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生素与细菌耐药矛盾运动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抗生素问世以前 ,人类的健康与生存曾一度受到细菌感染的威胁 ,人们在细菌感染面前束手无策 ,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高不下。随着磺胺、青霉素等一系列抗生素的相继问世 ,人类获得了一件征服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 ,人们不再谈虎色变 ,在 2 0世纪 5 0年代、6 0年代 ,细菌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然而 ,经历了 6 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抗生素危机” ,其实质为“抗生素耐药危机”(antibiotic -resistancecrisis) [1] 。本文旨从哲学角度探讨抗生素与细菌耐药这一对矛盾的发展演变过程及解决这…  相似文献   

2.
跨越文化的中西美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视野中的中西美学研究 ,暗示着一条新的途径 ,一条旨在追求美学进一步发展、创新与超越的途径。我所理解的比较视野 ,在很大程度上不局限于单纯的美学理论向度 ,而是一种跨越文化式的比较研究。如果以此为出发点 ,就有可能导引出一种跨越文化的美学(transculturalaesthetics) ,或简称为“跨文化美学” (trans aesthetics)。跨文化美学中的“trans ” ,本身包含着“跨越”或“超越”的内在目的性 ,需要一种在跨文化形态中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意识 ,不仅涉及西方与东方 ,也涉及现代与传…  相似文献   

3.
正值秋季,大家会聚北京,参加由卫生部科教司主办、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卫生研究发展理事会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承办的“中国加强卫生研究能力研讨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卫生部向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研究发展理事会的专家们和国内有关专家及与会代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卫生研究是卫生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促进卫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战略性措施。研究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卫生研究水平的高低,而且影响着卫生事业的发展。这次“中国加强卫生研究能力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了解“加强研究能力”这个概念所包括的广泛含义。它…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报》2001,33(4):74-74
在“脑的 10年”( 1990— 2 0 0 0 )之后 ,美国又把 2 0 0 0— 2 0 10定为“行为的 10年”(DecadeofBehavior,DoB) ,并于 2 0 0 0年 9月正式宣布。该计划的宗旨为通过多学科的共同努力 ,促进行为和社会科学的研究 ,主题为“健康、教育、安全、繁荣和民主”。1 “行为的 10年”提出的由来“行为的 10年 ( 2 0 0 0— 2 0 10 )”最早是在 1997年由美国心理学会科学委员会 (APABoardofScientificAffairs)提出并予以讨论 ,并责成执行主席RichardMcCarty负责开展这项工作 ,寻求多学…  相似文献   

5.
虽然人们通常将科学(science,Wissenschaft)二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或三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humanities,德语中称为Geisteswissenschaften[精神科学]),但是,在以自然科学为一方和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一方这两种知识形式之间存在的并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如果说,在近代初期,这两种知识形式还未加区分,即使加以区分也被看成是共同探索世俗真理的同盟,那么,至少到了十九世纪初期,这两个领域的分化已经失去了原来作为两个“独立而平等的”知识领域的意义:一…  相似文献   

6.
汉字亚词汇加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宁宁 《心理科学》1999,(6):537-540
1引言英语的字词识别研究发现,单词的识别不仅受到词频、词长等词汇水平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亚词汇成分特征的影响,即组成单词的字素(grapheme)及其对应的音素(phoneme)会在单词识别过程中起作用,这就是亚词汇加工(sublexicalprocessing)。这种加工最典型的表现是,在对低频词进行命名时出现了“规则性效应”(regularityeffect)[1]和“一致性效应’”(consistencyeffect)[2]。可见,英语单词素词的读音不仅受亚词汇的字素本身…  相似文献   

7.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验》的初步修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清旭  杨鑫辉 《心理科学》2002,25(6):740-741
1 问题提出进入 2 0世纪 70年代后 ,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化中 ,去把握发展社会成员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加强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据笔者以题目关键词为“批判性思维” ,学科关键词为“心理学与教育学” ,时间为 1970至 2 0 0 0年 ,通过《UMIProQuestDigitalDissertations》所做的检索表明 ,围绕“批判性思维”完成的学位论文就有 15 8篇 ,其中 ,90年代后批判性思维研究的学位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问题的重视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纳米医学的圣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纳米科技是一门研究 0 .1~ 10 0nm之间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的工程技术学科 ,其目标是按人类自己的意志操纵单个原子 ,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物质[1] 。早在 1959年著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Feynman就预言了纳米科技的出现及其美好前景。随着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tunnelingmicro scope ,STM )、原子力显微镜 (atomicforcemicro scope ,AFM )、扫描探针显微镜 (scanningprobemi croscope ,SPM )等工具的相继问世 ,纳米科技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并交…  相似文献   

9.
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韦有华  汤盛钦 《心理科学》1998,21(5):441-444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面临的应激(stress)因素越来越多,并日趋复杂,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广泛关注。有关应激的研究由来已久,并渐渐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理论模型。了解这几种应激理论模型,对于我们全面研究人类应激现象,指导人们应对(cope)现代各种紧张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激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医学之父”Hippocrates早已清醒地认识到人体有一种自愈力(Vismedicatrixnature),近代法国生理学家Bernard(1879)、德国生理…  相似文献   

10.
个体审美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卫 《哲学动态》2001,(6):14-17
美育的任务 ,就其特殊性而言 ,是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对我国来说 ,“审美发展”(aestheticdevelopment)是一个从西方英语国家引进的美育理论概念 ,个体审美发展研究是发展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和美育理论结合的产物 ,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 2 0世纪各种心理学理论中 ,发展心理学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可谓最大 ,目前我国也已经拥有不少发展心理学方面的论著和实验研究报告。但是 ,无论是在美学界 ,还是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界 ,我国对从儿童到青少年的审美发展研究却几乎是空白。目前我国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是依据皮亚杰…  相似文献   

