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旧村落亟待改造,以促进乡村与城市繁荣共生。公共艺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包含多种艺术形式。文章通过国内外两个案例,阐述了公共艺术在乡村改造中具有美化环境、文化导向、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大众生活的作用,探索了公共艺术在乡村改造中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回顾城市形象的塑造之路,公共艺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现代城市生存环境质量的提升方面,公共艺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立足于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剪纸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符号,更是现代艺术可以借鉴传承的不竭源泉。公共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更需要学会怎样挖掘剪纸艺术的深刻内涵,并以此发展公共艺术的新形式、新语言,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传承和发扬,并应用到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当中。文章就现实的一些案例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中剪纸艺术形式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创新与融合。从现代我国公共艺术发展概况出发,综合剪纸艺术特点和剪纸艺术结合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案例,总结了我国剪纸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上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物质环境满足了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求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创作形式及其表现手法的多元化与其自身语言的多样性是现代壁画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正是由于壁画的多样的创造性语言,决定了壁画家不再孤立地把壁画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来,城市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仅成为了展示中国的公共艺术现状的途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城市文化的宣传窗口。而在公共艺术当中,城市公共雕塑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点缀城市生活环境,美化公共空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视野,对他们进行了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城市公共雕塑的艺术形式近几年也变得愈发多样,其不再是简单的以写实为主要目的,而是从作品本身出发,  相似文献   

6.
万炜 《美与时代》2013,(11):112-113
公共艺术在当代已逐渐渗透到公众的生活中。公共艺术的产生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艺术家在创作中需要表达自己的观念,观念在形式之前;然而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基本特征,公共艺术作品需要有普遍的公共精神,需要有公众的接受与参与。因此,观念与形式的问题是公共艺术创作中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这个有形的世界里,不管是城市景观还是置于其间的艺术形式,都不能忽视构成了公共领域本质及内核的无形的社会文化形态。目前,国内公共艺术家开始逐步关注艺术创作与公众文化的相互关系,显现了艺术的当代性和公共性。艺术迈向公共领域,对公众生活的整体关照,使其公共精神成为了建构城市文明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环境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是随着现代城市化的进程而出现的,除了一般艺术的特征之外,它还具有公共性和参与性。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因其特点而在环境教育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要实现这一功能,则需要切实地将艺术形式与环境价值结合起来。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公共艺术的环境意识尚未得到重视,应当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大力发挥城市公共艺术在环境教育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共艺术(从1949年起)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集合,在社会主义体制下以各类形式广泛存在于社会环境中。公共艺术会间接改变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的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简要梳理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脉络,研究当下中国公共艺术的现状,结合实例分析,促进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登封杨家门禅心居的公共空间的分析,用公共艺术的不同形式介入乡村空间,为艺术乡村实践提供新的可能性。进行此次公共艺术活动,不仅考虑到禅心居的环境现状,更重要的是关注禅心居的特定人文环境来进行设计,以期提升禅心居公共空间的实用性、美观性及独特的在地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一、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概述公共艺术是一个外来语,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中,为公众服务,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精神。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有多种定义性的说法,归纳起来有两类:从狭义上讲,公共艺术是指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装置、壁画景墙、装饰小品、造型植物、标识标牌等艺术形式。广义的公共艺术则包括了由公众兴办或参与的公开的表演艺术和其他面向大众的艺术活动。无论哪种定义,公共艺术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12.
公共艺术自其诞生之初就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公共艺术是一种以人为本,利用城市内的公共空间,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造型以及空间的重新设计来表达的,面向所有市民公众的文化艺术。因此,公共艺术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公共艺术的概念虽是在现代的产物但自古至今公共艺术在社会上一直发挥着作用。随着社会城市的发展,公共艺术也越来越多地在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开始适用,改善着城市的审美面貌,调节着高墙之下的封闭人际关系,搭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桥梁,在社会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人类最古老艺术形式之一的壁画,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不断演变发展成为多样的表现形式。从古老的阿尔塔米拉、拉斯科洞窟壁画艺术到永乐宫、法海寺壁画,再到近现代首都机场、北京地铁壁画,壁画艺术承载历史,穿越古今,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表现形式及新奇的工艺材质融入人们的生活。壁画艺术美化了公共环境,在公共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乡村艺术化"逐步走进我们的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关注公共艺术中的雕塑,并讨论公共空间、公共领域、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中的角色、观众在公共艺术中的角色等与公共艺术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公共空间和公共领域构成了我们理解公共艺术的基本框架,但是随着电子空间的出现和民主社会的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公共雕塑的实践和观念。相应地,艺术家和观众在公共雕塑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一个日趋多元化的社会里,当代公共雕塑的诸多发展,要求我们重新思考雕塑的定义并调整我们的公共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15.
以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先阐述了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具体表现形式,之后介绍了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最后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从研究结果可知,在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城市人文特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并根据城市景观规划的具体要求,合理设计艺术景观,保证艺术景观能够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发挥预期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与雕塑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发展至今其自身的固有特征仍很明显并继续朝着多方向发展。而作为新鲜事物的公共艺术其中也包含着建筑与雕塑以及其他多种艺术形式,建筑与雕塑必须包含更多的含义,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才是公共艺术出现的原因及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的冲击,我国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发展成为当下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共艺术的产生是以西方艺术发展史的渐进和社会变革为背景一种艺术门类,是产生于当代社会背景和艺术发展的土壤之中,具有当代性。而我国准确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才发展了不过30多年时间,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出现很多盲目和滞后的现象。一、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时间较短,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从  相似文献   

18.
传统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结晶,它具有广泛的主题、深刻的内涵、丰富多变的形式和悠久的历史,是艺术史上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元素,并灵活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对其进行适当改进,将其应用于公共空间设计,使其在保证传统文化吸引力的同时更具有现代艺术气息是当代室内设计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巴楚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分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长江流域文明的进化融合,是武汉地区城市文化的根基。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艺术这种现代文化形态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取得长足发展。以公共艺术为切入点,探讨了巴楚文化遗产以公共艺术的方式方法传承的可行性,以期推动公共艺术的地域化和巴楚文化的个性展示。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重要的当代文化形态,公共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给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城市思想的呈现带来了新的思路。但就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来看,其仍然存在轻实质、重表面等现象,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成为新时期公共艺术建设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