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宗教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工作"导"的原则方法,牢牢把握"政治上自觉认同、文化上自觉融合、社会上自觉适应"的宗教中国化基本要求,积极开展宗教中国化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进宗教中国化工作实践上,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潍坊市基督教两会积极推进宗教中国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神学思想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扎实推进中国化的思考与实践。"宗教中国化"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宗教能否中国化将决定宗教能否在中华大地扎根与发展。山东潍坊市基督教两会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3.
《中国宗教》2021,(2):28-29
多年来,浙江省各地统战宗教工作部门在找准推进宗教中国化的历史方位,积极探索宗教中国化的有效途径上下功夫,着力增强各宗教团体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合力,不断推动宗教中国化在浙江落地生根、成风化俗;省内各宗教继承爱国爱教、慈悲利民的优良传统,在推进宗教中国化上率先垂范、担当作为,使宗教中国化既有外在形象、更有实质内容。为促进全国各地找准宗教中国化实践的切入点,将宗教中国化工作谋深谋实,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设系列专栏,总结分享浙江省在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实践方面探索出的有效经验,以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解决宗教中国化"化什么""怎么化""谁来化"的问题,是新时代赋予宗教工作的历史使命。一、宗教中国化"化什么"1.坚持中国化,彰显"时代化"宗教中国化体现在爱国爱教,在各教之间形成共生共荣、互尊互学的良好风尚,在政教关系上坚持政主教辅、政教分离原则,在处理社会关系上开放包容、慈善仁爱等。要体现时代特色,增强政治认同,在宗教观念、制度、组织上主动适应社会,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2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出版《"宗教中国化"义理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以下引用只标注页码)。该书为作者与卓新平教授作为总主编的宗教中国化丛书首部著作。正如作者所言:"宗教中国化"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是一个弥久而常新的课题或使命。(第3页)该书的面世预示着两点,第一,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浙江杭州市民宗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导"的思想,牢牢把握"政治上自觉认同,文化上自觉融合,社会上自觉适应"的宗教中国化基本要求,积极探索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杭州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宗教中国化的最终标准,就是看是否融入中国文化。宗教中国化既要求宗教有融入中国文化的愿望,又要求宗教有融入中国文化的行为,更要求宗教有融入中国文化的结果。所以,在"宗教中国化"定义中,必须有"融入中国文化"的要求。"宗教中国化"的定义不可能做到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精确,但是要在理论上把它说清楚,在实践上把中央提出的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要求落到实处,对它的定义就必须尽可能精确。由于"宗教中国化"不是一种内涵的数学公式,而是因每个人对其理解的不同而不同的概念,所以,观点相异  相似文献   

8.
贾玉铭的灵命神学是神学"中国化"实践的产物,它立足于信仰根基,实践于中国环境,以灵命、灵程、灵交三个环节涵盖西学传统中"皈信"的本质,又适应中国宗教中"修炼"的形式。灵命中"基督人"观念暗合中国心性玄学的"真人"追求;灵程中的"重生、灵洗、道化"也隐含道家"天人合一"影像;灵交中的"静思、退修"也颇有中国传统宗教"感通、修悟"等形式。但是这些"中国化"策略是以"信仰忠诚"为基础前提,实践态度也能接受"多元共和"的文化位置。  相似文献   

9.
《中国宗教》2022,(11):38-39
近年来,台州市积极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放大佛宗道源优势,通过坚持政治引领、注重文化润教、深化讲经讲道、突出示范带动、实施学教并重、拓宽服务广度等举措,建立一批宗教中国化理论研究基地,培育一批宗教中国化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10.
<正>"宗教中国化"可谓当代中国"政、教、学"三界的热议话题与重大问题。2013年以来,卓新平教授与张志刚教授主编的"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已经出版近20种,初步形成"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研究、人物研究、名著再版、文献汇编"等六大系列,其相关的学理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在中国政、教、学三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些论著之中,张志刚教授的《"宗教中国化"义理研究》一书,特别强调指出宗教中国化研究亟须加强有关问题的义理研究,为此夯下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中国化"可谓一个弥久且常新的重要课题。关于这一课题,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历史考察,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力图展开义理探讨。在笔者看来,"宗教中国化"主要内含三重义理,即真正融入"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这里指出的"三重融入",其理论内涵就是国际学术界在全球化时代所深切关注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就这"三个认同"的逻辑关系而论,"文化认同"又被视为"根本的认同"。因此,本文着眼于"宗教中国化"的三重义理,注重作为根本原则的"文化认同",致力于论证两个基本命题:"宗教中国化"既是符合世界宗教史的发展规律的,更是合乎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宗教史研究视野中的"本土化""民族化"和"处境化"等概念,具体就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而论,就是意指"宗教中国化";中国宗教史当然是世界宗教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宗教史所历来证实的各大宗教传统的"本土化""民族化"和"处境化"共相,无疑意味着"宗教中国化"是符合这一普遍规律的。  相似文献   

13.
<正>前言基督教中国化最早由张志刚、卓新平等学者提出,([1])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做出积极的回应和支持。[2]2015年5月18-2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宗教要坚定地走中国化的道路。2016年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再次指出中国宗教要"坚持中国化"的方向,一锤定音。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多次指出中国的宗教要坚持中国化的方向,这就说明坚持"中国化"是新时期中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正确道路,也是中国宗教界自身努力的方向,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方向,是宗教工作的方向标。  相似文献   

14.
传静 《中国宗教》2022,(5):46-47
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如何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将佛教中国化做深做实,是佛教界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江苏佛教的实践探索,阐释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21,(2):44-45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宗教界人士、宗教活动场所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维护者,是宗教界围绕中心、服务中心,实现宗教中国化的重要实践路径。浙江省安吉县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发源地。近年来,安吉县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经验,通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积极探索生态寺院建设标准化工作,切实推动宗教中国化在基层实践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8,(3):57-57
我国宗教中国化,简而言之,就是指我国的宗教信众按照我国社会的实际和方式实践某种宗教信仰的努力、过程和结果,包括对宗教进行适应性转化的努力、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上的宗教产生于不同地区与不同民族之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对于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传入我国之后大多成功地进行了中国化,成为我国古代文明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思考外来宗教在历史上与传统主流儒家文化中的"孝道"相融合的过程及对当前"宗教中国化"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天台山自古以来就是佛道双栖的灵山圣境,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都创于此,素有"佛宗道源"之称,同时这里还有基督教,呈现出佛教道教长期并存、三教互融的文化格局。多年来,天台县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始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在政治建设、文化浸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强化引导,努力打造宗教中国化实践高地。  相似文献   

19.
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创新论断,是新时代宗教工作的主线。我们根据海南实际,坚决落实我国宗教中国化措施,组织开展讲经交流会、宗教中国化论坛、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等活动,创新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宗教代表人士培训,引导各宗教团体开展党史教育,不断增强信教群众的"五个认同",全面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20.
"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和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