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生产力的内容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是社会科学中和经济工作中经常应用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究竟什么是生产力,它的内容究竟包括些什么,多年来,我国理论界没有统一的认识,也没有全面地、准确地反映马克思的有关论述。目前,在我国集中精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时候,从理论上弄清生产力的内容,决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概念问题,而是关系到如何根据生产力自身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文化和生产力──生产力发展背景的宏观描述王慎之东方是创造古代灿烂文化的地方,但在近代却停滞了,出现了东西方生产力的反差。这究竟是怎样出现的?从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东方自古就偏重于生产实践,技艺是一流的。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四大发明。但由于封闭的技术结构,技艺往往在匠人和亲属问世代相传,并未从中总结出系统的科学知识,严格说来,没有注入社会经济过程,因此很难在生产上发生广泛影响。即使原来散见的一些精辟之见,也因生产发展缓慢,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此外,中国古代的理论模式也带来经验和直观的特点。而西方,一开始就重视理论知识。在古希腊,众多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定理。到了文艺复兴时代,理性思维获得了全面系统的发展,他们注重观察和实验,通过实验和推理使知识系统化。以实验为特征的近代科学,为西方的产业革命奠定了基础。产业革命虽然直接表现为技术的进步,但它是经历了理论——实验——技术的发展过程的。因此,它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再从科学理论、技术和实验三方面的走向趋势看,中国在这方面基本上是平行走向,彼此处于分离状态,其中技术成果高于理论,最薄弱的是实验。而酉方,虽然早期也有分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他的伟大著作《资本论》中,在他为写作《资本论》而进行的长期准备工作中,详尽地研究和阐明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生产力包括科学,科学是生产力。而且认为:科学是愈来愈重要的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这些重要观点的正确性,为尔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实践所检验和证实,也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所检  相似文献   

4.
如何从哲学的角度开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研究,是摆在哲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根据,可能是适合哲学思考的选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既涉及对现实生活提供的新材料的掌握与分析,又会涉及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原理的理解、对历史必然性与选择性的理解、对社会演进机制的具体把握,对民族范围内的历史进程与世界范围内的历史进程相互关系的认识等一系列历史观问题。人们不能向历史“颁布法则”,也不应对历史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恩格斯指出过对“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命题的两种不同理解,这对我们研究社会发展问题也有启发意义。下面发表的一篇文章和一封致编辑部的信,是差不多同时收到的。它触发了我们开辟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划分根据问题的探讨”栏目的想法,或许关心改革的社会现实又关心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会有兴趣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存在形态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把一般生产力区分为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也可以说,马克思是从微观和宏观这双重视角来考察生产力的,个人生产力是微观的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则是从宏观总体角度考察的生产力。这对范畴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看来有必要恢复其科学含义和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6.
科学成为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刘福森,李英很多论者把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看成是超历史的,他们没有看到科学成为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大机器生产。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都明确指出:“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才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科学之所以在大机器生产后才成为生产力,这是依据于从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转变中的物质技术方面所发生的两大根本变化:(一)大机器生产实现了人的活动功能向外部自然力的转移。在手工业生产中,人的全部劳动功能(即智力、动力、动力的传动、操作)都是由直接劳动者承担的,直接劳动者天然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大机器生产的本质特征则是机器代替了人的手,即人的人工器‘着(身外器官)代替了人的天然器官(身内器官),用外部自然力代替了人的劳动功能。马克思说:“现在,工具已经不是由人来操作,而是由人创造的机械来操纵。”(二)从手工生产向大机器生产的转变,改变了生产的技术基础。在手工生产中,技术是直接劳动者的手使用手工工具的技巧。大机器生产由于机器代替了人手的操作功能,所以技术同直接劳动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生产力发展有什么规律?怎样认识和驾驭这些规律,我们才能尽快地跻身于现代化生产的前列?这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但是,在这些问题上,目前我国理论界还存在着分歧。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些看法,就教于理论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8.
这个问题可能提得不太得体,甚至有点荒唐。但我国社会目前所处的戏剧性局势造成了这个问题。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在科学技术进程中走了下坡路,这个事实令人震惊。而科技进程以其有力的加速运动,吸引了数十个自然资源和历史潜能都很短缺的国家。如果说战后最初数十年里,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的偏差角度还不甚大、发展状况分不出上下高低的话,那么,在80至90年代,在一些最重要的科技进步领域,“永久”落后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地摆到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9.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然而,生产力的发展机制是怎样的?如果这个问题不很好解决,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就难以完成。所谓生产力“机制”,是指生产力系统的构成、它的内在联系及其运转和发展的制约因素。生产力包括人和物,即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生产者包括劳动者和生产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0.
王乾坤 《学海》2001,(4):197-200
本文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领域最一般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文章在分析科学、技术、生产力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贾琼 《中国天主教》2008,(5):25-26,27
明清时期,中国实行的是非常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但其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断绝,这都要归功于西方传教士。传教士来到中国最初是为了传播上帝的福音,然而这种初衷却对当时的中欧文化交流.尤其是科技交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教士向当时的中国人展示了西方现代科学成果而同时又把中国古老的科学文明带进了西方世界。尽管中国在古代曾有过相当辉煌的科学成就,但到了近代其传统科学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停滞不前了,而传教士的出现及他们向中国传播的西方现代文明则给这个古老国家的科学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  相似文献   

