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承受幸福     
1996年10月8日,82岁高龄的威廉·维克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此之前的60年里,威廉·维克里一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埋头研究经济学,其研究成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得不到公众的承认。如今能够获得诺贝尔大奖,对他来说,应该算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了。然而不幸的是,在他获奖的三天之后,他与世长辞了。据称,维克里是由于过分激动导致心脏病突发而死亡。一般来说,人们都认为痛苦是最难以承受的。其实,有时候幸福也会和痛苦一样能够轻而易举地击败一个人。幸福之所以能够摧垮一个人,是因为人们把幸福看得过重,或者幸福来得突然,让人毫无思想准备。固然,追求成功和幸福是人们普遍的良好的愿望。但是追求的过程就是奋斗、摸索和等待的过程,追求的本身也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潘老一直是我平生最崇敬的前辈,最敬佩的师长。从民主革命到现在,几十年来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在心理学这块园地里默默耕耘,不断为探索科学真理,追求光明进步,为建立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心理科学而辛勤劳动,即使在“四人帮”砸烂心理学的极困难时期,他仍然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在这块园地上辛勤操劳,他的这种不畏强暴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的探索精神,常常使我在厄运中振作,在困难中获得力量,得以坚持心  相似文献   

3.
他本来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县里的重点高中收录,高中的三年里,他一直是被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他的作文一直是全班最出色的,多次作为范文上了学校的墙报,同学们都称他为才子。按照他当时的成绩,考上一所一流  相似文献   

4.
复仇     
几年过去了。在这几年当中,尔沃德的爹一直过着沉默孤寂的生活。他在村子里总是躲着人们,人们也躲着他,他像徘徊无依地游魂一样,一声不响地从人们面前走过。他白天下地劳动,晚上回家,黎明就走出家门,再到田地里去。几年的时间就是这样沉重而冷酷地过去了。这是遭到人们唾叶甚至遭到在高加索雪山上一同扛过  相似文献   

5.
正1950年,理查德·瑞尔斯出生在美国俄勒冈州的一个保守的基督教社区。10岁时,他在海滩上看到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小女孩儿,从此对这个东方国度的好奇一直挥之不去。22岁时,他留给父亲"我要去学汉语"这句话之后,最终如愿以偿辗转到了中国。接下来的22年里,他一直在中国  相似文献   

6.
正汪景祺是清朝人,他是一个大才子,少年时即有才名,但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豪迈不羁,谓悠悠斯世,无一可为友者。"虽然他才高八斗,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很不顺利,一直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才考中举人。虽然中了举人,但他并没有飞黄腾达,只是在京城里当了个小官儿。汪景祺是有远大政治抱负的  相似文献   

7.
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研究信息经济学的英国剑桥大学詹姆斯·莫里斯教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威廉·维克里教授;之后,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又授予了阿克洛夫、斯宾塞和斯蒂格利茨,以表彰他们对西方信息经济学研究作出的贡献。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罗伯特·奥曼和托马斯·谢林,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领域作出的贡献。同时,传统学科也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领域问鼎诺贝尔奖,比如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约翰·霍尔、特奥多尔·亨施和罗伊·格劳伯,他们的成就是:区分烛光与激光的发现使未来的手机信号更清楚。与信息领域相关的光学、…  相似文献   

8.
君冈 《佛教文化》1994,(4):14-14
封二发表的赵朴老手书“司马光解禅偈”是他在医院里养病时写的。 这一次他自四月十六日入院至今已是两个多月了。虽然医生一直嘱咐他好好静养,实际上在医院里仍是忙个不停。不仅常要请假出院参加一些必要的活动,每天还要批阅种种文件,为各地通过种种关系求他题词的写字!  相似文献   

9.
访龚品梅     
今天上午,在上海天主教主教府会客室里,记者访问了龚品梅。龚品梅由沈保智神父搀扶来到会客室。摄影记者把两张照片送给他。这是昨天获得假释后,在法院休息室里龚品梅与沈保智神父和他的弟弟龚胜梅在一起欢叙的照片。龚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舅舅宗怀德主教离开我们十年了。十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他。舅舅的敬主爱人、为人师表、质朴节俭、谦逊和蔼的表样时常索绕在我们的脑海里。尤其他在生活中的细节养成,点点滴滴,一直影响并不断激励着我们热心事主、好好做人。  相似文献   

11.
赵云终于圆了大学梦。在金秋季节里,跨进了外地某重点大学的大门。入校后,迎接他的是紧张的军训生活。不久后的一天晚上,他突然气喘气急,被同学们赶紧送到了医院,医生说他是哮喘发作。病情缓解后,医生在与他聊天时得知:他3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他可谓是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读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文章中,他讲了朋友的一个故事。他的朋友因出言不逊而遭了人生的挫折,生活中样样待遇都不能与人平等,于是他便盼望能以他的长跑来获得人生的真正解放。第一年他在春节环城赛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见了前十名的照片挂在了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0月25日,第六届李四光优秀学生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这几乎是我国地质学界学子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层古生物专业2013级博士生邢立达在获得该奖项的4名博士生之中排名第一。邢立达,1982年出生于广东潮州。同许多孩子一样,他自幼喜欢恐龙,看过不少《恐龙特急克塞号》《恐龙的故事》之类的书籍。这个兴趣一直跟随着他。上高中时,他自学计算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恐龙网站——"恐  相似文献   

