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有文化"     
邓小平对我们的干部和人民提出的“四有”要求中的“有文化”,是指要有文化知识。掌握文化知识是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大事。同时 ,“有文化”在“四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当前形势下 ,我们要直面挑战 ,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
性是人类生活中最隐秘的部分。在成长过程中,由性而引起的困惑乃至心理障碍是现代青年普遍面临的问题。 这不,最近我就收到几位女孩来信或来电,对我述说了她们在生活中老是有一些令自己产生羞愧的"性怪癖"。 案例一:打屁股自慰的女孩 口述:晓慧 21岁 大三学生 我从小生长在一个严厉的家庭中。小时  相似文献   

3.
一天,村里池塘边的树荫下,有许多人在乘凉。这时,来了一对吆喝“收国库券”的中年夫妇,外地口音。 见没人应声,俩口子走到人群中来。 “歇歇再走。”女的说。 “大嫂,俺闲着没事,给您相相面咋样?”那男的眯缝着眼对李大娘说。  相似文献   

4.
邓灵勇 《天风》2006,(6):34-35
马可福音11章12-17节,马太福音21章12-22节,这两段经文记载了主耶稣当年在受难周的第二天(星期一,也称权柄日)做两件事,咒诅无花果树和洁净圣殿。从这两件事中,让我们深深地领悟到了“有”和“没有”的属灵教训。  相似文献   

5.
单渭祥 《天风》2006,(24):34-36
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来4:13)。经文:来4:13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友情”、“人情”等人际间的“关系”,这与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并以“约”(法理)为其文化基础的一些西方民族是存在明显区别的。刚才我们所读的一节经文中提到了另外一种“关系”,就是人与神的关系。圣经特别说这位造天地万物的主是“与我们有关系的主”!一个人蒙恩得救,其实就是一种与神全新关系的开始;一  相似文献   

6.
“神力”究竟有几何?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回答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的一段提问。马克思这样诘难道:“希腊神话能够同走锭精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吗?在罗伯茨公司面前,武尔坎又在哪里?在避雷针面前,丘比特又在哪里?在动产信用公司面前,海尔梅斯又在哪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8页)这段话中的罗伯茨公司,是英国发明家理查·罗伯茨创办的一家生产各种工具、机器和机车的公司,动产信用公司,是法国当时的一家银行,从事金融中介和参加工业与其他企业的创建活动;武尔坎是古罗马神话中对手工业的保护神;丘比特是古罗马神话中的雷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许多疾病是由于人体内的“三角债”所造成的。这种“债”不是金钱,而是电子。世界上的物质,包括人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则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可分为原子核和电子。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核内带等量正电荷,整个原子呈中性。当两个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成一个分子时,每个原子各自给出等量的电子绕对方和自己旋转。如果共价键中配对电子因故欠一个或加一个时,原来完整的分子就成了残缺不全的碎片。这种碎片,化学上称为“自由基”。如果自由基是由于氧原子上缺乏电子所致,就叫氧自由基。估计人体内总自由基的95%以上是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8.
雍正时期,清王朝正处于“康乾盛世”之中,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是,阶级压迫的存在,贫富不均的发展,使许多人不满于自己的地位与处境。而通过正常途径又难以使自己的状况得到改善,其中一些人便求助于“邪教”,达到自己的某种政治或经济目的。另外,农村商品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显著发展,加速了阶级分化。那些经营不善或遭天灾人祸而破产的人,愈来愈多。而人口的激增,又加剧了农村人多田少的矛盾,迫使更多的农民,涌入城镇市圩或异地他乡,加速了“邪教”的产生和发展。它严重影响了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特别是不少“邪教”不仅打着宗教旗号骗取钱财,还往往滋生政治野心,甚至举行武装起义,迫使清政府对他们采取了极为严厉和残酷的手段,同时又制定了一些特殊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阿玲和男友王宾在相恋6年后结合了他俩的结合在朋友们的眼里是天生的一对。其实,阿玲和老公王宾的性格是大不一样的,阿玲不是一个娴静的女人,骨子里天生就有一股追求浪漫的思想,而老公则不同,沉隐,内敛。可正是性格的差异也使得阿玲对婚姻生  相似文献   

10.
袁磊 《美与时代》2004,(4):12-14
<人间词话>指出:诗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为"有我"之境;张先<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为"无我"之境.艺术创作也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郑板桥一竹画,曾题"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有我"之境;旧俄罗斯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无我"之境.<人间词话>还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作了更深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李成义 《天风》2006,(16):14-15
约翰在监里听见基督所作的事,就打发两个门徒去,问他说:“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太11:2-6)  相似文献   

