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的秘诀     
最近,看了一档河北经济台的“玲玲星友会”节目,邀请的嘉宾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小香玉。在谈到幸福时,小香玉说:“降低幸福点,你会常常觉得自己幸福;如果幸福点定的太高,幸福就跟你没关系了!”我对这句话深有同感,在现实生活中,像电影电视剧里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极少出现。平平淡淡才是真嘛!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把幸福点降低一些,就会常常感受到幸福的光顾。  相似文献   

2.
幸福没有指数,幸福不可量化。幸福常常是一种心理氛围,一种对人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可。幸福在于趣味而不在于事物,在于我们拥有自己的所爱,而不在于我们拥有其他人觉得可爱的东西。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传媒都在不厌其烦地对受众进行洗脑:追求成功,紧跟时尚,拼命地占有财富是光荣的,穷人都是因为无能而遭淘汰的一族。  相似文献   

3.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这首感人肺腑的儿歌道出了母爱的亲切、深沉和无私;也道出了母爱的温暖、坚强和伟大。 试想,孩子在人间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生病时最依恋的是妈妈;夜晚睡觉时寻找的是妈妈;放学回家,问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呢?”孩子从小学做人,第一个榜样还是妈妈。这种朝思暮想,这种魂牵梦萦,是怎样的一种感情!母亲们,在我们手中托举着二十一世纪即将升起的太阳,神圣的职责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言行,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培养孩  相似文献   

4.
《法音》1992,(11)
一、他人幸福则己幸福“先为他人着想”是我们立正佼成会全体会员的共同信念。从人之常情来说,一般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争取自己的幸福的人无可非议”,而“先为他人着想”恰恰是与此相反的一大信条。它是我们所依据的《法华经》的精髓。《法华经·法师  相似文献   

5.
宽恕是感化人心的一剂良药褚汉雨神父宽恕就是从内心原谅得罪、伤害自己的人,与对方真诚地和好,既往不咎。宽恕别人是我们基督徒应常常具有的一种心态和品格,因为主耶稣一方面教导我们要彼此宽恕和接纳,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地给我们立了榜样。圣经中记载主耶稣教导门徒...  相似文献   

6.
幸福的秘诀     
最近,看了一档河北经济台的玲玲星友会节目,邀请的嘉宾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小香玉。在谈到幸福时,小香玉说:降低幸福点,你会常常觉得自己幸福;如果幸福点定的太高,幸福就跟你没关系了!我对这句话深有同感,在现实生活中,像电影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个令人深思的话题。人人都在盼望幸福,却很少有人说自己幸福。中国古人认为人生四大幸福是:“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有人虽然得着这些,但仍感觉不到幸福。人活着常被忧虑所困扰,痛苦所缠身,真是“人生不满百,空怀千岁忧”。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个难以界说的状态?是个容易消逝的感觉?还是个可以测度的事物?我们从《圣经》中看到,神造人时将一个“永远”无限放置在人的心里,以致人间所有的“幸  相似文献   

8.
一位心理学教授在给学生授课时,向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幸福吗?”教室里顿时哗然,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自己不幸福,有的说从未感受过幸福,还有的说经过努力会得到幸福……针对大家的议论,老教授庄重地说道:“同学们,我们这代人经历的事情比你们多得多。我学了一辈子心理学,人到晚年,终于悟到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无论世事多么不顺,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9.
爱与被爱     
如果我是一棵树,我就有了19个生命的年轮。年少的我对生命的感悟虽然不深,但在接受着“大地”和“阳光”的哺育时,也愿意奉献出自己生命中的绿色。因为我知道,被别人爱是一种幸福,而爱别人则更是一种快乐。常常感觉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生活在这爱与被爱之间。  相似文献   

10.
对于幸福的理解,我们总是喜欢站在强势一方,那些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总是把自己归为事业成功者。其实不然,幸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感受和判断。你不能说,那些人生坎坷、地位低下的人就没有幸福。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常说,最难对付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会常常问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自我意识在增强,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会完全觉醒。  相似文献   

12.
对于幸福的理解,我们总是喜欢站在强势一方,那些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总是把自己归为事业成功者。其实不然,幸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感受和判断。你不能说,那些人生坎坷、地位低下的人就没有幸福。  相似文献   

13.
我们教会唱诗班里,有这样一位弟兄,每当他同大伙一起高声歌唱的时候,常常是眼含激动的泪花,他常对人说:“是神亲手将我从罪恶的火坑里救出。” 他姓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几年前,他有一个幸福的家  相似文献   

14.
爱的源头     
张亮 《天风》2002,(6):21-21
说起“爱”,人们常常认为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最高尚的爱。是的,母爱的确伟大无私、高尚。我们通过电视或报纸,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母亲为了救自己病中的孩子,把自己的器官捐给自己的孩子来挽救孩子垂危的生命。这些的确让人感动,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15.
华耀增 《天风》2003,(12):33-33
施洗约翰不单是灯,且是一盏点着的明灯,我们在主面前默想,且扪心自问:是否愿意以施洗约翰为榜样,点燃自己生命的灯,奉献自己、服侍教会和人群……  相似文献   

16.
战胜自我     
常常,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我能成功?”犹豫不决的野草在优柔寡断的头颅里疯长,终于使你与鲜花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7.
一在历史中,特别是在近代史中,语言里大概再没有一个词象“自由”那样燃起过亿万人的热情了。它常常是进步力量的旗帜,是群众反抗专制压迫和干涉,真正以人的名义开拓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的幸福与繁荣时树起的目标。“自由”一词既一针见血地揭示出这样的历史过程,又展示了人的天赋与才智,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字眼。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人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开拓和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也是他肩负的职责。人类就是在动荡不安和威胁中,逐渐把自己组织起来,启发和扩展自己的才智  相似文献   

18.
抱的忏悔     
我常常看到年轻的父母搂抱着自己的孩子,小心翼翼、无微不至,仿佛时刻都在为小家伙随时可能的坠落而提心吊胆。但,小伉俪无以言状的那种幸福、只恨爱  相似文献   

19.
走出迷雾     
少男少女们一旦进入青春期,随之而来的便是对生活和爱情的朦胧而美妙的希冀。一个钟情的男孩子往往在内心深处渴盼着窈窕淑女走进自己的世界;怀春的女孩子则常常蒙着双手,幻想着“白马王子”从天而降。为了这种理想浪漫美妙的爱情,他们不惜余力地“生命不息,追求不止”。有人如愿以偿,走进美满幸福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20.
袁彼得 《天风》1996,(7):34-35
我们确实是软弱的。有时,与别人遇到意见分歧,会争得面红耳赤。这种事,并不罕见。神的儿女,在同人共同生活,一起工作中,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主耶稣心里柔和谦卑(太11:29),为我们作了榜样。使徒保罗劝告以弗所教会:“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