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我国的视觉艺术正在向多元化转变、发展,唾弃模仿,强调创新成为时代的趋势.艺术发展的多元素动摇了学院教学中持续了40年之久的苏联的艺术教育模式,而具象表现绘画方法在学院教学中的出现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严军 《学海》2002,(6):142-145
朦胧诗以与主流意识形态对抗与决裂的姿态而最终成为主流话语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 ,其在表达“人”的意识的觉醒、复位的同时又重新建构了一个富有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特质的“人”的神话。朦胧诗人不断描述的海上景观与“钥匙”成为他们对时代的绝对隐喻与对现实的艺术命名。朦胧诗刚被主流诗坛有限度地接纳即告退场 ,不仅标志着诗歌在公众生活中占中心地位的时代的终结 ,而且给当下的诗歌写作留下了关于诗人与现实关系立场自觉调整的警示  相似文献   

3.
青花瓷装饰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非常珍贵的传统装饰品种之一,它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装饰题材丰富,呈现形式多样,是我国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青花瓷装饰艺术作为一种传统表现形式被运用到城市公共艺术空间中,使青花装饰逐渐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空间中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它符合当下艺术发展的创作理念和当代人们的生活审美理念,是城市建设发展和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洪波 《中国哲学史》2005,(1):112-119
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益发彰显,如何系统地清理、阐扬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重新成为理论界的讨论热点.是在传统的视野里理解现代,还是在现代的视野下阐述传统,这两种对待传统的不同态度实际上体现着理论界对关涉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现代化问题的关切取向.但世界各民族的现代化历史表明,再顽固的传统,也经不起现代性的普遍主义对民众的启蒙.对于理论界来说,真实的问题是,是自觉地引领民众在思想上进入现代的普遍主义视野,还是被动地坚持传统的特殊性.其实,包括热爱儒家文化的学者也承认,有些儒家伦理学的原则,如"对女性的歧视,是时代的印痕或时代的局限",已经被现代社会所摈弃.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深入与展开,还会有更多的儒家信条与观念被排挤出现代社会.虽然"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和传统的割裂,但"现代化"一定是对传统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罗婧 《四川心理科学》2014,(18):197-197
思想政治工作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群众的思政工作需在当下发挥出更大作用。本文主要就如何在新时期发挥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大灾有大难,大难有大爱,大爱出文学,面对这场空前的地震,我们的文学表现了高尚的情怀.如果说2008年的五、六、七三个月是热得发烫的地震文学的百日阶段,那么经过这一年冷寂的后半年,文坛已经进入了"后地震文学"时代.从抗震救灾的"地震文学"到痛定思痛的"后地震文学",乃至未来的岁月的"灾难文学",惟愿它成为长鸣的警钟悠长地回晌在炎黄子孙的胸腔,回荡在中华大地的上空.  相似文献   

7.
正道士应首先成为传承道脉、修己悟真的神职人员,其次应是广宣教化、劝善度人的教师,更应成为心怀慈爱、济世扶弱的慈善家,还可以是劝导养生、治病救人的医家……这些或许在当下的道教界尚难以完全实现,但至少需要以正直精诚的道心,去促进道教徒不断地成为充满正能量的社会角色。清代中叶之后,道教越来越被挤到社会的边缘。这种被边缘化的历程,在近代的社会剧变中,有了加速的趋势。面对变化了的社会结构和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道教界人士曾希望对自身的状况作出一些改变,也曾明确提出道教要适应时代要求。然而,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8.
虚拟与"虚拟实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是这个时代的热门词,也是当下文化的关键词.在三亿多的网民中,很多人见面时的问候语从"吃过没有"变为"魔兽了吗"抑或"摘菜了没有",网络虚拟生活已经成为国人乃至世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二十年前美国学者迈克海姆写过一本关于虚拟实在的书,大约十年前引入国内,引发了国内学者关于"虚拟实在"的研究和讨论.但由于当时国内的信息技术尚未普及,网民数量稀少,所以他的书和这场讨论未能引起社会轰动并深入持久下去.如今恰逢读网时代,我们重拾"虚拟实在",重新探讨它的形而上以及与"虚拟"的区别与联系,因为它是我们在谈及当下文化时绝不能回避和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歌舞伎被称为日本的国剧,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它摄取了能乐、狂言、净琉璃等演艺的诸因素,发展成为一种复杂的音乐舞蹈剧。从最初就以庶民艺术而诞生的歌舞伎,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使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及现代人也能普遍接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元代著名的绘画大家,赵孟頫开启了元代甚至明清绘画的先河.而其诗文的清丽,也使他在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把赵孟頫还原到其所处的具体时代,对其诗文、绘画进行详尽地分析和研究,以力图勾勒出其丰富而独特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11.
当下,行为艺术成为被学术界和大众强烈批评的众矢之的。本文通过案例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索中国行为艺术的审美困境并提出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文学史上,20世纪前50年是个群星灿烂的时代:杰克·伦敦、西奥里·德莱塞、辛克莱·刘易斯、福克纳、海明威、斯坦贝克……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文坛勇士,为20世纪美国文学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他们当中,还有一位杰出的,被人们称之为草原上的云雀的女作家-...  相似文献   

