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麻姑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历史进程中,颜真卿的贡献和影响十分突出。颜真卿任抚州刺史期间,对麻姑山道教文化予以大力扶持。颜真卿撰写的《麻姑仙坛记》既是书法经典,也是重要的道教文献,不仅保存了麻姑仙坛观创建初期的历史信息,而且发展了麻姑仙女的形象,丰富了麻姑文化的内涵。《麻姑仙坛记》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极大地提高了麻姑山和麻姑文化的知名度,光大了麻姑文化。  相似文献   

2.
颜真卿在后世被道教神化,很大一个因素在于他意识里存在着浓厚的神仙思想。颜真卿理想的升仙途径应该是茅山上清道系的"存思身神",但在后来,他原本浓厚的神仙思想慢慢变得淡薄,同时逐渐地靠近了为知识阶层所欣赏的重玄思潮,这在他晚出的两篇碑文中表现得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其作品是楷书风格的典范。颜书是中国书法审美研究的核心板块之一。但是古今书论中对崇高书风的研究一直语焉不详。因此,引入"崇高"这一西方美学范畴,尝试对崇高的书风进行新的阐释。颜真卿的书法不仅雍容方正,而且体现了崇高的书风与人格。颜书有雄浑之气、正大之象,书风的"尽美"与人格的"尽善"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  相似文献   

4.
邱艳敏 《美与时代》2023,(3):135-137
颜真卿是唐代时期著名的书法艺术家,被誉为书法界贯古通今的楷模。在继承前人创作精髓的基础上,颜真卿还独创了自己端庄宏大、雄伟浑厚的书法风格,展示出其豪迈大气的思想情感和“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其代表作《裴将军诗帖》更是被誉为颜真卿的怪诞创新之作,得到了后世书法家的一致好评。阐释颜真卿书法的风格特点,分析《裴将军诗帖》的艺术风格,探索《裴将军诗帖》及颜真卿书法的审美价值,旨在推动优秀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就历代书法而言,自古就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义,元明尚态"的精辟总结。中国的汉字经历的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的演变。在唐代出现了很多有名的书法大家,例如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他们对唐楷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颜真卿与柳公权二人的书法,合称"颜筋柳骨",代表着唐楷的最高境界,更是影响了后世书风。  相似文献   

6.
颜真卿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其作品《祭侄文稿》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针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的书法艺术进行分析,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颜真卿的生平及学书历程;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书法特点;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价值与影响;后世学习《祭侄文稿》的意义。试探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书法艺术。分别从历史背景、风格、价值、影响等方面相互结合分析,探究其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7.
"清玄"是魏晋书坛中以葛洪、杨羲、王羲之、王献之等一批道徒书家为代表人物所引领的一种书法风格。此时的道教向上层化发展,帝王、士族多有道教信仰或崇道倾向,因此,魏晋时期的道徒书家在书坛中形成了一个有别于一般书家创作风格的群体。对这类书家的研究必须要注意到道教信仰对其书法风格的影响。他们书法中所呈现出的崇尚自然、超然仙趣、注重人格修养、主张存思之气的运用和"恬淡无欲"的"清玄"书风,实则是对"至道-至美"的道教美学在书法中的具体实践。这种"清玄"风格在自然美的追求、书法品鉴的标准、书法创作的心态,以及道教写经书法的传承等方面都对后世书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西方对图像学和潘诺夫斯基的研究,在之后也传入了中国。读了潘帕夫斯基的这一理论,我们体会到他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是通过人们精神生活产生的,它所表达的是艺术作品的主题和意义。通过对这一理论的了解,中国学者也开始研究西方图像学的变化和发展,以至于创作出自己的理论指导。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来解读颜真卿书法艺术的不同境界,主要从第三个方面,解释作品更深层次的内在意义,并对内容进行解析,从而体现颜真卿书法在书坛上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18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书法练习指导教学用书将使用分别由欧阳中石、曹宝麟等编著的十一套教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人的楷书碑帖是其主要临摹范本。通过对比四家书法,从技法上看,柳体更适合小学生学习;从版本上看,柳公权《玄秘塔碑》、赵孟頫《三门记》更有优势;从字数上看,颜真卿《多宝塔碑》占有可供临摹学习的字数上之优势;从字体大小上看,首选范本应该是颜真卿《颜勤礼碑》。综合多个层面,柳体书法更加适合作为小学书法学习范本。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国家,而书法正是我国众多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代表之一。我国盛唐时期诞生了很多的书法大家,在这些书法大家中,颜真卿是足以名列前茅的。这位书法艺术家为其书法艺术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和意境,甚至根据其书法还能够窥视当时的盛唐文化繁荣的景象,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颜真卿书法美学思想的研究,对于现如今的书法的传承和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此,文章针对盛唐时期的颜真卿书法美学思想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丘处机是金元时期全真教龙门派的创始人,他的道教思想推动了全真教的发展,并通过全真教对中国道教的后期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融道、儒、释为一炉是全真教一贯的宗旨与特质,而丘处机赋予了"三教合一"以新意.丘处机站在道教立场上对"三教合一"思想的推扬,既丰富了全真教思想,也促进了传统道教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日僧成寻撰写的入宋旅行日记《参天台五台山记》中有关佛教的记述随处可见自不待言,但有关道教的记述也为数甚多。本文从他参拜道教、访问道场以及与道士的交往等方面,考察天台宗发祥的根本道场天台山的道教信仰状况,并探讨成寻与道教的关系。抵达天台山翌日,成寻便去礼拜地主山王元弼真君,随后为祈祷旅途安全,他还曾去参拜寺家镇守神天齐仁圣帝等诸神。在郑州灵显王庙他供奉烧香,杭州葛仙公炼丹泉有他的身影,他与道士的交流也时可寓目。作为虔诚的佛教信徒,在宋地虽与道教略有接触,但他始终毫不犹豫地坚信"以佛教最为胜"。  相似文献   

