《约翰福音》记载(参约13∶1-11)。这件事的背景约翰并没有交代得很清楚。通过《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的记载,我们知道在这之前,门徒曾经为了在天国里的座位而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参太20∶20-24;  相似文献   

6.
医学目的与医学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目的与医学道德哈尔滨医科大学(150086)孙福川医学目的设定是医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医学道德再建是医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正当人类准备进入21世纪时,这两位联手闯进我们的视野,对我国的跨世纪医德建设是极重要的一件事。一、医学目的再设定的伦理效应(一)...  相似文献   

7.
唐宋以后,佛教各个宗派大都衰微,惟有禅宗盛行。元代,临济宗作为禅宗的主要派别,不仅保持宋以来丛林禅学的特点,而且对传统禅法有所发展,使禅宗保持了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南方的破庵祖先禅师(1136-1211)一支,思想活跃、法脉昌盛,在元代禅宗中影响最大。高峰原妙禅师的禅法便出于这一支,其得法法脉为:破庵祖先禅师—无准师范禅师—雪岩祖钦禅师—高峰原妙禅师。高峰禅师的参禅得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精参力究、穷彻本源而得以成就。  相似文献   

8.
一诚禅师1949年出家,8年后手持虚云老和尚的手扎上云居山,从此跟随虚云老和尚直到他圆寂。禅师在亲近虚老的时间里,获得时任云居山真如寺方丈性福大和尚的青睐,传给他沩仰宗法脉。其时虚老亦视其为法门龙象,鉴于已接法于性福大和尚(性福大和尚是虚老的法子),就代另一个弟子明一观本禅师传给禅师临济宗法脉。一诚禅师之所以被虚老看重,与其自身具备的天赋素质不无关系。早在少年时代,禅师到附近的乌山寺礼佛时,  相似文献   

9.
妙心 《佛教文化》2009,(3):44-49
真歇清了禅师 真歇(1091—1151),名清了,俗姓雍,四川成都安昌人。中国佛教曹洞宗十世法裔,普陀山佛教禅宗始祖。孩童时,长得眉目清秀,大人们带他到寺庵,见佛菩萨便心生欢喜。11岁在家乡附近圣果寺出家。  相似文献   

10.
凡七百五十年前,吾道元高祖,初入中国,先参当山派禅师。次历游诸山,一年后复还当山。途次,得知了派禅师示寂,失望欲归国,忽闻新住如净禅师高德,乃喜而随侍。一夜坐次,大众睡眠,净祖喝曰:参禅须身心脱落,只管打睡,何堪为者个?高祖闻言,豁然大悟,直上方丈焚香。净祖云:焚香事如何?高祖云:身心脱落而来。净祖云:身心脱落,  相似文献   

11.
李湖江 《法音》2023,(12):66-71
<正>千呆性安(1636-1705)系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人,俗姓陈,号昙瑞,嗣法即非如一禅师,临济宗第34世。据山本悦心《黄檗东渡僧宝传》介绍:千呆性安于1652年17岁时投福州雪峰山崇圣禅寺,拜即非如一禅师座下落发出家;1657年跟随即非禅师东渡长崎,入圣寿山崇福寺担任当家之职、主持寺务,1658年接替即非和尚之位;1665年即非禅师付法于千呆性安。[1]千呆性安除担任长崎圣寿山崇福寺住持之外,  相似文献   

