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萍 《美与时代》2013,(6):72-74
郑州市人民公园是郑州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地理位置优越,园区设计紧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是对郑州市人民公园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它因年久失修,日益暴露出设计缺陷,亟待改进。应综合治理门面,展人民公园雄伟气势;清淤换水,改善水循环系统;加强园林规划设计,保证园林正常运行;提倡以人为本,营造舒适的公园环境。  相似文献   

2.
王棋作品     
正《水韵莲风-公共休闲设施设计》设计说明本方案是位于济南西城某公园的一处公共休闲设施设计,方案借助于自然元素莲叶和水滴的意象表达,重点突出关注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观念。整体方案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对莲叶的原始形态进行抽象化的处理,作为该休闲设施的遮阳蓬;另一部分是以水滴的抽象形态为基本单元,作为休闲设施的公共座椅  相似文献   

3.
城市园林景观中的休闲空间是为使用者提供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场所。探讨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的设计原则、方法及应用,对优化城市园林景观环境、延续城市文脉、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等,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以武汉市城市绿道的休闲空间为例,研究休闲空间的设计思想及方法,以期为市民提供更加绿色生态、更具人文关怀的绿道。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园是大众休闲娱乐放松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设施。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并分析公众参与的有效路径,以提高公众参与的实际水平,促进公园规划设计科学性的提升,为大众提供一个更加理想的休闲放松去处,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社会物质的丰裕,人们对其自身生活环境的舒适性与生活质量的渴望也越来越高,进一步优化"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舒适的效果,拉近人机工程学与人居环境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人机工程学为理论依据,从现代城市公园环境设施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现代公园在环境设施设计尺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人对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对空间基础特征与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出环境设施中更合理的设计方法与尺度,给今后城市公园环境设施设计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便利的同时,也是承载城市特色文化的物质载体。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也是城市性格的基础。把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从现代审美的视角重新演绎民俗文化,不仅可增强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内涵,体现大众审美情趣,也是民俗文化再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海景观带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营造、保护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亲水性设计原则是城市滨海景观的核心和重点,城市滨水景设计观在尊崇亲水性原则下,通过对滨水景观带的道路、驳岸、亲水节点及植物配置的合理设计组合,形成更具有亲水研究性的滨海景观带。但现如今城市滨海景观的亲水性设计在我国尤其是中小型城市中,发展依然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以水而居的习惯,可以追溯到人类自建立村落开始。进入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大多和经济规模、产业发展有巨大的关系。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滨水空间的开发与重建再一次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规划设计一个能够给市民带来优雅休闲的公共空间,一个能够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的城市滨水空间,成为了人们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通过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可以归纳总结出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动态及趋势,为滨水公园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城市中的滨水空间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引领经济发展、丰富了市民休闲娱乐活动的及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袖珍公园是伴随着城市发展而产生的一类特殊的城市公共空间,它被称为大片稠密建筑群中的一片绿洲,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环境,更为城市生活提供了交流,休息的舒适场所。本文以纽约佩利公园为例,通过分析佩利公园设计中的方方面面体现出袖珍公园赋予城市生活的舒适体验。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能源和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全球范围内,能源总量在不断地下降,在能源的消耗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被排放到了大气中,对人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公园的概念被提出。城市生态公园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人们休闲、游览的公共场所,因此,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和建造要符合城市景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寒地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进程较为落后,生态公园的设计和选址等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从寒地城市生态公园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入手,结合寒地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提出了寒地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为寒地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园旨在给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室外活动场地,同时也代表了整座城市的精神文化风貌与生态环境水平,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绿肺”。对城市公园设计的各项原则进行深入探讨,明确了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将人文特色通过景观的表现赋予新的美学价值和实用意义。以西安沣东新城汉溪湖公园的案例设计为例,说明在城市公园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设计、地域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森林景观步道是因地制宜,给予市民公共开放的大自然有氧区域,在城市建设中是一大重点工程。步道的设计需要根据当地地形地貌的环境特点,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对途经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文章对福州"福道"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重点以福道中心区域修建的梅峰山地公园的福道景观为例,从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功能特点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修建步道对城市的发展、提高市民的休闲娱乐、宣传地域文化特色、改造荒废的山林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维持原有自然景观的风貌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园发展类型,它的建设与海绵城市营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通过对海绵城市和生态公园的解析,探索海绵城市中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期望新时期的城市环境建设能够秉着良好的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舒适、安全的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公交站是桂林城中使用最多、分布最广且与人群接触最为密切的公共交通设施。作为公交系统的节点设施,应注意与周围建筑、自然环境的调和,站点与站点间的系统化设计,要因地制宜,选择符合桂林山水文化特色的地方性材料、运用能体现地域文化的视觉元素,根据不同主景区设置具有景区风格延续性的公交站设施。这样才能在为市民及外来游客设计出舒适、快捷、美观、安全的公交站设施的同时,体现桂林山水文化特色,从而打造属于桂林城市的"名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合理的制定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目标的分析和研究,为打造城市绿心,恢复城市滨水区的生态平衡,给市民提供良好的滨水绿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如今,公园景观已然成为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们需要一个环节优美宜人,帮助舒缓精神压力,提供舒适自由的空间场所。因此,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试图分析其景观构思与设计,展现其特色植物配置,为今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发展提供宝贵学习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城市环境中都有着不同风格与形式的小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观念也在不断增强,在不断改善内部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开始渴望得到一个舒适和谐的外部环境。本文从小品设施与景观设计的色彩材料应用以及设计在文化中的体现为出发点,从城市小品设施的色彩应用、材料应用、设计要点等阐述了不同的城市小品在景观设计中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只有合理的优化、用心的设计,将城市小品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小品设施,服务于人,造福与人。城市小品设施作为一种载体早已渗透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它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城市景观环境,而且对于提高该地区的文化品质、人文交流也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适合当代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增强公众环保教育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基于环境教育理念,总结国内外城市公园设计中应用环境教育理念的案例,并以安徽芜湖南陵春谷公园为例,将地域文化、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因素等与公园植物配置设计相结合,达到公众的参与度提升。以生态环境教育理念为目的,为今后城市公园的设计提供理论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王荣伟 《天风》2003,(5):20-21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罗山市民会馆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和社会单位共同创办的集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为一体的社区活动中心。会馆于1996年2月开业,总投资450万元,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设有三大服务系列:敬老院、市民休闲中心和999市民求助热线。开馆以来,服务市民已达几十万人次。会馆把政府和社会的温暖,实在的帮助和关心送到千百个家庭中,传递了“社区联万家、情系你我他”的社会价值观念,已经成为远近闻名、受人喜爱的社区居民活动和交往的标志性设施。  相似文献   

20.
以北方河道为研究对象,总结出了北方河道亲水设计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北方的地域特点,提出了适合于北方河道亲水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期为河道亲水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