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路与子贡根据管仲"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断定他为"非仁"。孔子根据"不以兵车,九合诸侯"和"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以及"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断定他"如其仁,如其仁",为"大人"。孔子善于透过现象抓住和平、发展、人民受惠的本质;正确处理"经"与"权"的关系;提倡"宽猛相济"的政治,这些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韩非子有关管仲遗言的论难张素贞《国文学报》管仲学术思想及其才智评估李勉《中国国学》论语“如其仁如其仁”意义的检辨郑力为《鹅湖》孔子究竟怎样评价管仲雷家骥《鹅湖》关于拙文“论语如其仁意义检辨”敬答雷家骥君郑力为《鹅湖》敬答郑君有关“如其仁”一文的答文雷家骥《鹅湖》管子思想与其新义孙斌《国立编译馆馆刊》齐桓公与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吕安《今日中国》管子的法治思想陈敏男《革命思想》关于拙文“如其仁意义检辨”再敬答雷家骥君郑力为《鹅湖》孔子究竟如何评价管仲黄兆强《鹅湖》与黄兆强君论孔子评管仲书雷家骥《…  相似文献   

3.
继《管子译注》与《管子通解》之后,赵守正教授又译述了《白话管子》一书,在岳麓书社出版,列为该社《古典名著今译读本》之一。春秋时代的管仲,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哲学家,政治家、经济思想家、军事家。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孔子在《论语》中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其后人追述管仲的言行、学说,辑成《管子》,乃是传述、研究管子的重  相似文献   

4.
郭丽 《管子学刊》2008,(4):50-53
鲍叔牙是齐桓公时的政治家。他早年与管伸共同经商、参战.关系密切;后精心辅助小白,帮助小白登上齐国王位,是为齐桓公。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支持管仲对齐国的治理。鲍叔牙是齐国的卿大夫,曾负责为桓公推荐人才。他忠言极谏,和管仲一起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国一时成为最强盛的国家。上博简《鲍叔牙和隰朋之谏》中,鲍叔牙谏议桓公远离佞臣,在政治上实施新举措,取得明显政治效果。但最终因为嫉恶如仇,政治上缺乏灵活性而没有位极人臣。  相似文献   

5.
管仲与李觏均以自然人性论为基础.主张以“循公而不私”、“义利并行”为价值原则.倡导富国富民之社会功利;管仲开社会功利思想之先河·佐桓公九合诸侯而一匡天下,李觏则始倡有宋一代之功利主义思潮。推进社会变革,“匡国济民”,成为“北宋的一个大思想家”,两人思想影响深远。通过对管仲与李觏功利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揭示出功利主义思想的历史联系及社会作用,于今天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管仲之谋向为史家所称道.大史学家司马迁曾说:“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邀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史记·平准书》)又说:“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史记·管仲传》)在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齐桓公,运用管仲之谋,发展经济,充实国力,终于使偏居东海一隅的齐国,成为一度称霸于诸侯的一流强国.笔者根据流传至今的管仲及其学派的著作《管子》一书,并参之以其他文献,对管仲之谋加以研究,探讨其哲学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学者一般都认为,基于管仲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历史功绩,孔子对管仲的最终评价是肯定性的。然而,这却直接与孔子所言之,"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相冲突。实际上孔子并没有直接否定子路、子贡对管仲的看法。结合孔子的施教目标和《论语》中孔子回答弟子提问的基本方式,可以推断出孔子并没有肯定管仲为"仁"。"如其仁"一语,与管仲并无直接关联。究其本质而言,孔子的回答旨在教化、激励弟子;而从孔子对礼制的一贯立场来看,违礼之管仲不能为仁者。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创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丰功伟业。坚持以民为本而治国,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深入探讨之,对于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及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管仲的经济改革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管仲是我国春秋前期一位治国成就很大的政治家,也是先秦改革家的先驱。他不仅在当时以治齐有方而闻名于天下,而且其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管仲的成功主要在于他能够适应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比较恰当地进行卓有成效地改革,使齐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史记·管晏列传》),成为春秋时代最早称霸中原的国  相似文献   

