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对著名宗教社会学家汉斯·莫尔的宗教身份理论进行的初步介绍和评析。莫尔的宗教身份理论涉及到宗教、身份、神圣化和辩证这样一些概念,他认为宗教能够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整合性,并通过神圣化的方式,对个体、群体和社会的身份起到一种维持和保护的作用。他关注的是分化和整合、变化和稳定等这样一个辩证的视角。该理论固然也有其不完备之处,但不能不说是宗教社会学中的一个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家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可以信神,也可以不信。或者说他有信与不信任何一种宗教的自由。但作为一个科学家,无论他们是不是信奉宗教的,他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实际上是与宗教教义相悖的。"尽管近代早期的一些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可以是来自于宗教,他们本人也可以是虔诚的宗教徒,可一日他们的科学发现与宗教教义相抵  相似文献   

3.
千钧重担大家挑——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谈宗教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手记: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早在担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时,就分管过宗教工作。就任江西省委书记后,他更加重视宗教工作:在他第一批走访调研的省直单位中,就有省民宗局,而且在省局整整开了一个下午的座谈会;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后,他立即主持召开了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四套班子共同听取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并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在全省宗教工作会议上,他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做好宗教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他悉心钻研宗教工作理论,推动党政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他每年春节都要会见和宴请五大宗教上层人士,把教育引导工作溶入…  相似文献   

4.
邓军海 《美与时代》2006,(11):20-24
克莱夫·贝尔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艺术和审美具有一种宗教热情。要理解克莱夫·贝尔,必须理解他的宗教情怀。国内学者大多都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有意味的形式”虽然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汇,但对我们仍然是陌生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宗教伟人路德和甘地的研究以及宗教在其心理学中的地位,阐述埃里克森的宗教心理学思想及其贡献。文章认为,埃里克森从心理学和伦理学角度理解宗教,把它看成人格发展的一个基础和重要的方面;强调人人都有宗教的一面,并提供了一个理解的范式和模型。他的宗教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值得我国借鉴,有助于在中国开展宗教心理学研究并建立中国的宗教心理学。  相似文献   

6.
孔德的实证哲学与他所倡导的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广为人知,但从宗教学的角度看,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他对当代和未来社会中的宗教的设想以及他对宗教功能的论述。孔德认为宗教过去一直都是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柱,在未来社会还要靠宗教来维持社会秩序,但是一种新宗教.即建立一个将人的情感、人本主义宗教化的“人性宗教”  相似文献   

7.
《宗教人类学》已经出版了两辑。第一辑意在为中国的宗教人类学研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学者"走进宗教现场"的尝试。既有微观层面田野现场的细致考察,亦有宏观层面对中国民间信仰的探讨与反思。同时"非本土"学者的域外视野,从他者的角度让我们对域外田野现场有所了解,并有机会从他者身上反观自身。尤为可贵的是,《宗教人类学》第一  相似文献   

8.
威廉·冯特于1879年创立现代心理学,一百多年来,在心理学的发展中也包含了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宗教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占一定的地位。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宗教的演变也是可以解释的。如宗教行为如何产生的。实验心理学从个人生活方面对个人信仰、目标、价值等进行研究、描绘和解释。宗教心理学也对群体、民族进行研究。冯特的《民俗心理学》(Folk psychuology)是他的一个重大研究领域。他认为,宗教是重要的。他相信宗教是社会的中心轴。  相似文献   

9.
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他做出了人生第一个重大抉择,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日寇犯境、民族危亡的时刻,他弃笔从戎,奋战沙场,三度血染征衣。新中国成立后,他服从组织安排,走上了全新的工作岗位,两度从事宗教工作。作为新中国宗教工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亲历了新中国成立后宗教工作的第一个十年,先后参与和经历了党的宗教工作的很多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回忆起往昔峥嵘岁月,几多沧桑,几多感慨,都化作粲然一笑。在他爽朗的笑声里,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位日本朋友,他的妹妹是耶和华见证会的信徒。可能是由于不赞成妹妹的宗教信仰,所以他从来不提妹妹的事,后来他告诉我他虽然不满意妹妹加入那个宗教,但是又说不出她有什么其他不好。他觉得信仰新宗教的人一般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可是他们往往不被一般人所理解,原因是一般的日本人都同时信仰两种以上的宗教,而新宗教的人大多只信一种宗教,于是在人们眼里就显得有点古怪或偏激。日本人对新宗教的态度,也反映在新宗教的称谓变化上,50、60年代,人们普遍使用“新兴宗教”的提法。它所指的是一种所谓“类似宗教”,即看似宗教而又比宗教低…  相似文献   