13.
一 诗与画的关系十分复杂,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起便倍受人们关注.在古希腊肘代,人们大多认为诗歌和绘画属于不同的门类.虽然亚里士多德在诗画同是模仿这一观点的基础上为两者找到了共通点,但这一观点并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4.
<正>无聊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情绪体验。它被视为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现代人比任何时代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无聊弥漫于大众的日常生活,当我们排队等待时会因为无聊而不停地刷手机,抑或对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感到无聊,缺乏意义感。无聊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它是一种与世界脱节的体验,人们感到被困在看似无穷无尽、令人不满的当下。无聊时,我们的周围环境就会枯萎,变得贫瘠。  相似文献   

15.
"普遍-地方教会之关系"一直是当代教会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普遍教会和地方教会何者在理论上具有优先性,天主教和东正教两种传统对此有着极为不同的解答。前者认为普遍教会具有优先性,后者则把教会论基点置于地方教会之上。在当下这个多元主义价值观成为普遍共识的时代,对"普遍-地方教会之关系"这个问题的解答直接地关涉到地方教会在处理本地教会事务上具有何等程度的自主性。要想对此做出合理的评判和解答,首先就需要我们厘清天主教和东正教在"普遍-地方教会之关系"问题上的看法。本文将首先阐释天主教神学家约瑟夫·拉辛格以及他所领导的罗马教廷信理部的观点;其次将目光转向东正教传统,考察约翰·希肖拉斯对此问题的不同理解,并比较其与拉辛格之间的观点差异;最后评述天主教会处理此问题时在实践层面上的困境,以及缓解"普遍-地方教会之关系"难题的举措和希望。  相似文献   

16.
在理性思维笼罩和技术落后的时代,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陷入被动性和压制性的困境。随着技术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被解放出来,但也带来了工具理性超越审美理性的问题,以感观体验为主要形式的电影和广告则成为了当下大众文化消费的主体。面对技术文明的扩张和商业文明被迷信的现状,需要在技术支撑下寻求理性反思,坚守大众文化的发展底线,在"诗意化"和"技术化"中寻求人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张贤亮、王蒙、高晓声等一大批在20世纪50年代"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的知识分子得到平反。在新时期,当这些作家重新走上文坛开始创作之时,这段各种因素相互缠绕的记忆便成为他们抹不开的主题。而张贤亮的《灵与肉》中,"右派"知识分子许灵均在获得对其历史的修正时却选择永远生活在由"人民""体力劳动"包裹着的劳改地——敕勒川。与此同时作家张贤亮在1985年创作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其主人公章永却在建立了家庭之后极力地为自己寻找理由离开家庭和农场。这两种写法出现在同一个作家的不同时期,体现了不同时代的话语逻辑和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8.
人们无法选择时代,却可以选择婚姻。当前,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对婚姻持怀疑态度:还存在天长地久的爱情吗?如果有,为什么选择离婚的人与日俱增?为什么“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成为许多人公认的理?为什么婚外情越来越普遍,越来越被人们宽容?为什么婚姻中越来越缺少安全感?请看创造天地万物独一的真神起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传播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化信息的融合、传播与交流超乎我们的想象进行着,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下世界发展的显著时代特点,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美术教育受到巨大的冲击,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各方面的挑战。因此,文章客观阐述了多元文化时代特征,多角度探讨了多元文化时代下美术教育新理念,多元文化时代下美术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0.
财神范蠡考     
财神是中国民众最普遍的信仰对象之一.但中国各时代各地区,对于财神的认识不完全一致,所奉财神因时因地而异.诚如黄斐然<集说诠真>所言:(俗祀之财神)"聚讼纷如,各从所好,或浑称日财神,不究伊谁."①财神是一个群体.民间所崇信的财神众多,其中赵公明、关公、范蠡、比干地位最著,被称为四大财神,最终步人道教官观的财神殿堂.而财神范蠡与道教渊源最深,在民间的影响也很广泛.本文拟考述道教典籍对范蠡的记载及民间对范蠡的崇祀,分析范蠡成为道教财神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