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剖析在不同的美学基础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风景油画创作中各自不同的审美取向。油画风景画最早出现在西方,而中国的山水画是经过隋唐时期的演变逐渐成熟并在宋元时期达到了鼎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历史积淀导致了二者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中国油画风景画的未来发展,必然会形成有别于西方的独有面貌。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是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两种建筑类型。虽然这两种建筑类型相距甚远,但在建造技术、构造方式上却有着相似之处。以比较的方法分析梳理两种建筑的社会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生产力技术条件,以及两类建筑空间的形式与功能、结构与技术等方面的共同点与区别,从两类建筑空间形成的内外部因素比较本质差异,进而发现当代中国建筑存在的问题,为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吸收西方外来建筑文化提供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分别是中西方艺术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因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各自对"似""空间""物我"的艺术诉求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文章采用比较法结合具体作品对中西方传统审美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以发现和认识其内在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建筑和拜占庭建筑艺术中,基柱是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基柱通常包括三个:柱头、柱身和柱础。文章旨在探讨两种不同建筑文化中的柱语言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实际上诉说了中国与西方在建筑理念、社会文化背景上的不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建筑技术、不同的文化理念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柱式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没有丝绸之路的开拓和发展的情况之下,东方与西方的交流局限且狭隘。他们各自的文化文明、自然环境和地域环境创造出完全不同的建筑,而不同建筑背后的原因也可以称作是建筑文化的不同。而这种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在数字媒体之下有多方面的解读。扁平化的方式是现如今以简单的几何形体结合表达出物体特征的一种诠释,这符合当今高效率的社会趋势。而我们的目的就是让青少年群体能够以最简单的图案来了解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不同,扁平化的诠释能让我们的研究以一个大众都能理解的方式来当作趣味了解。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人类民族文化的结晶,某一时期倾力而建的建筑必然映射当时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水平。因而,若是要了解一座建筑,就需要探析构成建筑的内在本质——文化取向。文章试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在"人本"与"神本"不同的背景下,比较中西传统建筑,解析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内在精髓。  相似文献   

7.
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儒家伦理与西方基督教伦理作为两种不同的伦理文化类型,其本质差异典型地彰显着伦理的世俗性和神圣性的一体两面,体现了中西伦理思想的各自特色。从学理上对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进行比较研究,既是厘清两者所代表的中西伦理文化特征的需要,也能为当今中国的道德建设带来启示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都深深地影响了各自的绘画艺术的形式与发展,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必然产生完全不同的绘画艺术形式。文章尝试从中西绘画艺术形式的差异中寻找产生差异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其宗教艺术由此形成各自的地域性特点。中国汉传佛教观音造像与西方圣母像是中西方宗教文化中女神的代表,她们都被寄予了解救和渡化众生的梦想与期望,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宗教艺术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凝聚着中西方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力量。以中国汉传佛教观音造像与西方圣母像为例,从中西文化的视角,通过分析比较两者造型特征的不同之处,可以探究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经济、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各自背景下不同的文化模式,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造就着中西方艺术独特的审美心理。中西方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心理差异是中西方艺术活动乃至呈现的艺术作品风格各异的原因之一,中西方绘画形态就居于中西审美心理的差异性,呈现出各自的特征。中国绘画形态表现为"心物交融"与"模仿自然"的美学原则;中国以"气韵生动"为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西方则是追求"生动完美";中国更在绘画形态中着力体现含蓄的美感,西方则是力求突显奔放的张力。  相似文献   

11.
人格结构的中西方差异与中国人的人格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人格结构的比较和分析揭示文化与人格结构的关系,并探寻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文化意义。根据词汇学假设进行的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结构的形成是建立在对行为归类的基础之上的,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差异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中西方对行为归类的差别。中国文化比较强调整体性、联系性以及评价性是造成中国人与西方人行为归类差异的原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西方文化中对人性看法的差异。中国人人格量表有着比较理想的预测效度,而且与西方大五人格量表相比更高的预测效度,这些均表明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合理性。文中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观念的影响,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文章从哲学观与绘画空间表现特点将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力图发现中西方艺术创造的规律,为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艺术创作的创新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文化--社会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采用事件相关电位的方法来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具有进化和社会文化代表性的正性刺激—奖赏刺激的脑电反应特征是否具有差异。本研究采用the Door Task实验范式考察了26名中国人和24名高加索白人对不同反馈反应的脑电特征跨文化差异。结果显示,负性反馈条件下诱发的FRN平均波幅比正性反馈条件诱发的平均脑电波幅更负,这种正负反馈的波幅差异只在中国被试中有体现。在P3成分上,在正性反馈条件下,中国被试诱发的脑电波幅大于西方被试,负性反馈条件下,两组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西方被试,中国被试对奖赏反馈刺激可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说明中西方文化下的个体对正负性反馈刺激的加工的脑电反应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图形是文化思想的一种视觉表现形式。传统图形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们因地域和种族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如果以中国的阴阳太极与西方的十字架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就能发现:阴阳太极图是一种旋转对称的和谐的示意图形;十字架图形是一种绝对对称的冲突的示形图形。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中西方在文化思维及设计理念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从文化的视角探讨现代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15.
对诗与画的关系,西方与中国有各自的看法,西方主要以莱辛为代表,强调诗与画的差异;中国以苏轼为代表,继承了中国一贯的诗画融合观,提出诗画一律说。不同的诗画观背后是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各自诗画观的指引下,诗与画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服装作为时尚,它与当下流行有关;作为文化,它与传统积淀有关.中国服装设计师内心的困惑是基于这样一种矛盾,既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又要符合现代审美时尚.研究东西方服装设计师在各自作品中理解运用中国元素的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17.
超越后现代性:神圣文化和世俗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可能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文化传统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传统,而是不同民族和时代传统的集合。比如,它包括拉丁民族、盎格鲁一萨克逊民族和北欧日耳曼民族的传统,也包括希腊文化、中世纪基督教、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些划时代的传统。我之所以首先强调西方文化传统的复合性,乃是有感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整体主义倾向而发的。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是两个整体,两者的同异可用一个或几个本质特征来概括。实际上,属于“西方文化”范畴的大大小小传统之间的差异或许比中西文化的整体差异还要大。在这种情况下,整体主义、本质主义的比较方式难免要…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由于在思维方式、视觉感受、艺术观念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中西传统建筑艺术审美特性的不同。具体来说,中西方由于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了在建筑审美趣味方面注重群体组合与单体塑造方面的差异,从而给审美主体在建筑审美感受方面造成优美感与崇高感的不同,也进一步形成了审美主体在建筑审美理想方面追求建筑形态与建筑意境的相异。归根到底,这些不同都是根源于中西方文化理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现代主义设计在风靡全球的同时,削弱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差异。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使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需植根民族传统文化。江南文化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此为研究背景,追溯江南地区的地理、经济和文化历史,调研江南地区的传统历史街区,研究其对当代建筑审美与功能的影响,对当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严复是近代启蒙思想家之代表,他所关注的是思想启蒙。从思想启蒙的需要出发,他很重视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不是为了给中西文化会通寻找途径,而是为了给学西方提示正确的文化选择取向,因而他不但藉中西文化之比较以揭示西方文化超胜中国文化之所在,而且尤其注意揭示西方文化何以会超胜中国文化。结果他发现,西方文化所以超胜中国文化,就因为西方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严复集》第23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的价值模式。有了这个认识,他势必要强调学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