12.
1.矛盾的概念对辩证法哲学,对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说,是根本的概念。这一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和发展过程之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事物固有的矛盾产生的结果。我充分意识到,许多人对我这样谈论矛盾会感到不可理解甚至可笑,因为这种说法似乎破坏了哲学、逻辑和常识的最基本、最明显的原则。特别是,人们通常把矛盾看作是荒谬和非理性的同义词,并且坚持认为,遵守逻辑的无矛盾律是一切合理的、科学的思维的必要前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近年来哲学理论界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观点,现简介于后.观点一,需要说 认为需要是生产力包含的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内在根据.人的需要对象要由自然界来提供,而自然界永远不能满足人的需要,不能提供人需要的现成对象.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征服自然、满足需要,就必须进行劳动实践.马克思说:“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人正是在这个实践中才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可见,没有人的需要,就没有人与自然的矛盾,就没有人的生产实践,也就谈不上生产力.人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永不衰竭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自然力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一些文章开始涉及这一问题。本来,作为人类社会物质基础的生产力,就是在人和自然的物质交换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人的力量和自然的力量有机结合的结果。因此,自然力对于生产力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试图对自然力这一范畴的规定、以及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标志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必将促使企业不断地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装备水平,不断地加强和改善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状况,不断地加强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开发和应用。结果,不仅会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能力,而且在客观上必将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社会主义能够赢得与资本主义有比较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方法的变迁和科学发展的新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然辩证法界讨论“李约瑟问题”自然延伸出这样的疑问:西方近代科学是唯一可能的科学吗?人们倾向于认为,迄今为止科学只有一种,它诞生于16、17世纪的西方,最后它属于全世界。但这不等于说不可以设想另一种科学。一、一种新科学:初步界定科学是演化着的,不同时期科学关注的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使用的工具等等是木同的。从伽利略、牛顿时代算起,近代科学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可以把这段科学称为“第一种科学”,它是一场声势浩大、充分展开了的人类理性活动,极大改变了世界格局。从本世纪70年代中叶算起,科学界和思想界又在酝酿…  相似文献   

17.
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和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的思想,对于深入揭批“四人帮”、把科学技术搞上去和实现四个现代化都有重大意义。目前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中,在共同批判“四人帮”的前提下,对这一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现将一些主要论点简介如下,供同志们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超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是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由于不发达国家首先面临的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因而正确认识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可超越性与不可超越性是解决这一课题的关键点之一。本文就此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交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根本上讲,就在于它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对于生产中的个人来讲,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科学技术革命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的双向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科技革命得以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而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又大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新发展。本文仅就当代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生产力量和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