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痛成分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疼痛原理的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最近提出了针刺对痛的不同成分的影响问题。关于痛的问题,至今尚没有它的科学定义。十九世纪以前,有人把痛看作是紧密地和不愉快的情绪相联系的;自本世纪以来,痛是感觉的观点占了优势。人们都承认痛不同于视、听等感觉,因为它还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心理学和生理学教科书中,一方面说痛  相似文献   

2.
《思维心理学》(苏联心理科学博士、教授O. K. 季霍米罗夫著,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经赵壁如同志推荐,已正式列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丛书。本书系苏联部颁高等学校心理学教科书。全书共分十章,从思维心理学角度研究思维与心理反映、活动、交往、个性自我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它既对苏联心理学家的研究做了总结概括,对西方的心理科学发展经验也进行了批判地汲取,并且把著者本人及其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化。读者对象广泛,除心理学教师、研究生和大学生外,还育哲学家、教育家、生理学家、语言学家、“人工智能”专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及精神病学家。本书已由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张世臣同志组织翻译。  相似文献   

3.
和存在主义的观点一样,我们下面介绍的观点也把自己的本体论模式奠基于主体的实体化。但是,这种观点和存在主义又有所不同,存在主义的中心论点是消极和自由的二元论,而这种观点却是极端的一元论。这种观点的倡导者(E.伊利因科夫、G.巴季谢夫、P.叶基迪斯和 L.纳乌缅科)批判任何形式的主体客体二元化。他们坚信,人的问题只有从思维和存在同一的观点出发才能得到  相似文献   

4.
变态心理学历史的研究曾经过数次变化。在本世纪初,人们把变态心理学历史分为二个阶段,即皮内尔(Pinel)前和后的阶段;在弗洛伊德(Freud)学说全盛时代,心理学家把变态心理学历史分为精神分析前时期和精神分析时期;近代也有人把这一研究分为三次发展变化过程。这种不一致的看法是由于人们对变态心理的性质与意义认识不同所致,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和社会历史变革的观点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成功的理论,其本身就是一种可启迪后人的方法,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一种新的观点,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就此而论,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等均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然而,这种意义在勒温的心理学中却更为突出,因为他从一开始就自觉地致力于心理学中方法论的改造。勒温曾把他的场论明确地定义为“一种方法,一种分析因果关系和进行科学建构的方法”。许多研究勒温的学者也因此把勒温看作是“元理论家”(metatheorist),把勒温的场论看作是“元理论”,借以强调勒温心理学的方法论的意义。我们也认为,勒温对当代心理学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的部分同志认为物质与意识是对立的统一(同一),把它作为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广为宣传。另一些同志虽不赞同这种看法,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公开提出异议或予以坚持,使得这种观点似乎成了“定论”,甚至最近又被某些哲学家写入供哲学系用的哲学教科书中。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其实,上述观点与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是根本不相符合的,它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  相似文献   

7.
教学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罗晓路 《心理科学》1997,20(6):546-550
1引言教学是教师全方位地给学习者施加影响的活动,教师的教学经验、角色扮演、信念结构系统及教学策略对教学活动、教学效果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上常常把教师看作信息的施予者,而学生被视为信息的吸收者,这种观点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目前,随着教学心理学的发展,这种传统观点正日渐被取代为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计划者,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决策者、实施者,如此巨大的转折,需要人们对教师研究领域的许多方面进行重新反思(Solas,1992;Gallagher,1994)[1]。这里,旨在研究的基础上,阐释和发展更为有效的教师观。…  相似文献   

8.
有关进化心理学局限性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06,38(5):784-790
进化心理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新取向之一。这一新取向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但是它自身的核心假设、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却存在着局限性。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种局限性:第一,进化心理学的核心假设是心理的模块性观点。依据这种观点,心灵由大量功能各异的心理模块组成,但是来自于心理学和生物学的研究都表明这种观点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第二,进化心理学从过去的角度理解现在,所依据的事实大多是推测性的,更多的是一种历史叙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种研究不具备可证伪性,不符合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第三,在认识论方面,进化心理学继承了社会生物学的传统,有意或无意地夸大了基因的作用,贬低了个体发展过程中其它因素,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基因决定论的虚假性  相似文献   

9.
一本书是由苏联心理学科学博士瓦季姆·安德烈耶维奇·克鲁捷茨基教授编写,经苏联教育部批准,供师范学校学生用的心理学教科书。本书作者克鲁捷茨基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在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儿童  相似文献   

