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庆宏 《学海》2002,(3):92-95
英国是女权主义产生和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这和英国妇女在历史上的社会地位变迁、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9世纪中期后 ,英国女权运动的高涨更是和当时英国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不可分割。 2 0世纪 ,英国女权主义的发展促使妇女的地位和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 ,尽管女权主义在 2 0世纪 2 0年代后经历了一段低潮。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英国女权主义的再次兴起重新推动了英国社会文明的进步。时至今日 ,女权主义的斗争仍然在继续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7,(6)
作为英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反题,20世纪英国反女性选举权运动,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源于两性分域的保守主义观念。1889年《反对妇女选举权呼吁书》的发布,是这个运动兴起的标志。英国全国反妇女选举权同盟的建立,以及大批男性公众人物的加入,推动了这个运动。在随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反女权主义运动与女权主义运动相互作用,在街头、媒体与议会各个层面,寻求签名支持,展开激烈辩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妇女在英国社会的杰出表现,为女性选举权的获得提供了基础。随着《人民代表权法》获得通过和女性选举权的获得,反女性选举权运动也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3.
现代俄罗斯的女权运动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1]现在还不能说这个运动是有影响的政治力量 ,尽管它的声音在公众言论中日趋强大。它的主要成就在于俄罗斯妇女逐步意识到并提出了以前从来没有提出过的问题 (家庭暴力、性骚扰、对于妇女的歧视 ,青少年性行为 ,等等 ) ,以及妇女政治纲领概念本身的确立。俄罗斯现代女权运动作为持不同政见者势力发轫于“独立创办”的杂志《俄罗斯妇女》和《玛利亚》(由T .马莫诺娃 ,T .戈里切娃 ,V .马拉霍夫斯卡娅 ,Ju .沃兹涅先斯卡娅主编 ) 1979年在列宁格勒流传之初。当时刊载的文章的主题是 :苏联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4.
“生态女权主义” (eco -feminisme)是法国作家弗朗索瓦·德·埃奥本 (Francoised’Eaubonne)在 1 974年首先提出的概念。她把生态观点和女权观点结合在一起 ,揭示了自然和女性之间某种天然的联系。自此 ,生态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态度在西方得到了迅速发展 ,人们 (特别是妇女 )从各个角度切入到这一思想态度中 ,包括环境运动、非传统政治以及女权主义的精神运动。生态女权主义一般认为 ,在自然造化中 ,有两种现象非常相似 :一种是女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生儿育女 ,并把食物转化成乳汁哺养他们 ,另一种是大地循…  相似文献   

5.
美国女权主义历史进程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瑛波 《学海》2002,(4):95-99
本文对美国女权主义的发展过程作了一个历史性的评述。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二百多年来出现的各种不同流派的女权主义思潮 ,分析了各种对女权主义的批评及与此有关的女权主义运动内部的分歧 ,对女权主义的各种观点及其产生的社会、传统根源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潮李银河在女权主义三大主要派别(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长达百年的论争之后,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进程,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流派,这就是后现代女权主义流派,有的理论家甚至将这一新流派的出现称为妇女运动的“第三次浪潮”。(Coole,184)我想,其原因在于后现代女权主义颇具颠覆性,它不仅要颠覆男权主义秩序,而且要颠覆女权主义三大流派据以存在的基础。因此,严格地说,后现代女权主义并不能算是与上述三大流派并列的第四大流派。后现代女权主义者大多活跃于学…  相似文献   

7.
斯坦顿为早期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她不仅领导了19世纪末的妇女解放运动,而且,其著《妇女圣经》,从根源上抨击了犹太教与基督宗教传统中的父权制。她指出圣经是造成妇女从属的根本原因,同时,质疑圣经为上帝之"神圣启示与话语"。她激进的个人主义传统与女性主义理论,力透纸背,对后来的宗教、性别与妇女研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生育、性、伦理学和妇女权益:女权主义观点研讨会在京召开纪实由福特基金会资助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组织的“生育、性、伦理学和妇女权益:女权主义观点研讨会”1994年2月25日至3月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80余人,其中8...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既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又不同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它内含着权利和责任双重政治伦理价值取向。其中的责任不仅是"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使命和特定内容,并规定着妇女在此期所争权利的性质和价值,遂被妇女视为获得自身解放、实现自身权利的重要途径。只有认识到"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内含着双重政治伦理价值取向,才不至于作出片面的乃至错误的评判。  相似文献   

10.
“五月风暴”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年前法国爆发的“五月风暴”,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一场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相联结的新型抗议运动。它反映了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决策权集中到少数技术统治论精英手中以后出现的日益加剧的官僚化趋向,以及广大群众都经历着的社会反常状态和异化革新情况,同时,它又使人们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高生产、高消费的繁华景象后面看到了它的局限和矛盾,因而被人们称作“适应于现代资本主义状况的第一场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除此之外,“五月风暴”还为诸如生态运动、女权运动、争取参与民主运动等等一系列新型的社会运动在70—80年代的崛起廓清了场地。  相似文献   

