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新时代背景下,道教的现代化转型及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新时代背景下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主要有三重内涵,即构建新时代道教话语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中国发展美好蓝图,积极促进道教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文化艺术     
正第三届横山道教论坛举行7月16日,有关部门领导、道教界著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近百人云集江苏常州市横山桥镇,出席第三届横山道教论坛。本次论坛以"道教发展与当代课题"为主题,围绕道教发展如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适应、如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如何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等三个方面展开研讨。论坛  相似文献   

3.
正讨论道教中国化的路径,引导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们必须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挖掘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入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内涵和基本方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化的丰富体系中,存在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之处。近年来,北京市道教协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道教文化的当代诠释,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道教教义教规阐释《道德经》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可道、可变之“道”,有不可言说、恒常之“道”。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们伟大祖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各个宗教都必须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根植于中华大地;道教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道教是由出家全真派道士、散居正一派道士以及信教居士所组成的一个宗教整体。在中国几个宗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更需要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教只有努力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有利于道教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才有利于道教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6.
道教审美文化的历史、特色及将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道教文艺为代表的道教审美文化 ,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一条独特的分支 ,曾经对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道教文学源远流长 ,道教艺术别具特色 ,道教美学思想富于民族特色。进入新世纪 ,怎样研究和引导道教审美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有利于抵制邪教 ,也应提上文化发展的日程。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本土宗教,道教中国化有其特殊的内涵:它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发扬道教因应社会发展进行"自我调适"的优良传统,对道教作出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调适,同时借鉴、吸纳相关优秀文化和经验,使道教得以革新和扩展,让产生于传统社会的道教不仅融入现代中国,更能适应当今世界和人类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教协会并请转中国道教学院:值此中国道教学院成立十五周年之际,谨致以热烈祝贺!十五年来,中国道教学院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热爱祖国,具有一定道教学识,能够联系广大信众的年轻道教教职人员队伍,为中国道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促进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正陈撄宁在主持中国道教协会工作期间,鼓励全国道教徒积极参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展道教学术研究,培养道教后继人才,带领中国道教走出了一条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陈撄宁,原名元善、志祥,道号圆顿子,安徽怀宁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十九代圆字辈传人。1961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他是中国道教界富有传奇色彩、爱国爱教的一位著名人物。  相似文献   

10.
<正>一、“道教中国化”的概念及其内涵考察近年道教界与学界对道教中国化的理解与实践探索,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即对“道教中国化”的认知是逐步深入的,呈现多元化理解的态势,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与界定:一是强调“当代化”,即道教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相结合,使道教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贡献的“道教当代化”理论——宗教政治纬度;二是立足“现代化”,致力于运用现代知识体系推进道教组织管理规范化与形象重塑,引导道教适应现代社会的“道教现代化”理论——宗教现代化维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宗教》2023,(9):16-19
<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做出的重要部署,是宗教不断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遵循。2019年,中国道教协会以坚持中国化方向为道教中心工作,聚焦促进道教健康传承,制定《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9-2023年)》(以下简称《纲要》),阐明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组织保障。中国道教协会以《纲要》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道教素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在古代社会里,它与儒、释合称三教,是中国文化的支柱之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格局大变。及于现代,中国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格局,原来所谓三教的地位也随之大变。那么在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道教的文化地位应当如何看待,道教本身又应当承担起什么样的文化责任,可以有什么样的作为呢?当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意义。对于道教来说,这是一个认识自己的文  相似文献   

13.
道教的“中国化”进程是其当代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化”的进程中,道教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五个认同”,并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为道教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以此为基础,道教的“中国化”进程主要体现在“教义理论体系”“组织模式系统”与“社会服务功能”的“中国化”建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柴琳  李佳嬴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78-79
道教的“中国化”进程是其当代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化”的进程中,道教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五个认同”,并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为道教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以此为基础,道教的“中国化”进程主要体现在“教义理论体系”“组织模式系统”与“社会服务功能”的“中国化”建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道长: 中国道教学院开学典礼,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我代表中国道教学院全体师生,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衷心的感谢。中国道教学院是中国道教史上首次由道教界自办的高等学府。致力培养道教自己的人才。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热烈庆祝中国道教学院开学。我作为一个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虔诚信仰道教的老年道教徒,亲眼看到中国道教学院成立,内心感到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16.
<正>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对道教来说,就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要与时俱进地同我国国情、社会制度、时代要求、主流文化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对接融合,积极融入当代中国社会和主流文化中,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道教需要以学习者、服务者的姿态,和全中国人民一起,去主动了解现代文化思潮,体察现代人的精神诉求和信仰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道教协会,简称中国道协,英文译名:TAOIST ASSOCIATION OF CHINA,英文缩写:TAC。第二条本会是全国道教徒联合的爱国宗教团体和教务组织。第三条本会宗旨:团结、带领全国道教徒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兴办道教事业,弘扬道教教义,维护道教界合法权益;发扬道教优良传统,传扬道教文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宗教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祖国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人民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热潮中,迎来了新的一年。新春伊始,我们道教信徒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崇高理想,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道教》,在这大好形势下创刊了! 万仞不拒抔土,大海不拒百川。《中国道教》将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尽微薄之力。《中国道教》是在创刊于一九六二年的《道协会刊》的基础上改版的。《道协会刊》迄今已编印二十期,主要寄送道教界人士阅览,并送政府有关单位参考,也有一部分赠、售学术研究机关。它对协助政府贯彻宗教政策,开展道教学术研究,以及配合道协各项工作,均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相较外来宗教而言,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自诞生之初就有着中国的社会基础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道教中国化的内涵、历程与意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历史进程的角度研究道教中国化,总结相关经验,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当代道教中国化的方向,更有效地引导当代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而深入推进道教中国化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道教文化之旅》大型系列丛书以100所正式开放的道教宫观为对象,每册介绍一个宫观。向社会人群提供优秀的道教文化"产品",有利于提升道教形象、扩大道教影响。为打造道教文化精品,满足信教群众及道教文化爱好者需求,中国道协研究室以道教宫观为研究对象,推出《中国道教文化发现之旅》大型系列丛书,并在近日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向社会大众提供了一系列优秀的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