10.
孔孟都主张实施以伦理为中心的君子教育,对“小人”的教化也不放松,但与君子教育的目标不同,孔子明白指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孟子也说:“善政不如善教.”孔子主“性相近,习相远”,非常重视教育。《论语》一书多从“教者”出发谈君子教育,对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因之,此书可以看成我国第一本“教育学”教科书,孟子主性善,非常重视修养,《孟子》一书也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学”教科书,因为孟子重“内求”,轻“外铄”,他把教育问题心理学化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时,许多哲学教科书都有类似的观点:具体事物是有限的,而整个宇宙是无限的,尽管在原则上大家都承认有限和无限是对立的统一,但是,这种叙述问题的方式,实际上是把有限和无限割裂开了。因为按照上边的叙述方式,有限仅适用于具体  相似文献   

12.
形而上学思维是一种与辩证思维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用绝对同一、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进行的思维活动。因而是一种不科学的思维方式,用这种思维方式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是形象思维类型的,也可以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类型的。绝对同一观点是形而上学思维的根本特征。所谓绝对同一观点,就是否认事物自身的内在矛盾,不承认内在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它认为“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以外,都是鬼话。”这种绝对同一的观点必然导致形而上学思维的外因性、孤立性和静止性。所谓外因性,即不是从…  相似文献   

13.
1879至1880年,马克思写过一篇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笔记《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长期以来,这句话被误认为是马克思的观点,并把这句话作为规定哲学价值概念的经典根据,或者变相地从这里引伸出一些哲学价值概念的定义,以致于影响到整个价值论的思考和宣传陷入误区。 其实,这句话不是马克思的观点,而是马克思批判阿·瓦格纳把使用价值当作价值的错误所作的  相似文献   

14.
如何评价阿拉伯哲学的作用和地位,历来是有争论的。资产阶级学者把东方哲学同西欧各国的哲学对立起来,他们企图证明东方哲学家似乎只是一些模仿者,至多是一些古希腊罗马哲学家著作的注释者。按他们的观点来看,阿拉伯人民没有自己的哲学,只是转述并重复人们早已熟悉的新柏拉图主义而已。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5.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本禹 《心理学报》1998,31(1):106-112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史教科书都要提到布伦塔诺,但也几乎没有一本教科书对他有过系统的介绍。本文依据他的原著和近年来国外对他研究的新成果,较为详细地评介他的意动心理学体系,包括关于心理学的性质、对象、方法和对心理的分类等思想,并指出意动心理学的贡献和局限。文中澄清了一些过去对其学说的误解。  相似文献   

16.
以往在临床心理学中的认知研究,虽然包含了许多认知观点,但各种理论彼此独立,缺少一个有结合力的框架来整合它们。80年代以来,Ingram等人倡导将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范式应用于临床研究,总结和解释已有的认知临床研究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指导临床评估与治疗。本文以Ingram等提出的认知分类系统为例介绍了这种信息加工观点的基本思想、这一系统如何与临床心理学结合而赋予概念新的内涵,概述了认知实验应用于临床评估的方法和获得的一些实验结果,以及如何通过这种信息加工观点理解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7.
惯性思维又叫常规思维或顺势思维,决策学中把它称为基本假设思维。这种思维是指行为主体在处理一个问题,看待一件事情,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常常用以往的知识、经历、经验和直觉,不由自主地对问题的原因或结果直接作出条件性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在学术上就是所谓的“已知障”,即受到虚假事实的障碍而形成的思维定势。比如,有一幅漫画,画的是公园里有一把长椅子,椅子上坐着一位女士,旁边还有一只狗。一位男士也想坐在椅子上,就问这位女士:“你的狗咬不咬人?”女士说:“不咬。”结果那位男士一坐上去就被狗咬了个一塌糊涂。比如中国成语中有“只知…  相似文献   

18.
吴振云   《心理科学进展》1989,7(1):11-142
六十年代以来,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观点——毕生发展观,它把人的一生看作一个整体,毕生发展心理学是以这种观点,研究从胚胎直至老死整个一生的心理发展。近年来,认知训练的研究已成为探讨成年至老年智力或记忆发展的一个活跃领域,表明了认知训练对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本文概述了一种记忆术——“轨迹法”的由来,它的基本原理与作用,并结合西德马普人类发展与教育研究所的有关工作,例证“轨道法”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其实质就是建立在实践观点基础上的主体性思维方式.这是由实践的本性:目的性、自为性、能动创造性——即主体性所决定的.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把人从虚幻、抽象的天国拉回到了具体感性的现实世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与R.M.黑尔(Hare)教授一样,我发觉两层次道德理论的观点颇具吸引力,而且黑尔教授引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某些理由也同样激励着我。但他所述观点中包含着若干我所不能苟同的因素。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探求我与他之间相互一致和分歧的根源。有几种不同的思路都可以得出存在不同道德思维层次这一结论。对于那些已经接受了一种象功利主义这样的道德理论的人们来说,由于他们带有与日常道德思维极其不符的意思,所以,作为解释它们这种分歧的方法,“两层次”理论似乎是吸引人的。严格地说,尽管根据最好的道德理论来讲,常识道德诫律是不正确的,但从这一理论观点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