11.
一、难解的平等之结。第一个明确提出妇女应该与男人取得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平等地位的是18世纪末叶的密尔。二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了,西方的女权运动也风起云涌地“涌”了百余年。地球  相似文献   

12.
去年7月爆发于泰国,随后席卷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金融风暴被认为是二战后亚洲遇到过的最严重的经济挑战。在众多的关于危机的经济评论中,人们偶尔也发现一个非经济学的词汇:亚洲价值。人们为什么会把亚洲价值同金融危机联系在一起的呢?这要从所谓东亚奇迹说起。东亚的经济发展在金融风暴到来之前,被许多人认为是一种经济奇迹,而奇迹又被归功于亚洲价值或“儒家资本主义”(亚洲价值体现的核心观念是儒家学说的整体主义伦理道德观)。所以风暴到来后,有人认为“神话”破灭了。一家西欧通讯社写道:“亚洲奇迹一夜之间成了亚洲危机。…  相似文献   

13.
中世纪基督教西教会的隐修运动把隐修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时期、本尼狄克会规一统天下时期、10—12世纪的全盛期以及衰落期。基督教西教会的隐修运动是西欧中世纪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尖锐的种族矛盾,人口占中东地区80%以上的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围绕着边界、难民、约旦河水等问题,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由于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连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使西欧至印度洋的航程缩短550-8000公里,这里还蕴藏着世界上2/3以上的石油资源,西方发达国家都要依靠这里的石油过日子。因此,在阿、以的背后还受到各大国的左右,使矛盾更加错综复杂。1948一年5月15日,即以色列宣告建国的第二天,双方就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1956年、1967年又接连…  相似文献   

15.
王平 《哲学动态》2012,(9):49-54
女权主义主义的发展经过第一波、第二波的发展之后,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三波女权主义时期。第三波女权主义又被称为"后女权主义",因为这一波女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第三波女权主义当中,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一股比较强劲的力量,有很多的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是邪教级织活动非常活跃的一年。各邪教头目关于世界末日将与新千年同时到来的“预言”不攻自破后,便以困兽犹斗之举,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悲剧事件。最近,在乌干达发生的“恢复上帝十戒运动”残害教徒事件就是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案例。3月17日清晨,在离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西南约450公里的鲁昆吉里地区卡农古镇,乌干达邪教组织“恢复上帝十戒运动”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残害教徒事件。530名邪教徒在一邪教组织活动场所,被洗上汽油,顷刻间葬身火海,其中有许多妇女和儿童。事件发生后,乌干达警方又相继发现了另外数处埋葬被害邪教…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89,(6)
一种源自东方,已有2500年历史的宗教——佛教,吸引了20世纪的西方人。不久前,数以百计的佛教徒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聚会,会议的主题是“西方文化中的佛教”。参加者包括来自17个国家的各阶层人士,这证明了佛教在西欧正在日益蓬勃发展。在西欧,虽然佛教徒人数已因东南亚难民的移入而增加,但有越来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时空运动过程的结合王玉波历史是什么?这是历史哲学"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要回答的问题。对任何事物、现象,都可以从不同层面、角度作不同的界定,历史也不例外,既可以从历史上体角度,也可以从历史动力或过程的内容、阶段等角度给历史下不同定义。如果从历史过程的运动形式结构的角度,则可以认为历史是时间运动与空间运动过程相结合的立体结构。之所以提出这种界定历史的观点,是鉴于当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由于人们回忆或用文字信息手段再现历史,一般都是按年代顺序进行,因而人们往往只看到历史是由时间推移、世代更替构成的,忽视或没有看到历史也是由空间运动过程构成的,而这种认识对历史的阐述和研究起负面影响。历史的确是由时间运动构成的,没有时间的推移,就没有历史的顺序、阶段和延续性,就没有历史过程,也就没有历史。但仅仅把历史看作时间运动是不够的,这对历史的认识、把握是不完整的。而且由于"逝者如斯夫"的时间运动的不可逆性和单向性,容易以为历史是一种纵向的线性运动,从而有可能把曲折复杂的历史看作是一个简单的机械的过程。如果再把这种线性运动模式化,就会造成历史研究中的教条主义缺陷。当前并非不存在这种情况,例如在原始社会研究中,多重复一种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19.
宗教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实际和现状。宗教学在全世界被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今天,对于我们研究宗教的人来说,应引起注意的是,我们是在什么地方,以什么身份来研究宗教的? 宗教学研究与物理、化学研究不一样,物理化学没有地区性,没有民族性。可是宗教不同,它带有地区性、民族性,所以只有结合历史的条件来研究,才不致于落空,不致于走岔路。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以这一资格,我们在国际上才有发言权。失去这一身份,我们在国际上也就没有了地位,更谈不上在学术方面的地位。所以,我们研…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艺术,这些民族艺术都是各族人民对其从事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进行的总结创作,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精神内涵及民族感情,也是本民族经验积累和知识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房屋建筑、传统技艺、文化习俗等因为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正不断消失,失去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