11.
评价和颂扬智力,是伊斯兰教的宗教价值之一,有了这种价值,伊斯兰教的健全信仰才可以建立。圣先知穆罕默德说过:“每件事物都有支柱,穆民(信士)的支柱,就是他本人的智力,而其智力的强弱又形成他宗教功修的优劣。”这章圣训说明智力对于穆民的生活及其宗教修养,具有极重要意义。穆圣说的“每件事物都有支柱”就是说,每件事物必定要有一个基础,作为它存在和决定其性质的依据。对于一个穆民来说,决定自己优良品质和建立自己坚定信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雪峰 《天风》2013,(11):54-55
撒母耳集祭司、先知、士师于一身,是希伯来民族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宗教和政治领袖。撒母耳就任士师之前,以色列既有宗教腐败的内忧,又有敌国侵略的外患,他所接手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这种情况下,撒母耳恪尽职守,  相似文献   

13.
当制度化宗教,特别是一神教,与其他性质的宗教,比如原生性宗教、民间宗教相遇,多数情况下,制度化宗教,特别是一神教会替代其他性质的宗教。然而在中、俄两国交界的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上游地区,从19世纪初到1965年,当作为制度化宗教和一神教的东正教与作为原生性宗教的萨满教相遇时,宗教冲突和宗教替代并没有发生,从而成为宗教接触的一个反例。  相似文献   

14.
约翰·希克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多元论的倡导者。在中国宗教学界,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宗教学20多年的发展走向。本文就约翰·希克和中国宗教研究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梳理,以此让学界尤其西方学界了解希克对中国宗教学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一代学术宗师任继愈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哲学、宗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开创了中国宗教学学科体系;他提出"儒教是宗教"的论断,学界为之震动,引发了历时数十年的学术讨论;他在宗教研究方面的杰出成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自少年时代起一直不信宗教,但他始终非常重视宗教问题,对宗教文化,对科学与信仰的关系有深刻而独到的认识和理解。但是他关于宗教的一些论述经常被人们所误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经常利用伟大科学家的感召力来鼓动宗教狂热,例如邪教教首李洪志曾多次讲到:“爱因斯坦不是一般人,他发现了宗教甚至神学所讲的东西是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介绍后现代宗教哲学的代表人物唐·库比特的思想尤其是他的《宗教研究新方法》一书所提供的宗教研究思维方式的转换,指出尽管库比特最终也不可能与宗教彻底决裂,但他关注生活本身的视角和他对日常语言的研究态度以及他对传统基督教的批判无疑给科学无神论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路径,使其能真正的关照现实,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郑志明教授谈台湾当代民间宗教1996年9月6日,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名誉教授郑志明先生在四川联大宗教学研究所作学术报告时,谈了一些他对台湾当代民间宗教的看法。郑教授指出:当今台湾是一个众多宗教滋生的地方,除传统的佛教道教之外,民间宗教极为活跃。台湾民间宗教信奉的神明有同有异、其宗教仪式有繁有简、徒众有多有少、影响面有大有小,对此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多年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郑教授对台湾民间宗教的多重至上神崇拜现象作出了“多元多统”和“多体多中心”两种诠释…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的宗教观王进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民主主义者。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不仅在教育、科学、哲学等领域著述甚丰,而且对宗教也颇有研究。他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宗教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宗教与科学、哲学的关系,指出了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宗教》2013,(2):23
他常加班加点,极少休假,为的只是确保全县宗教领域的稳定;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不求显赫的功绩,但求美丽的宗教文化之花和谐地绽放在甘南大地上。他是甘肃夏河县民宗局局长桑德合,以自己的辛勤奉献默默担任着这片宗教风情浓郁之地的"园丁"。夏河县地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县人口8万多,是一个以藏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