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大量不透水界面出现,造成雨水的自然渗透能力下降,水循环系统被破坏。剖析当前城市雨水循环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设计案例,强调景观植物在城市景观雨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城市水循环过程中植物选择的方法,以促进地区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通过对城市建筑色彩的分析研究,再结合城市建筑色彩的作用,对城市建筑色彩进行进一步的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迅速发展,城市雨水系统的研究逐渐从功能性、适用性扩展到其艺术性和文化性方面,城市雨水设施与景观设计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文章通过对城市雨景设施的景观处理手法艺术化、视觉化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模式,深入探讨城市雨景设施景观化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模式,并结合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研究,分别对雨水输送、雨水转接、雨水处理三个阶段提出艺术化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因为地下排水管网不足,许多国家的城市一到雨季,大雨往往会造成内涝。笔者在德国看到下雨时路面基本不存水,更别说发生水淹路面、逼停车辆的状况。不仅不内涝,德国人还把雨水回收利用。尽管德国不缺水,但是非常重视雨水回收利用。家家房檐都能收集雨水德国是发达国家,住房多为独栋建筑。以首都柏林家庭为例,都安装了雨水利用设施。他们在自家庭院地下安装一个与屋顶面积相当的蓄水器或储水罐。雨水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我国城市化建设已经普遍形成了城市群,但城市早期市政建设与建筑设计方面存在弊端,导致各地城市建筑形象大体一致。基于此,文章以城市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建设城市形象的意义,探究公共环境标识设计的类别,并结合城市发展现状阐述公共环境标识设计在城市形象建设中体现的作用,以期提高城市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6.
伴随城市化进程和艺术发展对"边界"的突破,艺术与城市的结合越来越密切,两者的关系在西方极简主义与公共艺术发展的脉络中有清晰的体现。艺术与城市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城市人口结构及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艺术,另一方面艺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起着引导、教育、提升文化品质的作用。针对不同艺术场域的艺术研究对艺术现象及城市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发展和建设中一些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城市生态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加深,以绿色理念为核心的城市建筑成为当今城市建筑发展的一个趋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道路。通过对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内涵、关系的分析,以及两者发展措施的探讨,使人们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对于当前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建筑空间当中,视觉传达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建筑空间设计质量。但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建筑空间中视觉传达设计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缺乏协调性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艺术设计效果。基于此,文章首先概述了视觉传达设计,其次分析了城市建筑空间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和现状,再次探讨了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优化设计策略,最后分析了城市建筑空间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人工湿地在我国城市变迁中承担着环境与生态维护的重要角色,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民对城市功能要求的提高,原有建成并长期使用的城市人工湿地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研究基于此背景以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核心区域的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工湿地的创新改造方法,提出了结合海绵城市的雨水设施拓展其可持续发展的新功能,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造方案和构想,为我国人工湿地未来的研究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古至今,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立足点,一直起到记录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媒介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建筑形式一味地模仿西方,造就了千城一面的情况,随之建筑所承载的传统民族文化也不断地被边缘化甚至消失。因此,在国际多元文化发展影响下,对年幼儿童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至关重要。幼儿园作为年幼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环境,其建筑环境文化氛围的塑造也将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认知。另外,幼儿园建筑作为城市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类建筑,理应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所以,结合相应的国内外案例对目前大多数幼教建筑环境设计进行分析,并以此探讨创建具有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幼教建筑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艺术设计元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演变成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因素。如果当前城市拥有较好的面貌,对提高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诉求差异,要在各类设计领域中应用原生态元素,就必须深入分析原生态艺术从设计的不同侧重点实现运用传播,进而促进城市建筑新的视觉空间形成,改善人们当前的生活方式,形成全新的审美价值,使其在城市化建设中创造更多值得崇尚的环境艺术。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看到的城市中普遍的硬质化地面使得降雨快速流过城市,往往还没有向地下渗透,已经进入了排水管道,因而出现了现在城市中常见到的地面下沉、塌陷,海水入侵等问题,影响了城市整体的水循环系统。现通过对中国古代以及国外雨水收集系统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和分析,认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利用雨水收集,综合解决城市水资源流失浪费严重的问题,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类型不断拓展,地标建筑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对城市网红地标建筑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信息化时代城市地标建筑设计的要素与不足之处,以解决城市地标建筑设计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规划展览馆,作为一种展示城市建设成就与规划发展方向的新型博览建筑,在我国快速化的城市化进程中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代规划展览馆的设计,已成为了一个关乎城市和谐发展的复杂课题。一方面,规划展览馆以城市规划为主要展示内容,是保障规划公示问计于民、集思广益的空间载体,社会各界对其设计质量都有着较高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规划展览馆与城市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联系,设计也需要结合不同城市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实际,展现城市的独有魅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相应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飞速发展,立足城市功能和城市发展需求的城市建筑综合体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城市建筑综合体逐渐形成城市CBD或城市副中心,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城市建筑综合体空间、功能以及交通设计问题关系到其作用的发挥。文章将结合万达广场的建设,深入探究这一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更好地解决城市道路建设问题,如何提高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成为城市化进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能够有效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道路绿化过程中雨水、洪水的综合治理能力,为此,文章基于海绵城市理论,探索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物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智慧和劳动汗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文物建筑赖以生存的经济结构基础被严重削弱,当代城市建设的迅猛扩张同古文物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交织叠加,文物建筑的处境每况愈下。然而,文物建筑是建筑文化民族性和传统性的生动体现,有自身存在的特殊价值。从这个层面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对文物建筑加以系统保护和有规划的修缮,在紧密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和实际中找准文物建筑保护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格局发生重要变化,出现了大量工业废旧建筑和用地,对于这些废弃建筑的重新开发和再利用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和景观改造的重要焦点。城市工业废旧建筑承载着城市发展的痕迹和历史价值,在现代倡导城市文化的大环境下对于城市废旧建筑的景观革新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环境建设形象的重要举措。对城市建设中工业废旧建筑景观更新改造设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城市工业废旧建筑的景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的方法,并创造性地提出城市工业废旧建筑的景观更新与改造策略,有效地实现现代城市对于废弃建筑的利用和可持续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相关定义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优化改造再利用效果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以此重现旧工业建筑的价值,促进城市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是一个工业化的社会,整个社会在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提速。政府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也引来建筑业高速发展。各种现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基础设施的改善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是不能忽视城市化进程中失去的一些历史建筑,如一些亭台、古塔、老街道等,这些老建筑也许在实际使用功能上落后于当代社会,但是它们见证了某段时期内当地的历史,是完整的历史文脉的载体。现如今社会已认识到古建筑的重要性,开始注重保护,发掘其历史内涵,使其与现代城市建设和谐共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