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经济哲学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经济哲学引论董德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10009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从根本上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综合国力、社会制度及其体制与精神文明状况,而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表现。劳动生产率有狭义(指活劳动的生产率)、中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正在深入陈荷清(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代哲学中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自1991年我国几个单位有组织的研讨以来,每年均有所深入。从近年发表的一些论文来看,提出的问题较多,有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问题,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列宁曾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近来一些学者发展这一论断,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亦有其“中国学脉渊承”,中国传统哲学“也构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思想资源和历史文化基础的一部分”。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提出此说和对此说进行商榷,对于我们深入、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都是有意义的。我本人一直比较关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文化的关系问题,我认为中国人民接受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除了中国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研讨会纪要王思隽(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联合举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研讨会”,于95年11月17日至18日在京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近30人。研...  相似文献   

5.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观念变革──访刘福森副教授本刊记者刘福森,男,1943年生,祖藉河北省玉田县,吉林大学哲学系、吉林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副教授。近年来发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50余篇论文,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下册)的撰稿和统搞工作,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全国高校八个博士.Q、合作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编写工作。专著《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探索》(与人合作)即将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问:近年来您发表了不少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文,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所涉及的重大问题研究得比较深人,有独到见解,也很有新意。听说您最近又完成了一本专著,能否把您的主要思想介绍一下?答:这几年我除了做一般的教学工作之外,主要从事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其成果主要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的。此外,我还从事了两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其中一个项目已经完成(与张维久教授合作),专著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问:这本专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书名为《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探索》,其指导思想是:依据当代科学与实践的发展,立足于当代所形成的文化观念,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所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涉及下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于2011年11月18日在中央党校联合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哲学与社会发展论坛(2011)"。中央  相似文献   

7.
“信息高速公路与社会发展”讨论会综述高定彝(北京广播学院社科部)1996年2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新闻所联合举行了“信息高速公路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社科院哲学所、新闻所、技经所和邮电部、广电部、电子工业部、航空航...  相似文献   

8.
<正>政治哲学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哲学领域的显学,持续了20年左右的政治哲学热观其态势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下去。一方面,国外各种政治哲学思潮,关于正义、权利、宪政、公民社会等各种理论观点被大量译介;另一方面,国内的相关学者也尝试运用政治哲学的观点与方法来分析当前中国政治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应该说,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的译介、传播与发展,大大改变  相似文献   

9.
这个问题十分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日益认识到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社会科学的参与和指导。《哲学研究》编辑部及时召开这样的座谈会,有利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感,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技术、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发展则是经济学探讨的重要课题.应该说,哲学与经济学二者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有着各自的研究方式方法,但我们不能过分夸大二者间的差异.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而且二种发展的物质基础都是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所以,我们认为,哲学在探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时应吸取经济学涉及经济发展的有关成果,尤其是把环境、人口、技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进行理论分析.本文试图从这种角度对社会发展与环境、人口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做一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1.
贾高建:应重视社会运行问题的研究社会运行是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应是社会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但至今它还没有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课题来对待,在许多场合下,社会运行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被混为一谈,前者被湮没于后者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运行问题在...  相似文献   

12.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正在引起理论界的普遍重视。现时代的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也已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的探讨和更新问题,提到了比较突出的地位。哲学研究方法应当成为哲学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当然要根源于对象世界的整体结构、历史趋势和时代特点,但也确实直接地依赖于哲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乔茂林 《哲学动态》2023,(7):32-40+126-127
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是拓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谱系的关键之维,近年来受到学界密切关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解读关键理论家的相关思想成果,从而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研究主题以具体规定性,是将此项研究向纵深推进的必要环节。胡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具有创造性、自主性和继承性三大理论特征。其创造性体现为对“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性区分,对“两个决定论”的创新性解读,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系统性阐释。胡绳区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场的“两种身份”,前者为在中国传播的“一种理论”,属于一个“历史事实”;后者为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种方案”,属于一个“历史事件”。其中所蕴含的独立解决中国问题的自主意识、对教条主义束缚的破除、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阐释,均体现了胡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建构的自主性特征。其继承性体现为这一新知识体系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五形态论、生产力发展论、社会进步途径、人类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深刻理解,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一脉相承,共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认知架构。  相似文献   

14.
多元社会的单向度思考──关于人的发展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从简单、同质走向复杂、异质的过程,当代的社会可以说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多元社会。多元的社会环境既提供了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和契机,又是一张人们迷失于其中的巨网。但无论如何,从一种单一的价值向度来思考,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必然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而只有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才能获致最强大的推动力量。 一、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 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也一直是众多的哲学、社会科学家所关注的课题。而关于人的发展问题则直到近现代才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迅速得到世…  相似文献   

15.
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自1900年成立以来每五年举行一次世界哲学大会,今年8月10日至15日在美国文化之都波斯顿举行了第二十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为“潘迪亚:培育人性的哲学”。来自世界各国的三千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本世纪最后一届盛会。“潘迪亚”(Paideia)的希腊文原义指教育、教化、培植。大会主题突出了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文化的理论内核,应致力于人的教育、人的素质提升,这对人类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纵观这届大会,有以下一些值得重视的特点。强调理解哲学及人文科学在人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少学者作历史考察,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会议鼓舞人心,引人深思,催人奋进。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萍所长倡议,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广东哲学学会、广东伦理学学会、广东马克思主义学会、现代哲学杂志社,联合组织了以“新时代·新理念·新格局”为主题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视频会议,哲学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近二十位专家与会,交流学习心得,共商学术大是。这里刊登部分发言。本刊后续还将组织此一主题的专栏文章。  相似文献   

17.
澳门中国哲学会主办的“哲学与文化”研讨会,1993年12月19日至ZI日在澳l河举行。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的30余名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澳门中国哲学会会长岑庆棋致欢迎词,澳门文化司署副司长魏美昌、新华通讯社澳门分社宣传文体部副部长洗为铿到会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代表宣读了贺词。“哲学与文化”,是一个涵盖面很大的题目,此次研讨会提交的20多篇论文所涉及的哲学与文化的有关问题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些有关问题是;哲学与科技的关系,哲学与道德的关系.哲学与文化、历史的关系,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哲学与教育的关系,哲…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及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珠海市委和市政府联合发起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4日至28日在珠海召开,与会代表SO多人,论文4O余篇。会议围绕邓小平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特区”发展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与会代表认为,在当今世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理论是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在世纪之交,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使中国跨进21世纪,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从社会发展的事实和价值两个维度,尝试对近代以来发展哲学的]变理路进行探讨,揭示社会发展问题的深层根源,理解马克思发展哲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科学世界观与近代发展真理论主流以事实和价值两个维度对发展哲学进行界定,可以把发展哲学划分为发展真理论和发展价值论。这种划分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只是理论倾向性所体现的程度不同而已。如在马克思的发展哲学那里,事实维度和价值维度就是“一体两面”地统一在一起的。发展真理论的形成与近代科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及其社会效应,自然科学成了近代…  相似文献   

20.
哲学研究的世界化与个性化欧阳康哲学研究的世界化与个性化,对于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哲学研究的世界化,无疑是哲学本性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早就指出,真正的哲学应当“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只有当“这种哲学冲破了固定不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