10.
邹忌其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姓齐国,从太公开基,建立姜齐,到秦并六国,田齐灭亡,前后延祚不下八百年。其间得失迭见,盛衰相继,而中兴者三主。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为一兴齐国。晏婴相景公,节俭力行,名显诸侯,是为二兴齐国。及田氏嬗齐,佐助威王先“战胜于朝廷”,后称“强于天下”的三兴齐国的人物,就不能不首推邹忌了。  相似文献   

11.
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齐文化的优秀代表 ,有“春秋名相”之美誉。他以卓越的才华和超人的魄力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他以非凡的睿智而“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 ,达到了军事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他以深邃的思想 ,成为“管仲学派”的创始人 ,对齐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曾对其有“如其仁 ,如其仁”、“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的高度评价。战化军教授的《管仲评传》是山东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 ,全书共8章 ,2 0万字 ,主要从时代的呼唤、早…  相似文献   

12.
赵锦程 《管子学刊》2004,(3):5-7,22
管仲相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国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其中管仲的法律思想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从道法结合、礼法并举、以法统政、重刑慎罚、富国强兵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在春秋时代的齐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叱咤风云、青史留芳的人物。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被孔夫子称许为“救民之姓(生)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的晏婴,则是其中的姣姣者。对于管、晏二人,史学家们评论甚多,褒奖者多,贬之者少,褒贬参夥者亦不乏人。宋代散文家苏辙在他的《晏子传论》中把晏婴和管仲作了对比性的论述,文章说:“管子以桓  相似文献   

14.
管仲是我国春秋前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改革史上第一位大改革家。管仲相齐四十年,辅佐齐桓公完成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不仅把齐国建成了一个经济发达、实力雄厚的强国,而且领导了中原地区各诸侯国取得了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管仲对齐国和中原地区的和平安定、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其辉煌  相似文献   

15.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他辅佐齐桓公,以法治国,涵及治农、治政、治军、治贪、治商工等方面,使齐国由弱变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的“以法治国”思想为现代的“依法治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一管仲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政治家,他相齐桓公,改革内政,称霸诸侯,对齐国的富强,对维护华夏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起了促进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肯定、赞颂管仲的,并吸取了他的某些思想观点。《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论,主要有三条,两条赞颂,一条批评: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  相似文献   

17.
宋金元人论管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的事功和政治经济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至宋金元三朝,管仲和《管子》仍然对社会政治以及士人的思想行为发生重要影响。宋代主张革新、务实尚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志士仁人多崇尚管仲尊王攘夷的事功,尊之为贤相能臣的楷模,赞许孔子对管仲“如其仁”的评论。空谈心性的宋儒既讥讽管仲“器小”,也贬低管仲的事功,孟子对管仲的评判影响了这类宋儒。金元人尊崇管仲合诸侯匡天下的事功,尊其为贤臣之首,对管仲的所谓“器小”几无苛责。金元汉儒多讳言管仲攘夷平戎的功绩。  相似文献   

18.
管仲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卓有建树,而且在军事上运用权谋也最为成功,“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史记·管晏列传》)他之所以能够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在军事上审时度势,率先重视权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史记·管晏列传》  相似文献   

19.
《管子》人才思想简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雪玲 《管子学刊》2001,(1):22-24,65
管仲生活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也是齐国由衰到强、由危到安、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而齐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赫赫霸业,无疑是得益于管仲非凡的政治才干,尤其是他的人才思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齐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管子在重视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考核人才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并在其政治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科学的人才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20.
孔子称管仲以仁,称桓公以正,因其尊王攘夷之功。孔子责管仲以僭以奢,但《论语》及采毫毛之美、贬纤芥之恶的《春秋》经传不书桓、管有淫乱之行。后世或传管仲三归为娶三姓女,并由此开“娼妓之始”,是“功名之下”的“非实之加”,是书虚,是讹传,是盲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