14.
李晓 《思维与智慧》2014,(10):42-43
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里,陆焉识,一个沉睡已久的旧式知识分子形象,被他从坟墓里拉出来,活脱脱地返回到人世间来。 从影20多年来,他早已经达到了事业上的顶峰。曾经,他出演了《围城》里的方鸿渐,一夜名满天下。也有年少轻狂的岁月,但很快就过去了,他突然发现,在那个躁动的名利圈子,很多东西都是浮夸的,他就一直琢磨,怎样做一个正常的人。此后,他就给自己划定了一个目标: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做一个人。很倔强的,做一个人。这种人,就是简朴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15.
《新闻晨报》曾登载过一篇题为《害怕社会竞争“寄居”家中14年》的文章,讲述了家住上海市虹口区的32岁的陈先生,在高考落榜后的14年里,虽然有过大大小小十几次机会,可是每次去工作的第二天,他就以工作太累或薪水太低为由逃回家中。14年来,陈先生一直是靠父母的工资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他坦陈:他害怕复杂的社会关系,更害怕激烈的社会竞争。  相似文献   

16.
正1987年出生的计云是北京人,小时候特别喜欢昆虫。每到周末,妈妈带着他几乎把北京城里的书店转遍,能找到的昆虫科普书都给他买来。大学毕业后,他把爱好发展成职业,调查研究野生动物、撰写科普文章、拍摄纪录片,并出版了专著,获得行业内一致好评。就在计云以为自己会一直痴迷于昆虫世界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的事业轨迹发生了反转。  相似文献   

17.
真理与后果——怎样理解J.德里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在一个打算用来标志美国结构主义时代到来的会议上,J.德里达声称这已经太迟了,因为结构主义事实上已经新潮衰落,从而使听众大为震惊,此后他一直成为激烈争论的焦点。在以后的这些年里,德里达由于其自身的努力而成为知名人士,他的讲演吸引了大量的听众,他的著作至少有13部被译成英语,其中包括一些新近译出、但并非新近写出的著作,评论他的书籍也是随处可见。许多德里达式的词汇,如“书写语言学”、“逻各斯中心  相似文献   

18.
预言命运     
许多人的失败往往并不是败于自己的对手,而恰恰是败给自己,败给自己的意志,败给自己的耐力!就像一个农夫在与别人一样的田地里播种,却因不愿下力气管理田地而不能获得与他人一样的收成一样。一个人的成功,也并不仅仅取决于一个人的天资,关键的还是他的灵魂深处那台能把这天资熔炼成人生辉煌的熔炉,是不是终生都在燃烧着熊熊的烈火……  高中毕业后的一个月夜里,我有幸听到过我同班的两个对手的谈话,从而使我在以后的岁月里倍加关注着两人的命运。  张云鹤在高中的三年里一直都保持着我们所在年级的前三名,而汪枫自上高一的第…  相似文献   

19.
王学富 《天风》2022,(1):51-52
<正>教牧辅导者会从故事里发现奇妙的力量,并且在辅导中充分地使用它。人类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好的故事塑造好的人生,甚至一个好的故事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耶稣是一个伟大的叙事者,他讲述故事,阐释故事,并且把他的生命活成了一个伟大的故事,而他的故事也一直在影响无数的人。我们在圣经里读到,耶稣在传道的时候,用寓言故事讲释天国的道理,用寓言故事医治心灵有疾苦的人,用寓言故事给人带来希望,提升他们的信心与自尊。像耶稣一样,丁光训主教也讲述寓言故事,其中的一个寓言,就像一颗种子播种在我内心里,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让我从中体会出无穷的深意。  相似文献   

20.
翻翻日记本,竟然没有他的影子了。我想,我现在可以平静地回望我对他的感情了。在这里还依旧叫他“文西”吧,跟以前在日记里写到的一样。确实是平淡了,虽然不可能彻底地遗忘——现在,如果不见到他,没有人跟我提起他,也没有什么情境足以引发我回到那种过去的感觉,我几乎是完全地忘记了他的存在。也许,我永远都无法忘却的是我的爱情。虽然他一直都没有对我给的爱情做主动的明确表态,但这份爱情的真心以及变迁的不经意,无论是他的令我骚动和温暖的暗示,还是他一直不主动的冷淡态度,都让我切心记住了这段岁月,我的曾经的爱情。我已经20岁了,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