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技术工程观的困境及其生存论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华 《哲学动态》2004,23(6):22-26
工程作为人的在场,直接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的规定,同时又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正是人类的工程活动和人的工程化生存创造,沉淀和呈现着古今灿烂的文明;同时,又不断地丰富、建构和提升着人作为人的类本性.所以,工程问题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然而自亚里士多德提出创制性科学以来,直到19世纪才开始对工程的哲学反思,而且从既有的研究来看,人们仍停留在知识论的范式下,习惯于用技术的眼光来解读工程,进而使得对工程的理解技术化、手段化和片面化,以至于在现实的操作中引发一系列工程问题.对此,本文试图揭示这种知性的技术工程观的困境,并用生存论的工程观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8.
9.
10.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审视治疗性克隆,治疗性克隆研究能够为人类造福,是可以得到辩护的.义务论认为,胚胎不能作为试验的客体,反对治疗性克隆研究.而关怀理论学家则不支持治疗性克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施向峰 《学海》2003,(5):29-34
对立法进行必要的和合理的限制 ,符合已然形成的以国家—市民社会二元结构为表现形式的政治现实 ,是关乎现代立宪主义政治制度设计能否实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终极意义上讲 ,自然法是立法的准绳和价值判断标准 ,因而对立法的限制主要体现为自然法对立法的限制。具体来说 ,要对立法进行限制进而使之符合正当性、合目的性、合法性的判断要求 ,应从合乎理性、保障人权和遵从民意等维度对立法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2.
网络与人类生存的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璞庚 《哲学动态》2001,4(12):19-21
从人类生存的样态看 ,人的身体是由自然物质构成的 ,生命的规律在人身上起着支配作用 ,因此 ,毋庸质疑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 ;与此同时 ,我们还得正视同样的事实 ,人具有主体性、社会性、历史性 ,人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存在物。人不仅因为其主体性、历史性、社会性而与一般动物区别开来 ,而且因为就自然本性而言 ,人也与一般动物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用哲学人类学的观点看 ,人与动物在生物学上也具有不同的本质特征 :即动物的生命结构是“专门化”的 ,而人的生命结构则是“非专门化”。[1] 动物生命结构的专门化 ,主要是指其活动器官的专门化 ,…  相似文献   

13.
14.
叶枝青 《现代哲学》2008,38(1):28-36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专门列出一节系统考察唯物主义的发展史,对唯物主义的不同历史形态关于人的存在的观点进行评论.这一评论标志着马克思在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上开始超越旧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本文试图解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史评论,以重现这种特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Book Information The Architecture of Reason. By Robert Aud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001. Pp. xvi + 286. Hardback, £26.50.  相似文献   

20.
理性的区分     
什么是哲学或形而上学?海德格尔的回答直指在者之在。这种回答与他追问“思想的第一开端”有关。而博德尔的见解与之不同,他认为,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这种爱体现为一种概念的表达,一种智慧的给予,它涉及到概念理性,哲学是在这种理性中实现出来的,它不能还原为本体论、神学。理性区分为三种类型:自然理性、世界理性和纯粹理性(即概念理性)。前两者是理性之内的区分,而纯粹理性是理性自己与自己的区分,后者产生了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