12.
六朝道教有无概念的使用体现了鲜明的实践特色,与以"辨名析理"为主要方法的玄学旨趣不同.顾欢提出"无中之有"以刻画身体的内在结构与存思所见内景与身神.通过存思实践通向道体,经历有无的转化,因此道可以称为"非有非无".在其他上清道经中,可以看到更进一步的"有中之无"的表述,以有无来言说存思实践中的复杂过程.六朝上清派以有无...  相似文献   

13.
李卫东的“第二套生命系统”一位首都师范大学学历史的李卫东博士通过对人类神秘现象的研究,先后抛出了据称是生命科学研究最新成果的两本书,一是《人是太空人的试验品》,一是《人有两套生命系统》。显然,两书的书名就是作者首倡的假设。如果此假设经过科学论证而被中外学术界认可,或能成为很有分量的科学命题。可惜,这样的著作,除了虚幻的构思,学术价值渺然。前者与柯云路的《发现黄帝内经》等被列入当代中国十大伪科学代表作。与前者一脉相承且较之更宽阔、更厚实的后者又代表了什么,当对它给予怎样的评价呢?在该书自序中,李博士认为21世…  相似文献   

14.
一、懵懂中感觉“鬼”。 我出生在大别山下一个山村里。小时候,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尤其在夏夜乘凉时,听故事是我的乐趣。记得六岁时,第一次听“鬼”的故事,是隔壁王大爷讲的,他说一次在夏夜他路过我们的村头时,听见村头的小河里有些东西在啪啪的击水声,他大声吆喝,那些东西“呼呼”地跑了,一会儿就消失了,那时我听罢觉得毛骨悚然;不久乘凉时,后院的宋老爹讲“鬼火”一事,说是人死后会变成“鬼魂”到处飘,并且当时他一边讲,一边手指着面前的大山上一闪一闪的光说,那就是的;随着听故事的内容增多。“鬼”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有一次,我在村前的小河逮鱼,一不小心栽到河里去,  相似文献   

15.
<周易>"有孚"一词,未见于他经,其义不易索解,历来聚讼纷纭,本文尝从文字之形、音、义,商周之h辞成语、祭祀文化,先秦之文献征例,及<易>之卦象、辞例诸项,论证"孚"当训作"保",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孔子论仁采取了多重视角,使仁之思想显示出丰富而深广的内涵.本文分别从"仁之所属"、"仁之意义"、"仁之困惑"、"仁之崇高"的角度论述了仁的初始、仁的范围、仁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本报讯近日,自诩为“神算”算命兼看相的裘某,在嵊州市剡堤摆摊看相时,被一男一女两个骗子以介绍婚姻为名骗走了一大笔钱。当日上午,该市崇仁镇的裘某在剡堤南端“设摊”给人算命看相。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子找上了他,要求给他看看相。裘某装模作样地看了一番后,告诉他不久一定会发大财,运气就在眼前,说得那中年男子“心花怒放”。中年男子自称是杭州人,妹妹珍珍前年丧偶,经人介绍欲与在嵊州打工的杭州人结婚,故而特地陪妹妹来到三江城建筑工地找那杭州人,已经找了3天却找不到人,现在暂住在三江城一家旅店里,决定再找找看,如果真的找不到只好…  相似文献   

18.
邓军海 《美与时代》2006,(11):20-24
克莱夫·贝尔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艺术和审美具有一种宗教热情。要理解克莱夫·贝尔,必须理解他的宗教情怀。国内学者大多都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有意味的形式”虽然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汇,但对我们仍然是陌生的。  相似文献   

19.
成穷 《美与时代》2006,(6):14-16
人对自然的审美有“人化的方式”和“非人化的方式”。所谓“有我之境”乃是诗人对以“人化方式”而获得的自然审美经验加工形成的意境;而“无我之境”则是诗人对以非人化方式而获得的经验进行加工形成的意境。  相似文献   

20.
徐庆珂 《天风》2007,(21):26-27
从"出恭"引出的农村厕所问题,原来与生产生活、乃至整个农村的环境都紧密相关。据统计,平均每人每天上厕所6到8次。人生80年,要在厕所度过2到3年的时光,足见拉撒与人们关系密切。但几乎所有文明中,拉屎撒尿都是隐秘的话题,人们很少直言不讳,反而有很多委婉的词语。汉语中,就有"更衣"、"解手"、"方便"、"出恭"等说法。"出恭’,据说起源于明朝科考,当时考生上厕所需要领取一块"出恭入敬"的牌子,之后"出恭"慢慢演化成了上厕所的代称。在人们经常遭遇"出口’难题,"出口"与"进口"所受关注极不平衡的现状下,我更愿意对"出恭"做另外一种阐释:出之恭,即对于"出"本身的恭,对于人类体面、清洁、方便而且负责任的排泄问题的恭敬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