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们在参观完某个展览后,通常会对展览有一个模糊的感受,作品内容、展览规模、观展时长、审美愉悦、场馆设施、工作人员状态甚至观展同伴等因素都会被考虑在内。总的来说,一次愉快的观展经历对于每一位参观者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如何能为参观者提供更为优良的观展体验,是摆在美术馆从业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此文中将观展体验概括为叙事(展览场馆设计与展览作品陈列)、行走(展览动线路径)、感知(展览现场管理与  相似文献   

2.
刘添 《美与时代》2014,(4):106-106
美术馆也称为艺术博物馆,是专门负责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文化机构。它基本的职能是展示视觉艺术作品,如摄影、雕塑、插画、装置艺术、工艺美术等。其展示的目的是服务公众,丰富广大民众生活,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与求知理想。但是,在当代社会,美术馆也面临了很艰巨的问题,即美术馆的展示手段与欣赏群体存在着相应的缺位,作为这样一个公众的展示平台,如何让公众与展览缩短认知距离,如何让更多的公众走入美术馆,这就需要美术馆在职能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3.
从国家对公立美术馆的发展措施入手,分析公立美术馆面临的发展契机和隐患,提出当下公立美术馆应在软硬件标准、展览、收藏、公共教育上抓住契机,以促进公立美术馆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术馆定位决定其各项职能部门的工作方向。展览作为美术馆最核心也是服务社会最直接的职能,其策划也应紧随美术馆定位来确定。太原美术馆作为山西省会城市美术馆,立足地区美术馆定位,以挖掘和弘扬山西本土文化,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品牌为发展方向。以太原美术馆筹建的力群版画艺术馆为例,从探索版画艺术亮点,确定力群版画艺术馆品牌,深挖艺术馆主题文化内涵,到配合相关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几个阶段,还原力群版画艺术馆的筹备、立项、实施等过程,提供地区美术馆主题性叙事展览策划个案,并希望以此推动城市美术馆建设,增强城市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的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的建筑设计及其理念,探析展览建筑空间、观众角色、展览作品之间的关联性。通过结合矶崎新成长与学习的经历,以及对建筑的构建、空间形态等方面的梳理,进而剖析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的空间表达,借此学习其建筑理念和对空间的理解。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是矶崎新打破固有思想,从空间入手设计建筑之路的开端。在今天,人、建筑、展览作品之间越来越具有一种强烈的关联性,我们应从整体意识出发去审视如今的展览建筑设计在空间感知、体验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大学美术馆、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与大学博物馆不同,大学美术馆与教学联系更紧密,大学美术馆是以美术院系为依托,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主要承接毕业展、教学成果展、教师作品展、学术交流展以及社会展览等,向学生和社会公众开放,具备文化交流、收藏展览、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服务社会等重要基本功能外,还要具备面向教学的重要功能,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是大学美术馆进步和努力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美术馆(Art Museum)也被称作艺术博物馆或美术博物馆,它是博物馆诸多形态中的一种重要类型。美术馆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皇室、教会、贵族陈列藏品的古玩珍品室。当时的古玩珍品室,将珍稀的石头、植物与艺术品混杂在一起,没有自然造化之物与人所创造的艺术作品之间的严格区分。它只是皇室贵族陈列珍宝的私人库房,是他们炫耀权利和财富的一种方式。出于身份地位的优越感以及对藏品安全的忧虑,对于面向公众开放始终讳莫如深。  相似文献   

