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中国和谐价值观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思想,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思想,追求人的自身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追求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只是一种理想目标追求,追求的只是一种片面和谐、局部和谐、静态和谐,那么,当代中国的和谐价值观则走向了现实价值追求,追求全面和谐、整体和谐、动态和谐。  相似文献   

2.
现代视域下传统和谐思想的价值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小美  郑永廷 《现代哲学》2006,1(5):109-113
中华传统和谐思想丰富多彩,它是维护中华民族统一的重要法宝,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思想源泉。但是,传统和谐思想中也存在着消极的东西,特别是以等级划分为特征的历史局限。继承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核,并对传统和谐思想进行现代价值转换,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极为丰富,涉及到了民本执政理念、经济定国战略、公平分配定律、社会救助体系、民主决策模式、中庸领导方法、和平邦交策略等。这些思想是指导中国古代社会建设的理论精华。认真发掘研究和继承这些宝贵文化遗产,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从古到今人们永恒的追求,我们的先哲们自古就充分认识到了和谐的价值.中国古代和谐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古为今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它的现代价值--在我们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仁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和范畴,其核心思想即爱人,经历代思想家阐释而具有丰富内涵,这一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当代价值是构建争谐的人际关系,打造宽容与理性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世界等;其实现路径是坚持社会公正,并开展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和谐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和思想博大精深,作为中国古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及自身内部各种矛盾关系的高级哲理,与可持续发展有共同的哲学根据,与可持续发展所揭示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诚信观的演变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诚信观在春秋以前萌芽,形成于春秋至战国时期,秦汉时期被规范化,宋明时期具有强烈的哲理化倾向,到明清时期走向了实用化的道路.中国传统诚信观具有强烈的自律倾向、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单向的道德义务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道教追求的理想境界,从先秦开始,道家即对这一理念展开了阐述。尤其是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和谐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里,就老子的和谐观及其普世价值略作论述,以求证于学界。  相似文献   

9.
和谐是中国传统伦理的理想追求,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的规范和要求.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主要包含了"和合"体系和"人伦"体系,提倡"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养性"、"和为贵"的和谐理念;积极推崇"天和"、"人和"、"心和"的"太和"境界;强调"五伦"的人伦规范.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伦理资源.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创造的基础和依据。研究传统文化需要用历史的观点和视角,没有科学的继承,就谈不上科学的发展和创新;继承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在未来世界的文化竞争中保持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是所有文化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近代共识的中医属性是以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等为特征的中医理论体系,以治疗慢性病和调理平衡为特点.但对医史的重温,却见中医曾经遏制烈性病的传播、曾经有过启迪性的医学发现,更有近年因发现抗疟药青蒿素使中医得到医学界褒奖.中医属性与这些史实的矛盾提示中医遗产不限于其理论体系,需重新审视中医并调整中医的挖掘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In the traditional order of the “rule of rites,” social status and relationships always held priority positions, which apparently went against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justice; Legalists thought highly of objectivity and avoided subjective randomness, and were more reasonable in this regard. However, following the integration of rites and law in the Han Dynasty, the technical aspect of Legalism emphasizing control of society and of the populace was strengthened, and in the meanwhile, their “true spirit” became concealed before long. The main signs of this are follows: (1) In the order of the “rule of rites,” the objectivity of law was gradually devoured by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s, thus the tradition where “human relationships replace law” came into being; (2) The law, which had shown the spirit of equa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guise of Legalism, now degraded into a tool to maintain a hierarchy; (3) Rights were separated from duties, that is, some people enjoyed “rights without duties” as much as they wanted, while the rest were forced to carry out “duties without rights.” As history has warned us, in ruling a country, one cannot stake even the least bit of fortune upon human nature, and there can be only one bottom line and criterion, that is, common strict observance of and respect to “rules.” That should be the great value of the lesson that the pre-Qin Legalism has left for future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和谐意识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种不散的精神,孔子又是“和”理念的集大成者。他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个人身心关系方面都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对孔子思想中的和谐意识进行认真地梳理、审视,自觉汲取其精华,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拥有十分丰富、甚至领先于世界的金融思想,特别是金融伦理理念。这些理念虽然植根于小农经济,但它对金融活动所给予的价值关怀,则具有历史的普遍性。开发中国传统金融伦理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转换和价值再造,对缓和现代金融发展中的技术和价值紧张,推进金融伦理秩序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谭培文 《学海》2004,1(1):5-10
所谓马克思的利益观,即关于利益决定思想、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性观念.马克思利益观是否能中国化?它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主要对中国哪些领域、在多大程度上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及中国化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中国化所需要的客观条件如何?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利益观中国化课题所需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理论方面中医有依托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解释理论。在本草实践中,中医信赖的发现中药药性的基本方法可以归纳为:仿生学方法、偶然发现法、逻辑筛选推理法、联想与反向推理法。在用药治病实践中,中医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并将有的经验上升为基本原则,如:对症下药、一病多治、极端用药法、有益无损原则等等。中医实践中的理论与原则在今天的医学高度未必都是合理的。古代笔记小说作者们的特殊身份和对中医的特殊志趣,使笔记小说这类著述成为研究中医方方面面的特殊文献。其中的史料能令人信服地反映出中医的文化与精神,医基于理是中医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医的解释理论在指导和消解实践问题时,明显具有不完备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哲学的独特价值何在?“所谓宋明理学,不过是伪哲学”[1],一些敏锐博学、而不真正研究中国哲学的思想家的这种认识尚可理解,但近年来学术界内部合法性的怀疑就值得深思了。如果说仅仅指人文道德这些形而下方面,那么西方也有,而且更合乎现代人理性的需要;如果说是抽象的人生境界,比如冯友兰先生的四大境界、唐君毅的心通九境等论,都似乎缺乏现实的土壤,要么显得空泛,要么高不可及。面对当今世界的种种困境和问题,中国哲学究竟能贡献给世人什么呢?那么,何为困境认识?人们常说的三大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实际上也就…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现象学对西方科学危机的反思,认为中医具有与西医完全不同的知识建构模式,中医知识是以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具有直觉知识的自明性,原初的自明性体验是其他后继的认识活动的起点.要回答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和实践智慧就必须返回到本民族的生活世界中去寻找,而不是以西医为标准去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