11.
解构批评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构批评的基本特征杨大春大致说来,英文Deconstruction一词包摄了我们所说的“解构批评”的基本含义。国外的研究者都习惯于用该词来指称德里达和耶鲁学派的学说,有时,他们也认可DeconstructiveCriticism“解构批评”这一表达。...  相似文献   

12.
吴宗宪 《心理科学》1998,21(1):85-86
从现有资料来看,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领域:1法律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心理学家对法律心理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法律心理学的概念与发展历史,法律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法律心理学与法学、法律与实践活动的关系,法律心理学的作用,法律心理学方法论问题,法律心理学家的训练和职业资格等.就学科名称而言,除了法律心理学(legal psychology,psy-chologyoflaw)之外,还使用“心理学与法律”(psychol-ogyandlaw)、“法律与心理学”…  相似文献   

13.
由国际系统科学协会和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主办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协办的“第 4 6届国际系统科学年会”于 2 0 0 2年 8月 2~ 5日在上海举行。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大型国际系统科学会议。大会的主题是 :新世纪 ,新思维。会议的目的是通过国际对话 ,概括和总结系统科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提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创造出系统思维的新方式。此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宋健教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担任会议的名誉主席 ,国际系统科学学会主席杰克逊 (M .C .Jackson)教…  相似文献   

14.
对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防御性医疗行为是指医生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责任 ,在为病人进行治疗、检查等医疗服务过程中而采取增加了各种医疗转诊、会诊 ;多进行各种化验、检查 ;回避收治高危病人或进行高危手术等特殊医疗行为。防御性医疗行为普遍地受到公众谴责 ,但又难以避免地发生在日常行为过程中[1] 。据美国的一项对全科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的调查表明 ,在 2 0 0名全科医生中有 98%的人承认自己有因怕医疗风险而采取的防御性医疗行为[2 ] 。美国技术评估办公室 (TheOfficeofTechnologyAssessment,OTA)指出 ,目前尚没有准…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 ,尤其是英美等国 ,“社会认识论”这一术语最初是在图书馆学和经济学领域中提出来的。自 80年代 ,这一概念被引入哲学和社会学领域 ,很快地到 80年代末就正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哲学分支学科 ,其主要标志是几部社会认识论研究专著的出版 ,例如英国学者安东尼·弗卢 (AntonyFlew)的《关于社会思想的思想》 (ThinkingAboutSocialThink ing ,Oxford :BlackwellPress,1 985 ) ,美国学者斯蒂夫·富勒 (SteveFuller)的《社会认识论》(SocialEpistem…  相似文献   

16.
自传记忆的出现及早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we和Courage通过对有关婴儿遗忘症和自传记忆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回顾,认为人类在婴儿期就 已具有了对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能力,婴儿遗忘症的消失和自传记忆的出现并不需要神经系统 的完全成熟或多重记忆系统的假设,也不需要语言的出现,而是认知发展的结果。2岁末儿童“认 知的自我” (cognitiv self)的出现,为个体组织与“我”相关的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的组织结构。 随后,自传记忆的发展则是儿童记忆能力增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都是源于对西语“aestheticobject”的翻译而产生的现代汉语词汇 ,故在现行的美学理论中 ,“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是两个没有区别的、可以相互替换的同义概念 ,它们的所指都是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之发生关系的事物。但作为汉语词语 ,它们明显地是两个不同的、有一定差异的词语 ,因此也就可以成为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对这两个概念做出明确的区分和界定 ,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地揭示审美活动的性质。一、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的界定在 2 0世纪 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 ,朱光潜先生曾提出著名的“物…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研究道教的人都知道这样一种怪现象 ,即道教本来出自中国 ,对道教的研究却是首先在国外发展起来的。若从本世纪初涉足道教的法国汉学大家沙畹(EdouardChavannes ,186 5— 1918)算起 ,外国的道教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法国 ,道教研究代有传人 ,当今的道教研究专家劳格文 (JohnLagerwey)、傅飞岚(FranciscusVerellen )、戴思博(CatherineDespeux)等已是第四代学人。在日本 ,对中国道教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 ,即从 19世纪末到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开创时期、…  相似文献   

19.
赵景来 《学海》2001,(1):180-186
1962年 ,伊赛亚·伯林 (IsaiahBerlin)断言 :在 2 0世纪 ,迄今尚无权威性的政治理论著作问世。到了 1978年 ,费希金 (JamesFishkin)和拉斯赖特 (PeterLaslett)宣称 :伯林所断言的状况已于 1971年终结 ,因为在这一年 ,罗尔斯(JohnRawls)出版了他的《正义论》。 1974年 ,诺齐克(RobertNozick)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出版 ,批评罗尔斯的学说 ,开启了 2 0世纪晚期西方政治哲学重大争论的序幕。 1981年 ,麦金太尔 (AlasdairMacIntyre)的《德性之后》出版 ,次年 ,…  相似文献   

20.
师范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差异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张怀春  杨昭宁 《心理科学》2003,26(2):381-381
1 引言  回顾学业自我概念研究的历史 ,1890年James首开自我概念研究的先河。 1976年 ,Shavelson将一般自我概念划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 ,学业自我概念就是学生在各门具体学科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1984年 ,Song和Hattie发展了自我概念等级模型 ,将学业自我概念分成能力、成就和班级三个方面。从此 ,学业自我概念 (academicself-concept)可视为自我概念 (self-concept)的亚概念 ,是构成自我概念的成分之一。在学业自我概念的测量方面 ,Shavelson和Bol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