8.
美术馆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是教育,而美术馆的建筑及空间结构也是美术教育的内容。在1964年,科林·罗与罗伯特·斯拉茨基提出透明性理论,其中空间透明性更具有的特征是物理透明和现象透明,即物理穿透和多种空间位置能够相互融合且空间具有变化性。文章将空间透明性与美术馆教育相结合,在近现代建筑里体现空间融合与多变的特性以达到对我国美术馆教育的启示。文章主要探究了美术馆中空间透明现象的运用,对比国内外美术馆运用空间透明性对展览布局和对学习者个性化教育的影响,以及多种空间融合对学习行为的影响有哪些重要的意义。美术馆应该融合多种空间功能,创造出具有整体视觉艺术展览形式,增加学习者与建筑空间的互动,学习者在观展的同时应该充分探究美术馆的各种资源并加以运用,从而使美术馆教育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当代美术馆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美术馆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越来越引起艺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央美院美术馆、南艺美术馆、中国美院美术馆、广州美院美术馆等都已成为各自城市的文化艺术地标。大学美术馆不再只属于学院,而是全民参与,愈发开放。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为例,从展览、教育、学术、收藏、社会效应的角度,分析大学美术馆职能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民间美术是一座遗存丰富的文化宝库,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高校美术馆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主要场所之一,近年来也在不断开展以民间美术为主题的展览活动。但是高校美术馆的整体观展规模和展出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了进一步传播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与精神内核,应该在展览前的创新宣传中以情近人,展览中以情感人、展览后以情育人,加深观众对民间美术的理解,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理念创新是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关键和灵魂,也决定着陈列展览的效果。要全方位地理解理念创新的内涵,在创新过程中,坚持必须彰显人性化,树立精品意识,突出区域、民族特色,倡导绿色设计理念,并着力在观念、战略、形式、服务及营销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不断推出高质量的陈列设计,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2.
艺术品是观众与文化之间得以交流的中间媒介,而展览则是承载这种媒介的场域特征。任何一次艺术展览都不是随意的、无目的陈列,而力求一种通过展览现场传达出来的视觉上、思想上的一个启发或者感悟。这种具有独具智慧的对于作品的策划常常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  相似文献   

13.
齐征 《美与时代》2023,(5):112-114
在美术馆事业蓬勃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激增的艺术展览需求彰显着“策展人时代”已经来临,但与之对比后发现,我国美术馆策展仍然存在专业化人员数量及水平不足、策展体制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对美术馆专业化建设与发展形成严重阻碍,有必要在明确策展文化地位及定位、策展人对当代美术馆价值后,结合多个方面分析讨论如何有效推动实现当代美术馆策展人培养与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10年3月,一场名为大小的确重要的当代艺术展在纽约艺术馆隆重举行。本次展览由纽约艺术团体Flag Art基金会举办,旨在为非洲儿童募集教育资金。展览利用室内外空间陈列出多种类型的作品,如雕塑、摄影和  相似文献   

15.
美术馆是人们和艺术文化沟通的重要场所,作为社会文化的教育机构,它对我国国民艺术文化素养有着重要作用,被专家学者称之为美术教育的灵魂。湖北美术馆通过作品展览,举办讲座以及开设儿童艺术教育板块等活动,发挥了美术教育的功能。其举办的"再偶像中的原形·岳敏君"展览在提高学生洞察力、培养好奇心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馆教育资源,使学校美术教育与美术馆教育相辅相成,发挥学生主体性,改变单一性的授课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艺术展览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当代艺术档案的编辑和制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多年来,收藏、研究和展览当代艺术作品的美术馆、画廊都意识到,艺术档案是艺术研究和展览的灵魂,但是大多数机构还将艺术档案的编撰停留在收集原始资料的阶段。经过对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当代艺术档案的考察分析,认为当代艺术档案整理编辑的逻辑,应该是标准化开源的分类研究方法在艺术研究和艺术策展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自2002年起由中国首都博物馆、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和韩国首尔历史博物馆共同发起举办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到2007年沈阳故宫博物院加入后,三国四馆举办学术研讨会的模式延续了十余年,是国际博物馆馆际合作的典范。2018年,第十七界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在北京举办,其中"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展是中日韩研讨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文章从展览风格、展品的陈列、展陈设计等角度分析本次展览对于中外合作展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佛教文化》2009,(5):127-128
本刊讯 2009年10月至11月,南通市中心美术馆推出“中国当代禅意书画作品展”。当代著名法师仁德、本焕、一诚、慧禅、妙虚、文定与当代知名画家刘知白、衲子、田黎明、朱新建、邢庆仁、刘峰等皆有作品参展。展览分两地举办,2009年10月16日-11月3日在江苏省南通市中心美术馆举办;  相似文献   

19.
石头兄弟     
博物馆的地面上铺着漂亮的大理石地砖。展览大厅的中央陈列着一尊高大的大理石雕像。世界各地的人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争相一睹这精美绝伦的雕塑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我也是个贪心的俗人,但我有个欣赏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小小秘诀,那就是,每次要观赏一个展览时,我就会深呼吸一口气,对自己说:好好欣赏哦,看过的都是你的。我并没有搜集任何古董、珍玩的习惯,但我热衷于欣赏每一种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