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浙江省鼓励并积极支持佛教道教界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开展佛教道教对外文化交流,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浙江佛教道教良好形象。巩固黄金纽带,推动中日韩文化交流浙江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佛教对外交流地  相似文献   

2.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古代中外贸易的线路,也是一条宗教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有不少外国或中国僧人取道海上丝绸之路,其中最著名的有昙摩耶舍、菩提达摩、法显、义净等。同样,在伊斯兰教东传的过程中,海上丝绸之路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当时穆  相似文献   

3.
正古代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商贸之路,同时也是宗教文化的传播之路。历史上,佛教、景教、伊斯兰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国本土的道教也借由丝绸之路向外传播。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义理、历史、教派、建筑等方面业已繁多,但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者甚少,而探讨道教传播路线及其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关系则更为稀少。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5,(6):64-64
5月20日至24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率广东佛教友好交流团一行67人赴斯里兰卡进行友好交流访问。21日,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在科伦坡会见代表团,对代表团表示欢迎。他说,中斯两国佛教交流源远流长,自东晋高僧法显来到斯里兰卡求法开始,中斯佛教界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沿岸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佛教的传播。斯里兰卡支持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希望两国佛教界以此为契机加强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坦荡襟怀,曾包容了世界上兴盛过的各大宗教以及一些民间教派,因此成为一座宗教文化天然的博物馆。一、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传播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佛教、祆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和摩尼教等,通过丝绸之路相继传入中国,使中国宗教进一步多元化。公元前4世纪,佛教在印度兴起,佛教僧侣成为第一批奔赴亚洲各地传播宗教的旅行家。  相似文献   

6.
李楠 《中国宗教》2023,(6):76-77
<正>佛教音乐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丝路僧人将佛教音乐传入中国,逐步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音乐。另一方面,中国佛教音乐也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平台。传承发展好佛教音乐,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音乐交流传播历史,是深化我国音乐史研究的重要手段。而相关宗教音乐的研究则是一个重要切入点。同时,梳理海上丝绸之路上宗教音乐的交流传播历史,对于宗教史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交往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音乐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媒介,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有过广泛的交流传播,  相似文献   

8.
"六祖革命"是佛教中国化的象征,而海上丝绸之路对于"六祖革命"具有重要的双重性的文化地理学之意义。这表现在六祖革命的起源是佛教自海上而来的东传,其流向也以东亚海上传播为主。由此,世界佛教的传播构成了以岭南为中心的文化交融的地理闭环,这一闭环可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以"六祖革命"为起点,佛教沿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所形成的跨文化共同体意识,可以为今天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文化交融与对话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镇,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佛教就已传入福建,千百年来始终禅灯不灭,祖师辈出,法水长流。基于独特的区位与人文优势,福建佛教界历来重视对外交流,弘法足迹不仅遍及东亚、东南亚、南亚,还西渐欧美,远至非洲。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重要通道,见证了各类宗教文化的传播,并沉淀为具有一定地理格局的文化传统。被视为丝绸之路黄金通道的河西走廊,在千余年的历史中既支撑了佛教的东传,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西佛教文化带。这种地域性极强的佛教文化得益于丝路孔道的交通区位优势,奠基于多民族和多政权的彼此激荡,塑成于印度佛教、西域佛教、中原佛教、吐蕃佛教、西夏佛教、回鹘佛教、漠北佛教等各区域佛教的彼此融会,传承于东来西往的高僧和当地信众的世代相守,并以寺院和石窟寺的星罗棋布为主要空间表现形式,成为丝绸之路沿线佛教地理的一种典型样态。  相似文献   

11.
释明生 《中国宗教》2014,(10):36-36
当代,尽管中国佛教界通过对外交流,在凝聚海内外佛教力量、倡导和谐文化理念、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与亚洲佛教信仰国家的海外推广力度相比,中国大陆佛教界的海外传播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勾画了沿线亚非欧国家共荣发展的路径。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信仰之路、绿色之路、和谐之路,民间的文化和宗教交流是丝绸之路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正>"丹道与养生文化研究会"在京成立5月21日,经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批准,"丹道与养生文化研究会"在京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揭牌仪式。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广保被推选为首任会长。"海上丝绸之路与南北传佛教交流座谈会"在曼谷举行5月22日下午,"海上丝绸之路与南北传佛教交流"座谈会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商贸之路,也是绚丽多彩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播之路。作为中斯佛教友好交流的象征,法显不仅是虔诚的求法高僧,而且也是影响深远的文化使者。本文以法显的《佛国记》为切入,从"一带一路"的先行者、"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及"中斯友谊"的开创者等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法显为开启中斯两国千百年来友好交往,推动两国佛教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和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是个海洋大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很早就开始了海上交通和海上贸易,并逐渐在东西方之间形成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宗教交流更加频繁、通畅。早期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都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儒家、佛教、道教也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了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妈祖等中国民间信仰还随着中国移民传至东南亚地区。因此,海上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形势下,弘扬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和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文化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研究、挖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宗教音乐交流,不但具有学术意义,同时对于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各国音乐交流、文化合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雨晴  宏伟 《五台山研究》2014,(2):F0002-F0002
<正>2014年6月6日至9日,由中国宗教学会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宗教与丝绸之路"高层论坛暨2014年中国宗教学会年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与宗教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中华文明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五台山佛教文化的传播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在东汉传入至今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五台山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合、碰撞,成为中国化佛教的一部分,如今更已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7,(3)
<正>一佛教在北魏时期取得了空前的迅速发展;北魏是中国佛教关键的成熟期~([1])。然而,北魏鲜卑——这个崛起于漠北荒原的游牧民族,对于佛教的认识与接受,却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历史过程。佛教在北魏的传播是伴随佛教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而不断进行的,也必然带有少数民族封建政权的特色;沿草原丝绸之路的佛教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魏书·释老志》云:"魏先建国于玄朔,风俗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学界对节点国家斯里兰卡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分析了文化人类学语境与地缘政治语境中国内斯里兰卡佛教研究的情况,前者多从交通史、传播史入手,将斯里兰卡视为南传渊薮;后者着眼于全球性非世俗化趋势加剧的现实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大战略,给予这座传统"宝渚"不一样的现实所指。同时,本文梳理了当下斯里兰卡研究的发展趋势,指出除了向佛教通史发展、对佛教现代性研究增多之外,宗教风险研究是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贸易路线,对我国文化交流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在新时期,我国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在复兴经济合作交流的同时,文化传播也随之再创生机。采用漫画形式以我国丝路文化为基础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能够引发现代表现手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思考,从而提升文化自信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5,(6)
<正>本刊讯5月20日至24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率广东佛教友好交流团一行67人赴斯里兰卡进行友好交流访问。21日,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在科伦坡会见代表团,对代表团表示欢迎。他说,中斯两国佛教交流源远流长,自东晋高僧法显来到斯里兰卡求法开始,中斯佛教界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沿岸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