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绘画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明暗及透视、构图等手段,在一切可利用的平面上,创造出可以直接看到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反映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美感,使人从中受到教育和美的享受.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绘画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绘画艺术在经历了文化上的革命英雄主义,以及精英主义的使命感之后,唯技术现象尘埃落地。关注人及生存状态逐渐成为现代中国艺术家的重要价值取向和创造力的释放空间。绘画艺术也从真正意义上走进生活,并且与生活融为一体。生活形态的丰富多彩与内容的千变万化为绘画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不尽的源泉。广泛的题材提供给艺术创造以更多的形式的选择,使我们的绘画能够对相  相似文献   

3.
抽象构成形式符号是有意义的艺术精神,是艺术创作思想、情感和情绪的绘画表现方式,是绘画艺术的精髓.建立抽象构成形式符号系统并体验其艺术精神,使画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不断拓宽画家的创造思维领域.  相似文献   

4.
包括陶瓷绘画艺术在内的每一种艺术形式,如果要想获得可持续的良好发展,继承和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继承和创新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继承是为了使陶瓷绘画艺术的本质得以更好的把握和保存,而创新则是为了使陶瓷绘画艺术在21世纪的今天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陶瓷绘画艺术的继承和创新都不是轻而易举能够达到和实现的,所以,现代陶瓷绘画艺术创作者要积极融合和秉持继承、学习、借鉴、创造的创作思想和创作理念,汲取生活的精髓,以继承为基础不断进行创造和创新,开辟出更为宽广的陶瓷绘画艺术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张品 《美与时代》2007,(2):53-55
21世纪的社会是高科技的信息社会,是学科交叉的时代.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也是当今美学界研究的一个兴奋点.本文以太空美术的形成为线,剖析其由科研工具向绘画作品的转变过程,进而从太空美术客观上所具有的契合人类审美感受的形式,和太空美术受文化历史影响所具有的符合人类主观审美发生的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来探讨科学在传播中与艺术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绘画与动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期的动画场景具有浓厚的绘画性。如《小蝌蚪找妈妈》的场景都是由水墨画的形式完成的。就时间的发展来看待这两门艺术,绘画到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动画不到百年时间。所以说动画传承了许多绘画因素是毋庸置疑的。动画不仅是绘画的一个分支,也是绘画在时间上的延伸和连续。动画的设计和创作中带有很多绘画表现的形式,使动画作品带有很强的绘画性,在视觉形式与元素上有很多共性。  相似文献   

7.
线,又称线条,是绘画最基本的造型元素之一,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要素,也是画家创造形象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体现着独特的美学价值.线是绘画中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也是最自然最纯净的素描形式.绘画最初就起源于轮廓勾描的线条,后来才一步步走向了色调和色彩.  相似文献   

8.
王清丽 《美与时代》2007,(10):32-34
在历代绘画作品中,女性似乎更多地以一种赏心悦目的姿态出现,犹如一道风景.20世纪以后,随着西方艺术在形式、观念上的激荡和革命,以及中国艺术自身的文化、社会学转向的发生,在许多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以往女性绘画的含义,不论是在形式上,或是在观念上.  相似文献   

9.
形式好比绘画艺术作品中的基石,是作品观念与思想的外在表现,没有形式或形式感弱的作品,就谈不上艺术的思想、意境与内涵。那些作品中的基本结构和框架,例如画面的形式上的平衡、形体结构的分析、绘画元素的把控等,都对作品的最终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反映绘画艺术家对画面把控能力及专业素养。文章以保罗·塞尚的绘画作品为例证,结合形式的概念,对"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两者的关系进行论述,并论证其在当代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自原始社会以来,中国绘画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创作的高峰时期,汉画艺术作为两汉时期独特的艺术形式,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汉画艺术在继承先秦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壁画形式,并在继承和创造的基础上衍生出多姿多彩的绘画样式,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器具画和壁画一起构成了汉画特有的艺术体系,也形成了绵远流长的审美价值。文章在分析汉画样式的基础上,论述了汉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意蕴,以期揭示汉画承载的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11.
人类出于天性,从孩提时代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最善于模仿,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模仿既是一种先天的创造能力,它就不是一种偶然的自然行为,也不是复制自然对象的机械行为,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活动。亚里士多德揭示了艺术模仿的创造特质,他认为艺术创造就是把事物的存在从一种形式转换成为另一种形式。艺术模仿不只是对实在世界进行简单的复制和抄录,而是在自然事物基础上的自由创造。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偏离自然。于是使一个人走向艺术的,就不是教训,而是一些身体深处挥之不去的感觉记忆。有时候,妄想会是我们自身的杂质,只有让妄想沉淀下来,感官的纯粹才能被开启。艺术没有是非对错,也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然而当绘画被赋予了哲学的思考,情感的表达也变得有理可循。绘画使人意识到单纯用视觉观察到的东西有待考究,它鼓励我们用身体去感知。绘画表现的方式也有很多,文章据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绘画艺术治疗将绘画创作应用到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它回避了人类的言语机制,将潜意识心理意象投射在绘画作品中.近年来,计算机评价系统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绘画艺术治疗方法的生理、心理机制认识,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潜意识心理的客观化.通过绘画艺术创作的形式,挖掘深层次的心理内容并实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一、克里姆特绘画的中国情结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的哲学、科技、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传统的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日本的浮士绘等东方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西方,使得西方一些大胆的艺术家开始借鉴东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了西方绘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德国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诞生了象征主义的绘画流派——"分离派",它强调的是艺术的独创,追求的是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作为"分离派"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就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及东方绘画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卷、轴画,戏曲人物画等.他巧妙地把欧洲绘画的人物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4.
艺术史的演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艺术形式的演进.画家李伯安以"笔墨服务于绘画主题"为原则,主动寻找自己的形式语言,创作出既体现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又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15.
李波 《美与时代》2004,(11):30-31
绘画艺术是具有艺术天赋的人在大自然中感知、体验、汇集那些能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所表现的母体,渗化于其意识深层,经过理性的选择、归纳并将之转换成他自己的媒介语言形式,以某种手法或表现方式进行创造(或再现)的.  相似文献   

16.
意味与绘画     
有意味的形式是绘画作品中形而上的部分,它隐藏在绘画的形而下表象之内,属于绘画艺术给予人们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户。绘画中有意味的形式,是诸多艺术工作者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重点。无论再现作品还是表现作品,都由不确定的形式构成意味作用于心灵。  相似文献   

17.
周奇辉 《美与时代》2014,(2):122-122
伴随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时代的更迭,艺术的蕴含和门类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摄影这种艺术门类起源于源远流长的绘画,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从绘画中获得汲取、交融、竞争、帮助,壮大成一门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摄影在绘画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获得了不同于绘画的自己特有的特点和形式。摄影与绘画都是一种二维平面造型艺术形式,二者艺术表现言语是同质的,然而又呈现出它们自身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都深深地影响了各自的绘画艺术的形式与发展,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必然产生完全不同的绘画艺术形式。文章尝试从中西绘画艺术形式的差异中寻找产生差异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19.
许蚌 《美与时代》2007,(7):82-84
绘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绘画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美术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改革,艺术风格的每一次演变,无一不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埃尔·格列柯是文艺复兴绘画艺术史上最为复杂的天才人物之一,被称为"现代主义先驱"。他在几百年前所创造出的关于空间、光与色彩等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惊人的超前性,与现代艺术的追求目标相一致。他的艺术形式不仅启发塞尚开启了现代艺术之门,同时也影响了立体主义画派和德国表现主义画派的形成,为艺术家们指明了前行的道路,直接促进了艺术史从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艺术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