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周琪 《哲学研究》2012,(6):121-123
<正>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由经济领域向政治和文化领域推进,并聚焦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因此,在全球化境遇下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成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任务。1. 中国文化软实力 "何为"? 文化软实力指与经济、军事等 "硬实力"相对的国家实力形  相似文献   

2.
张远鹏 《学海》2007,(6):170-174
香港回归前夕,在西方世界唱衰香港之时,台湾曾制订计划意欲取代其在东亚的区域运营中心地位,但是台湾当局领导人在"台独"理念支配下的行为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台湾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逐渐"边缘化",而香港加强了与祖国内地经济的一体化.十年来两地经济的兴衰,与中国大陆经济整合程度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大陆经济实力崛起的今天,双向互动式的经贸关系能给较小经济体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动力,香港是很典型的案例,台湾当局应该改变"去中国化"的政策措施,首先使海峡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继之以进一步的经济整合.  相似文献   

3.
经过10多年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正进入了快速轨道."全覆盖"既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也是当前最显著的特征,支撑了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经济实力和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强,在总结国内实践和借鉴国际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保障"全覆盖"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4.
老叨 《天风》2015,(2):42
<正>最近,网络上疯传拼酒接力的视频,全国各路高手纷纷亮出自己的不凡实力。"五斤哥"、"六斤姐"的豪迈已经令网友瞠目结舌,而前些日子大连的"二十斤蓝天霸"更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酒量和霸气震撼了全国人民。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时至今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也变得越来越"能"喝了。2013年外媒评出"世界十大最爱喝酒的国家",中国  相似文献   

5.
当前藏传佛教寺院经济逐渐步入转型阶段,建立在封建农奴制基础上的超经济剥削已经不复存在,在佛教"布施一功德"观念的影响下,社会财富以"供养三宝"的方式大量流入寺庙,成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收入。总的来看,藏传佛教寺院经济近年来从无到有,实力不断增强,同时这一发展过程具有产业化程度低、区域及城乡差异大、经营管理失之粗放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曦 《道德与文明》2010,(6):157-158
2010年10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伦理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伦理学会经济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四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湖南、浙江等地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围绕"面向实践的中国经济伦理学"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分别就"经济伦理基础理论与经济发展的伦理反思"、"公平正义与财富伦理"、"企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金融危机的伦理审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交往形态的新变化与当代社会的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交往主体形态的新变化在当代社会 ,交往主体除了传统的民族国家、集团群体、企业学校、个体以及大量的民间组织外 ,出现了新的重要的交往主体形态。( 1)作为经济全球化重要主体的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在民族国家交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在市场和生产上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过程。它促进人力、资本、商品、服务、技术和信息实现跨国界的流动 ,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许多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已超过了一些中等国家的经济实力 ,跨国公司的活动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和力量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由此也越来越密切 …  相似文献   

8.
全真道在王重阳创教初期,只是一个民间"隐修会",屡受金廷的打压甚至罢禁.至丘处机出任第五代掌教时,因得到蒙古国成吉思汗的尊崇而逐步走向兴盛.在丘处机等全真高道的努力下,全真道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教团管理日趋成熟,戒律体系和官观管理规制不断完善,遂道由组织松散的民间宗教逐渐转变为戒规完备、管理成制的官方宗教.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24日至26日,美国圣母大学教授、著名经济伦理学家乔治·恩德勒教授(Georges Enderle)应邀在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讲学活动.讲学期间,恩德勒教授以"财富创造与中国经济伦理的发展"为主题作了两场学术报告,并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小锡教授进行了一次主题为"经济伦理与企业发展"的学术对话①.  相似文献   

10.
文化之于经济,首先在于其工具价值;文化之于人类,根本在于其目的价值;文化之于社会,灵魂在于其核心价值。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中国奇迹"、"中国模式"日趋成为世人所关注的世界现象,中国文化应该也必须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时代。能否形成与中国发展相适应的"中国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能否大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中国能否成为强国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十五大热点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激情岁月,它既是中国经济发展阔步前进的三十年,是我国国力渐次增强、社会和谐、民生跃升的三十年,也是中国经济伦理学由萌芽、形成到繁荣发展的三十年.在现实经济领域"致病"的吁求之下,在西方经济伦理学的学术影响之下,在伦理学研究由宏大走向细密的理论逻辑转向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伦理学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与科学的道德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彪 《学海》2001,(3):139-142
近年来,科学的道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现代人们所谈及的科学道德问题,主要是由科学家的科学道德价值观的变化引起的,"为实力而科学"取代了"为科学而科学"的科学价值观.因此,对科学的道德问题的研究,不能忽视这一道德价值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1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办了经济伦理国际论坛:"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研讨会.中心主任尹继佐教授、中国伦理学学会会长陈瑛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熊月之研究员分别致辞.国内外专家学者约4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唐凯麟教授,荷兰奈耶诺德(Nyenrode)大学经济伦理学教授范路克(Henk van Luijk)和美国圣托马斯(St.Thomas)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金黛如(Daryl Koehn)教授分别做了主题讲演.会议围绕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其重要作用、和谐社会的利益调整与分配等重要经济伦理问题以及和谐社会与经济伦理学科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为谋求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的深层沟通与对话,2012年6月9日至10日全国第二届"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高端学术对话在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对话.与会学者围绕"生态危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现了我国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研究的前沿动态和与会专家学者们强烈的学术使命与严谨的职业风范.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差异·慈善·和谐"全国经济伦理文化学术论坛在湖南吉首大学举行.来自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吉首大学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人数30余人.  相似文献   

16.
王少君 《美与时代》2005,(11):60-62
一、概念:版面设计是整个展示系统中的关健一环 1851年,英国在"水晶宫"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博览会.可以认为,这届展会,肯定了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推动了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奠定了现代展示学科的基础,确立了科学、艺术、经济和文化相融的展示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16-17日,"中国伦理学会经济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四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享有"东方最美校园"美誉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多位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面向实践的中国经济伦理学"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研究面临的五大挑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最近, "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学会"(ISBEE)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举行了第三届世界大会.围绕大会主题"经济中的自由与责任--全球经济中的伦理、领导和公司治理",来自32个国家的230位代表展开了热烈研讨.大会最后以"2004年议程"为题,发表了五个报告,提出和讨论了今后四年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面临的全球伦理挑战.这五个报告是作为学会的特别课题委托专人负责调研和起草的,初稿经学会执行委员会、企业咨询委员会多次讨论并与考克斯圆桌会议组织协商对话后提交大会,因此比较全面、集中和突出地反映了国际经济伦理学界的前沿思考和发展动向.笔者将它们整理如下,并提供自己的一些看法,供有关学术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医在现代科学的祛魅过程中受到了严重冲击,并选择了"中医科学化"作为应对之策,后果并不理想.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角来看,中医理应选择返魅,发挥自己在整体观、有机论、和谐观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推动中医的创新与发展,需要放弃科学与中医的对立,认识到中医的独特价值,复兴中医在医惠关系上的优良传统,增强中医的自身实力.  相似文献   

20.
刘金全  蔡志远 《学海》2011,(1):89-9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三个快速增长周期,即1981年至1985年的"硬扩张"周期、1992年至1996年的"软着陆"周期、2003年至2007年的"软扩张"周期。虽然这三个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但处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因此周期模式、形成原因和影响机制各不相同。这三个经济周期不仅构筑了我国增长型经济长波的主体区位,而且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