13.
贺柳 《美与时代》2016,(9):124-126
从长安的《多宝塔碑》到陵县的《东方朔画赞碑》,当我们沉醉于《麻姑仙坛记》凝重之趣时,不仅要感叹颜真卿的书体之广,更要欣慰他为后世留下了如此之多的宝贵文化遗产。将其早期和晚期的书法风格进行对比,探究颜真卿风格的转变,其中家世、师承、民间书法、社会状况都是影响其书风转变的重要因素。颜真卿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壮美磅礴的书风,把中国古典美学的见素抱朴、大巧若拙等美学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他又在学习前人和古法之中开创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开宗立派,终成一代大家。  相似文献   

14.
王羲之独特的书法成就历来为后世所称道,其书法造诣不仅得益于自身的勤学苦练,而且还与其对道教的浓厚情怀有关。独特的道教文化和审美取向渗透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之中,造就了一代书圣绝妙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书法是一种精神艺术,其创作过程也是抒发性情的过程。汉字书法作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及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对后世影响深远。飘如游云的王羲之,正气凛然的颜真卿,乐观旷达的苏轼,成就了三大行书的巅峰艺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旨在通过三大行书的比较解析,探讨其共性及迥异,推动我国行书艺术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学术界颇重其位,视其书法理论为帖学转向碑学的先声,其书法创作与书法理论在书法史上均具有转折意义,而其标志性的书论就是其著名的"四宁四勿"。学术界目前对于"四宁四勿"为中心的书论研究多集中于政治伦理、书学流弊、新学术风气之兴起等角度,而傅山作为一个深具道家、道教情怀的道士书法名家,其"四宁四勿"为核心的书法美学思想之中所蕴涵的道家、道教美学思想却未为人所重视,故笔者在此意图从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审视其书法理论,以揭示其书法美学思想中所融合的道家、道教崇尚朴拙、自然、真淳等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17.
大唐盛世的气象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女,生活在唐代的人们更是骄傲非凡,怀素就是其中最为骄傲的一位。张旭的草书、颜真卿的楷书、李斯的篆书,有"篆籀"古法之依存。怀素的书法与这些书法用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看出怀素书法中有"篆籀"之气。  相似文献   

18.
被后人誉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一的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道士,道教上清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又是多才多艺的学者.本文主要通过他的思想和行为论述了他对儒释道三教的观点,第一、陶弘景与儒,体现在三个方面:(1)青年时代的积极出仕、退隐之后仍然关心政治;(2)对朋友情深义重;(3)著述儒家经书.第二、陶弘景与道,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道教方面的著述;(2)道教活动.第三、陶弘景与释,(1)在思想方面,主要体现在他的有关佛教的著作上;(2)陶弘景与佛教有关的活动.通过以上这些说明陶弘景调和三教的观点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道教"三洞"学说的思想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古道教"三洞"学说对道教的整合和统一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东晋末年江南出现的一批早期灵宝经中,已经有相当完整的"三洞"学说."三洞"一词的最初出现与《三皇经》有关.其哲学思想的基础是汉代以来早期道教对"元气"论和"三一"理论的发展.而早期灵宝经将其与上清、灵宝、三皇等三组道经相结合,使之具有了"三洞经书"的涵义,并确立了元始天尊作为"三洞经书"共同教主的地位.作为中古道教各宗派中与佛教关系最为密切的灵宝派,其"三洞"学说一方面使道教统一的经教体系的建立具备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突显了这一时期道教理论建设中的"文化本位"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颜真卿作为中国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为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书法艺术作品,然而,在现存有关颜真卿的文献当中,颜真卿对于文艺作品的论述并不多见。虽然客观条件无法提供足够的材料支撑,但通过颜真卿对于其他人的文艺评判,似乎也能让我们管窥到一些颜真卿的基本文艺思想。通过对这些零碎材料的爬梳,我们能依然够对颜真卿的文艺思想有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这些认识,对于理解颜真卿的诗文作品,乃至书法作品无疑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