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庞丽娟  田瑞清 《心理科学》2002,25(2):144-147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和理解活动。综合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我们认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2)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体现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3)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不等速的;(4)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具有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5)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有关成人社会权力认知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成果及理论, 但儿童的社会权力认知近期才受到关注。社会权力认知是儿童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权力经常体现在社会支配及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从很早开始, 儿童就能基于不同的线索来判断社会权力, 儿童基于这些线索的认知发展有进化上的适应意义。儿童对社会权力获得方式的认知会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 年幼儿童更认可基于支配的社会权力获得方式, 而年长儿童更认可基于声望的社会权力获得方式。儿童的社会权力认知会影响选择性信任、资源分配及亲社会行为。未来研究需要考虑影响儿童社会权力认知发展的内部机制以及儿童社会权力对社会行为影响的过程机制, 并考虑文化因素和早期互动经验对儿童社会权力认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外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的最新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秀丽  莫雷  Zhe Chen 《心理科学》2006,29(3):735-739
认知发展变化是儿童发展研究的中心课题,而儿童学习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儿童学习重新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在最新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概述儿童早期认知能力的新发现以及儿童学习的有关研究和结论,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4.
顾援  陈会昌   《心理科学进展》1988,6(2):29-32
儿童友谊概念的发展有什么规律,这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題。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不但在实践上可以使我们对儿童友谊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是更利于对他们进行杜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教育,而且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SIP是儿童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给儿童提供一个如何处理及解读社会情境中发生的社会线索的模型,并且根据这些线索作出行为和情绪上的决定。作为一个社会认知能力,SIP被认为是学习障碍儿童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潜在的认知加工过程和情绪处理过程对SIP六阶段步骤起重要作用。过去的研究注重儿童认知能力对SIP能力的作用。在此研究中,我们新增了儿童的情感纽带如(安全依恋)以及强调儿童管理情绪的能力对儿童SIP能力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情绪管理、依恋质量及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的研究,希望提供关于安全依恋和情绪管理在学习障碍儿童中社会信息加工的作用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儿童对权威认知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权威关系是两种最主要的社会人际关系之一,对儿童权威认知发展的研究将对儿童教育和儿童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理论上还能丰富认知发展领域关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本文扼要总结了国外关于儿童权威认知发展研究的历史及其现状,并同时介绍了自己对该问题的一些初步探讨,希望能引起国内同仁的兴趣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方富熹   《心理科学进展》1986,4(3):23-28
一、关于研究因果关系认知发展的方法论原则儿童对客观世界因果关系的认知发展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研究其它认知发展一样,研究因果关系认知的一种方法是先提出一个成人对因果关系认知的思维模式,分析这个模式所包含的成分,然后以此为线索,追踪儿童有关心理成分和能力的发展。布洛克(M.Bullock)和格尔曼(Gelman)等(1982)认为成人认知因果关系包  相似文献   

8.
儿童社会认知结构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邓赐平  戴晶斌 《心理科学》1999,22(2):160-163
1引言八十年代以来,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中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社会认知发展研究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因此吸引了众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根据研究的取向,一般将社会认知发展研究分为儿童社会认知结构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5~14岁儿童对亲社会行为认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问题的提出道德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虽然为确定儿童道德认知水平提供了一个基本构架,但不能具体反映儿童对各种道德现象的认知水平。因而,要深入了解儿童道德认知规律,必须对各种具体的道德认知现象进行研究。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一种,儿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知涉及道德评价、道德动机等方面。了解儿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知特点,有助于我们解释许多儿童道德行为的机制,也可以为教育工作引导儿童开展合作、分享、援助等多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10—17岁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研究,是人类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揭示儿童元认知发生、发展的过程、年龄特征及其规律性,无论在理论上对于丰富儿童认知、智力发展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对于开发儿童的智力、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退缩行为指儿童在社会情境中抑制自己参与同伴互动并表现出独处的行为。社会退缩阻碍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交能力,影响其人格和认知的健康发展,因而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进行及时干预显得十分重要。研究对认知行为疗法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干预中的进展进行了整合,包括虚拟现实暴露疗法、学校情境下的认知行为治疗及网络认知行为治疗。未来研究应设计针对社会退缩行为不同亚类型的干预方案,以及在干预中重视情绪调节的训练和教师的介入。  相似文献   

12.
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社会能力、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青少年的行为特征和社会认知是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研究者也开始注意到儿童青少年的情感层面和其它社会关系的影响作用.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研究的动态模型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视点.  相似文献   

13.
经济现象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对经济现象的认知是儿童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对经济现象的认知包括对基本经济概念、经济原则、经济规律和经济行为的认知等。研究表明,儿童对基本经济概念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但是受环境和经验因素的影响,存在跨文化的差异。儿童对不同经济概念理解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儿童可能很早就出现对基本经济概念内隐性的理解。儿童对经济原则和经济规律的理解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并且和他们对基本经济概念的理解息息相关。储蓄行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12岁的儿童能够理解储蓄的多重目的,并仍处于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社会因素方面探讨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文中除概略地阐述了东西方心理学家关于矛盾构成心理发展动力的观点外,还较详细地论述了社会争论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影响认知发展的重要的潜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主要以访谈法调查了4至13岁的儿童共121名,从生理和社会两大维度来分析儿童的性认知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青春期以前是儿童性认知发展的一个很关键的时期,且不同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辛晓莲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6):29-32,94
同情心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和积极社会机能的动机同情,文章对国外20年来儿童同情心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其中儿童认知的发展水平是其同情心发展重要基础,气质因素中的情绪性、抑制性和调节对儿童同情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安全型依恋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儿童同情心影响因素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儿童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国外心理学对此问题作了较多研究,取得一些可喜成果.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和丹尼尔·哈特(Daniel Hart)对婴儿期至青春期儿童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的大量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且从中发现了一些一致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个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儿童自我认知、自我理解的发展模式,使人们可一目了然,了解儿童自我认知、自我理解发展梗概.本文从中节选出婴儿的研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幼儿元认知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宁 《心理学动态》2001,9(1):31-35
一般认为,儿童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较为晚近的研究发现,直到学前末期甚至学龄初期,儿童才表现出元认知和智力之间的一致关系。如何理解幼儿普遍存在的元认知水平低现象成了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说谎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表现,儿童说谎行为的发展有利于其认知发展,促进其对社会道德规范的了解和学习,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回顾现有的儿童说谎的类型,包括反社会谎言和亲社会谎言,介绍儿童说谎的研究范式以更全面地了解儿童说谎的种类,包括被动说谎范式和主动说谎范式,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指出未来可研究方向,如修改范式、增加对亲社会谎言的研究和对特殊儿童的谎言研究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说谎的发展过程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介绍了儿童社会-道德发展领域中有关“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概况, 回顾了儿童社会认知发展领域有关情绪理解和归因的研究,指出在损人者情绪归因研究中引 入有关社会认知变量的必要性,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