12.
耶稣的祈祷     
《中国天主教》2008,(2):6-7
当我们在福音中读到耶稣的行实时,会发觉在他的生活中,祈祷占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虽然,我们知道耶稣出外传教时,将自己全部交出来,让群众尽量的接触他:人们包围他,向他求恩惠,消耗他的时间、体力,经上记载说他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谷3:2)但是,就在这种忘我的生活里,耶稣却从没有忽略过祈祷这件事。相反的,他将生活中的这些事,以祈祷作开始,也以祈祷来完成,同时,更透过祈祷来贯串全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拾遗求利案引发的道德思考———答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问孙爽(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宋教授,最近河北遵化市发生了一件拾物者状告失主的事,您知道吗?宋希仁(中国人民大学伦理研究所所长):我听说过。请您再说说详情。孙:这件事涉及到法律,也涉及到道德,想请您谈...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三月,由北京大学转来据说是日本京都相国寺(日本临济宗相国寺派大本山)保存的宋圆悟(亦作圜悟)克勤禅师的墨迹(复印)一件,要求中国佛教协会给予解读。这件墨迹共二十三行,行约二十四、五字,共约三百四十八个字。书兼行草,笔力遒劲,是宋代禅僧特有的书法风格。中国佛教协会为了弄清这件墨迹的收藏经过,曾致函京都相国寺梶谷宗忍长老联系,旋得梶谷长老复函,并附来《圆悟克勤禅师墨迹传来》,介绍墨迹在日本保存的经  相似文献   

15.
唐代青原系禅僧潭州(今湖南长沙)石霜山庆诸禅师(807-888),俗姓陈,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庆诸禅师13岁出家,依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绍銮禅师剃度。23岁时赴嵩山受具足戒,后来又到洛阳学习律典。在修学了一段时间之后,虽然知道这是正法,但庆诸禅师感觉所学属于“渐宗”,与自己心中所期盼的“顿悟成佛”的修学之路有很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好事不如无     
如意 《佛教文化》2012,(6):104-104
“好事不如无”是很多禅宗祖师在启发弟子悟道时,经常说的一句禅语。如《五灯会元·赵州本传》记载:一次,赵州从谂禅师的侍者文远,正在大殿中拜佛,被赵州禅师看到了,禅师用禅杖打了他一下.问道:“你在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诗韵钟声塔影姑苏城外寒山寺纪胜雷应行(一)寒山寺座落于苏州西郊风景秀丽的枫桥古镇,京杭大运河东岸,亦名枫桥寺。据苏州地方志载,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僧人寒山子尝卓锡于此,后希迁禅师于此建伽蓝,题额曰寒山寺。兹后...  相似文献   

18.
随喜 《法音》1994,(12)
本刊讯今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十八日)至9月29日,雪窦山千年古刹资呈禅寺(简称雪窦寺)隆重举行弥勒宝殿大葱弥勒佛和微型千尊弥勒塑像开光大典,并恭请全国汉藏诸山方丈、法师启建大型水陆道场,盛极一时。雪窦寺座落在浙江省奉化溪口的雪窦山顶,始辟于晋,兴盛于唐宋。建寺以来,历代高僧辈出,《宗镜录》作者永明延寿禅师、《颂古集》作者明觉重显禅师和智鉴、师范、炳同、无印、石奇等禅师先后住持该寺,宗风远振。特别是近代太虚大师于1932年住持雪窦寺后,古刹重现光辉,闻名海内外。相传五代后梁时的布袋和尚为弥勒化身,雪窦寺便…  相似文献   

19.
志勤禅师是晚唐禅宗名僧,佛教史籍对其生平的记载互有出入。本文通过考证,认为志勤的俗籍是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法号“源寂”;师承灵皊,开悟于湖南沩山,《联灯会要》、《五灯会元》将志勤禅师列入大安禅师法嗣之列以及有关志勤禅师的机缘语句方面的记载是后人篡改的。志勤禅师至迟于大中六年之前就返回闽中,咸通初年开创闽县灵云山,乾符元年开创仙茅院(属唐闽县与连江县地),乾符五年开创连江县东灵应院,志勤禅师住东灵应院达20年之久,约于光化年间(898~900年)外出云游,卒于外地。  相似文献   

20.
赵朴初会长会见南泽道人禅师一行1997年3月23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在北京广济寺亲切会见了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监院南泽道人禅师和曹洞宗贯首宫崎奕保禅师的侍从中村典笃一行。91岁高龄的赵朴初会长红光满面,精神饱满。在与南泽道人禅师互致问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