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人们替别扭的人际关系寻找的托辞。其实,事无巨细,每每总存在着内在的必然关系,只是由于人们缺乏某种必要的能力,才让“认识人”和“了解人”在实际生活中显得那么遥远而又难以合辙。于是,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只能作无奈的喟叹:知人知面不知心。事实上,生活中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透析人面,知晓人心。譬如:我国传统的“七巧板”、“九连环”就是用来检测人的智力水平的;还可以根据某个人说话速度快、音调高和体态语运用多来推断此人属于开朗的外向型。只要掌握心理活动的规律,就可以灵活地理解人的心向所在。着眼于心理规律的把握,便可以知道心理的真谛。心理学家曾经研究了这样一种方法,即通过一系列随意点染出来的墨迹图片,让人们根据自己的所思所虑赋予它一定的意义。由于它本身是研究者随意制作出来的,故而,人们所说的“意义”只能是其 相似文献
2.
3.
本研究从谈判者本身的情绪以及谈判对手的情绪两个方面着手,以224名被试和两个实验室实验考察电子化谈判中情绪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结果发现在电子化谈判中:(1)谈判者自身的情绪状态对谈判结果的影响显著;(2)谈判者的情绪是否与谈判对手有关,对谈判结果的影响不显著;(3)谈判对手的情绪状态,对谈判者的谈判结果影响显著;(4)谈判对手的情绪是否真实,对谈判者谈判结果的影响不显著;(5)谈判对手情绪和情绪的真实性这二者在谈判者的谈判结果上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商业谈判中巧妙地使用迂回战术.是高明的谈判者在谈判迟到难题时经常运用的手段、迂回战术,好似离题,实为切题,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它起到了似明非明、委婉、转会的妙用.能弹出主旨的弦外之音,道出不便于直接表露的言外之意。在运用迂回技巧时,许多词语,一语双关,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内含着当事人的根本立场和态度,每句话都不是培D说出的,都会引起对方仔细推敲其用意和所指。正确地运用迂回战术,要善于观察谈判对象的谈判类型,并能看准使用此战术的时机,用最恰当的方式表情达意,灵动地组织、安排语言,则是这一战术运用… 相似文献
6.
7.
所谓谈判,就是指人们力了改变相互关系而交换意见,为取得一致而相互磋商的一种积极行为。每一次谈判,都是谈判各方智、谋的较量,而成功的谈判是谈判者智慧的结晶。因此,如欲取得谈判的预期效果,谈判者的智慧、谈判者的创适性思维就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谈判中妞回运用封适性思维?建设上漏地铁一g线的决策警们为我们提供7有益的层示。上洒地铁一g线的融贸谈判,是我国自改墓Hffi以来,在涉外层分谈判中取请成绩最为卓著,运用创适性思维最为成功的一天谈判。不文精解剖此例,以窥成功谈判寻剧造性思维z目的密切关系。谈判起因:为解… 相似文献
8.
9.
10.
回报谨慎对谈判过程和谈判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报谨慎是人们害怕在人际关系中被他人利用的一种信念。研究考察了回报谨慎对谈判者的动机倾向、谈判行为及谈判结果的影响。184人组成92个两人小组参加了一项模拟商业谈判,谈判前研究者成功地进行了回报谨慎的操纵,谈判结束后,参加谈判的人完成谈判协议和谈判后问卷。研究者假设,低回报谨慎的谈判者比高回报谨慎的谈判者在谈判中更可能持有合作倾向、更多地与谈判对手分享信息,研究者还预测回报谨慎与谈判双方的联合收益以及谈判后对谈判对手的看法都有关系。研究结果支持了上述假设。研究对从事商业谈判的人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13.
14.
15.
17.
18.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也越来越频繁。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大国,其之间的贸易对世界贸易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商务谈学l中,由于中美双方的谈判者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有时虽然谈判双方都报有诚意,但协议最终难以达成。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深入地对比并分析中美谈判风格之间的差异,以期进一步促进双方的贸易往来,实现互惠互利,最终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2目5日中国和美国在日内瓦就中国复关闭题举行了新一轮实质性谈判。据悉,在第一双全体会议上,双方就我国政历1994年11月28日提出的年内结案实质性谈判的最后时限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中方由于真理在握,加上谈判代表才思敏捷,论证充分,反驳有力,致使美方节节败退。这里仅就我方代表在对美方观点进行反驳时所运用的逻辑技七巧试作分析。谈判一只治,美步苗席代天、美国助理贸易代麦田沃斯益碳气辰八地陈述了如下观点:最后的限是中国单S面确定的,不是美国的的阳,美国不能在“最后通谋”的后月下进6谈判;美国需要好的协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就谈判的定义(特征、成分和情景结构)作了介绍,接着综述了谈判研究的两种思路(经济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及对应的指标测量方式。然后对谈判所达成权衡的种类及阻碍谈判者达成权衡的因素作了探讨。同时还提出未来研究的一些构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