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在明确回答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对上层建筑的两个部分——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思想的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也有新阐述。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及《致约·布洛赫》中指出:政治法律制度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政治法律制度的反映。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指出:“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也就是说,思想的上层建筑决定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的上层建筑适应于思想的上层建筑。恩格斯和斯大林的论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上层建筑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2.
上层建筑有没有阶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层建筑有没有阶级性?我国理论界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对上层建筑理论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没有提出过这个问题。那时大家(包括作者也在内)都肯定了上层建筑有阶级性。可是,历史的、现实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肯定了上层建筑都有阶级性,许多问题解释不通。现在,就上层建筑有没有阶级性问题,提出一点新见解,和理论界的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3.
我国十年改革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哲学层次上进行反思。譬如,究竟应该如何定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它们概括和指称了哪些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目前理论界把经济制度等同于经济基础的观点是否科学?把上层建筑中除意识形态以外的部分仅仅归结为政治的和法律的制度和设施是否  相似文献   

4.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理论界在批判林彪、“四人帮”所鼓吹的“上层建筑决定论”的同时,对政治和经济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也展开了讨论。由于这一讨论同我国的四化建设有密切联系,所以一直延续到现在,并有继续深入之必要。为了便于大家研究,现将前期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收到部分来稿,对上层建筑的涵义提出不同看法,现将几种不同意见的主要论点摘登如下: (一)上层建筑“只包括统治阶级的各种观点及适合这些观点的各种制度”杨华贤同志在来稿中认为,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给上层建筑所下的定义是正确的。斯大林“把上层建筑的内容分为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和哲学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践和理论的相互关系,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生产力、经济基础、实践,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理论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并且认为,物质和精神的相互关系也是如此。这种观点几乎成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观念,被奉为不可动摇的真理。为了分析这种观点的实质,我们写了《评“物质和精神相互起  相似文献   

7.
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七期摘转了朱光潜先生《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一文之后,陆续收到一些对这个问题持不同意见的来稿。究竟什么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方面?政治、法律及其他设施与意识形态是什么关系?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又是怎样的?等等。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很有必要通过学术上的自由讨论逐步加以解决。下面摘要发表庄国雄和张生桢同志的来稿,以期开展这些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七年,我国理论界曾对什么是社会存在的问题发表过不同意见。当时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社会存在包括不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的问题。一九七九年朱光潜先生提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同属于‘社会存在’的观点”以后,学术界对社会存在的涵义、组成,社会存在和物质存在的关系等等,进行了新的探讨。现将报刊上和本刊收到的部分稿件中的一些主要不同意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哲学研究”杂志一九五七年第一期刊载了王子野同志所作“必须正确解释‘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一文。对于这篇文章的某些重要论点我是基本上同意的,特别是关于“上层建筑”的概念我认为是应该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加以理解的。过去把某一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局限于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观点、理论和制度,而不包括被统治阶级的观点和理论,只简单地把它称之为“上层建筑的现象”是不科学的。这样必然会使人发生疑问:为什么同样产生于经济基础,而要区分为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三年,中共中央公布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理论界不少同志开始探讨我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一九五六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以后,报刊上对此问题的讨论更加深入和活跃了。这场讨论可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侧重在我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什么的问题上;后一阶段则侧重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本身上。当时讨论的重心则是“综合经济基础论”和“单一经济基础论”问题。所谓“综合经济基础论”,就是主张迄今为止的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几种生产关系并存,其中以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为主,构成一个统一的经济基础。我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应该是以社会主义经济成份为领导,包括其它四种经济成份的综合。  相似文献   

11.
无产阶级必须批判地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阐明了的一条原则。我国理论界对于批判继承的具体内容、具体方法等问题,曾经开展过讨论。但是,在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中,却对法律也可以批判继承的观点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早在五十年代初期,苏联理论界就对这个问题开展过讨论,并于一九五二年被介绍到中国来。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理论界在讨论、研究科学是生产力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有的同志在论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中,认为“教育的主要属性不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教育是现代化的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的争论。争论中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不同意见,争论主要围绕着教育是由什么决定的?教育与生产力有没有直接联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等等问题。现将几种不同意见的主要论点和论据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分层理论的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强  邓建伟 《学海》2002,(4):77-83
本文将建国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研究划分为五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后至195 7年为第一阶段 ,我国的社会分层在此阶段表现出阶级分层的特征 ;195 7年至 1978年 ,我国社会主要根据人们的家庭出身、政治身份、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将人们按照主观意识形态进行了政治分层 ,这是第二阶段 ;从 1978年至 1980年代中期 ,我国主观的政治分层体系开始向“客观的阶级结构”回归 ,这一过渡时期可以称为第三阶段 ;1980年代初期至 1990年代初 ,中国大陆出现了贫富差距的大讨论 ,这是第四个阶段 ;1990年代至今 ,是第五个阶段 ,这一时期大陆分层研究模型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关于精神、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起决定作用,是学术界正在讨论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我认为,探讨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决定作用”和“反作用”这两个概念的特定含义,搞清楚这两种作用之间的关系。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主张精神、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就不难发现,这种观点正是由于混淆了“决定作用”和“反作用”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5.
在1984年年会上,与会代表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是否基本适应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对这个问题要作具体分析,其主要观点是:(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逐渐偏离了“八大”的正确路线,尤其是在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丁继续革命的理论”指导下,使我国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束缚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发生尖锐的冲突。应该说这时候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上是不相适应的。和五七年以前相比是有很大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前苏联和东欧等国政治格局巨变后,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受到西方自由主义者的质疑。如波普尔、哈耶克就认为马克思是民主的敌人,他的社会主义理论意味着奴役和独裁,按照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必然会导致集权和纳粹主义  相似文献   

17.
論上層建筑     
在上一期“哲学研究”上,我曾写了一篇文章討論过经济基础的問題。現在,准备再就上層建筑这个問題發表一些意見,請同志們指教。关于什么是社会上層建筑的問題,在我国哲学界的討論中,意見也是很不一致的。与对基础的看法相适应,大致有以下几种主要的不同意見: (一) 第一种意見認为社会上层建筑只包括着統治阶級的思想体系和制度,即只有代表統治阶級利益并为統治阶级服务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适合于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才是上層建筑?终庵忠庖姷耐菊J为社会上層建筑是为統治  相似文献   

18.
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剖析,对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理论作了集中论述。我国理论界一般都把它看作是对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理论的经典概括。然而,就在马克思的这一概括中,由于种种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在研究和讨论马克思的上层建筑概念时,都只注意其"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的喻义。其实,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上层建筑这个比喻性概念还用  相似文献   

20.
1964年,我国理论界开展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由于那个“理论权威”和关锋之流的破坏,把这场学术讨论变成了对“合二而一”的政治批判。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又对主张“合二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