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观察α-骨化醇对CKD4-5期未透析患者蛋白尿的影响,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87例CKD4-5期未透析、未肾移植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服用α-骨化醇组(S-Alf)和未服用α-骨化醇组(N-Alf),回顾分析α-骨化醇对24小时尿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接受α-骨化醇治疗6月后,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了13%(P<0.05),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下降了11% (P<0.05).因此,α-骨化醇能够减少CKD4-5期未透析患者蛋白尿,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观察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将62例DNⅣ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银杏提取物20ml、试验组应用α-硫辛酸300mg,分别加入250ml生理盐水每日一次滴注,共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ys)等及一般临床资料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糖尿病(DM)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对149例DM合并急性STEMI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并比较经静脉(A组)、冠脉给药途径(B组)和无替罗非班(C组)的患者术前及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造影结果、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峰值及峰值时间、心电图变化。结果显示A、B两组术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而C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A、B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2h sumSTR、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峰值及峰值时间的变化均优于C组(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因此,替罗非班可以降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浓度和改善心肌灌注水平,与静脉途径给药相比,经冠脉给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OL-HDF)两种血液净化模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钙(Ca)、磷(P)、胎球蛋白A(Fetuin-A)水平的影响,旨在求其相关性.按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将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HFHD组(A组)30例,OL-HDF组(B组)30例,健康对照组(C组)16例,通过测定A组、B组、C组透析前、A组、B组透析6个月后各项化验指标,经过统计学分析比对发现A组、B组血清Fetuin-A与IL-1β、hs-CRP、P、Ca×P呈负相关.本研究证明,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其钙化抑制因子Fetuin-A较正常人明显降低,长期OL-HDF治疗(治疗大于6个月)对于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升高钙化抑制因子Fetuin-A效果均明显优于HFHD.  相似文献   

5.
观察和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一瑞芬太尼麻醉用于门诊宫腔镜检术的临床效果。选取无痛门诊宫腔镜检术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组)。统计患者麻醉满意度、围术期心血管用药情况和术毕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K组相比,R组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10min(T2)循环和呼吸抑制较明显(P〈0.05),麻醉起效时间相对较长(P〈0.05),术毕镇静效果较差(P〈0.01),麻醉满意度较低(P〈0.01),同时心血管用药次数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K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R组(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一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术能够使患者呼吸循环更加平稳,提高麻醉满意度,减少围术期心血管用药次数和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7α-羟化酶缺陷症(17α-OHD)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一种罕见类型,很容易漏诊和误诊。17α-OH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可导致糖皮质激素合成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性腺激素合成减少,而促性腺激素反馈性增高,同时可伴有盐皮质激素水平的升高。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早期诊断并予以激素替代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现报道2例我科17α-OHD的诊治经过,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探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HMGB1变化的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糖控制A(4.4mmol/L~6.1mmol/L)、B(6.2mmol/L~8.3mmol/L)、C(8.4mmol/L~10.0mmol/L)三组.给予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入ICU后0d、1d、3d、5d、7d采血测TNF-α、HMGB1浓度.三组TNF-α、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均呈下降趋势,A组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在第7d较B、C组明显降低(P<0.05).A组28d病死率较B、C组降低(P>0.05).严重脓毒症患者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下,显著降低HMGB1浓度,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HMGB1可用来评价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观察新型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Dex)对全麻诱导期NTI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 Ⅰ级~Ⅱ级,随机分为两组,D组(n=20):患者入室后Dex1μg/kg滴鼻;C组(n=20)作为对照组,滴入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30min后进行诱导,观察NTI、改良清醒镇静评分(MOAA/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min(T1),给药后20min(T2),给药后30min(T3),插管前(T4),插管即刻(T5)各项值变化.D组T1~T3与T0比较,NTI值、MOAA/S逐渐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C组(P<0.05);D组T2、T3与T0比较,HR明显减慢(P<0.05);麻醉诱导期间,C组T5与T4比较,MAP、HR均显著升高(P<0.05),D组T5与T4比较,MAP、HR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以1μg/kg滴鼻可明显镇静,使NTI值降低,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减少插管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研究老年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后生存情况,评估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PPM)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回顾性分析了自2000年7月~2005年7月的100例65岁以上实施单纯性AVR或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资料.临床随访时间定于术后1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7年及以上,收集并分析主动脉瓣位平均跨瓣压差(MGP)、左室射血分数(LVEF)、实际生存率等数据,比较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患者术后30天病死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期生存率自第7年开始在两组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组内差异表现在重度不匹配组.老年患者AVR术后PPM与术后早期病死率密切相关,重度PPM似乎影响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调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区冠心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应用状况。通过对原住院患者随访,对内科门诊、专家门诊和社区门诊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服用阿司匹林的有关资料,根据阿司匹林的应用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为服药组:患者规范或不规范服用阿司匹林;2组为未用药组:患者从未服阿司匹林。共1885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925例、冠心病711例、冠心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存249例。患者来自住院随访患者567例、内科门诊882例、社区门诊436例。全组1885例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组为1226例(占比例为65.1%),其中,规范服用阿司匹林957例(50.8%),不规范用药269例(14.3%),未服用阿司匹林659例(34.9%)。阿司匹林在本调查地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率较高,用药的依从性较好,但和阿司匹林规范化应用的专家共识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探讨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acid,5~AL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对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对HSP70和HIF-1α表达的影响。CCK-8法检测5~ALA—PDT对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Real~timePCR法检测HSP70和HIF—1α...  相似文献   

12.
以90名4-6岁学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这一年龄段儿童在言语理解中对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其发展特点。实验要求被试确定测试句中代词TA的回指名词,该回指名词需要被试依据相关的世界知识进行判断。实验发现:(1)4-6岁儿童在言语理解中对于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2)4岁组儿童对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水平较低,与其他两组儿童相比存在较显著的差异性;5岁组和6岁组儿童对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差异较小。(3)儿童在言语理解中对于不同类型的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对现实生活相关的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相比,各组儿童对童话语境相关的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更为灵活。这一差异性在4-5岁组儿童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研究术后镇痛对创伤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IL 6、TNFα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应用一次性术后镇痛泵,加入舒芬太尼2.5μg/kg+盐酸托烷司琼4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2ml/h持续注入.B组患者为术后根据临床需要临时给予杜冷丁每次50mg~100mg肌肉注射,每日不超过3次.发现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A组患者舒适程度要优于B组,随访患者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术后两组患者血浆IL-6、TNF-α水平均开始升高,术后12h左右达峰值,24h后开始回落,但均明显高于术前.血糖和血胰岛素值也在术后升高,术后24h左右达峰值,之后逐渐回落.ISI在术后开始降低,术后24h降到最低,之后逐渐回升,但均低于术前,说明IL-6、TNF-α水平升高与创伤后胰岛素抵抗有相关性.A组患者术后12h、24h、36h、48h的血糖、血胰岛素、IL-6、TNF-α水平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而且术后48h基本可以恢复术前水平.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可以通过抑制血浆中IL-6和TNF-α水平,从而抑制围术期胰岛素抵抗,降低应激反应,从而达到减轻免疫抑制和降低或缩短IR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检测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探讨其在先心病合肺动脉高压中的意义。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并被确诊为先心病的患者63例,其中肺动脉压力正常者(B组)21例;轻中度P H (C组)20例;重度P H (D组)22例,另收集健康正常对照组20例(A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半乳糖...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150名五、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考察儿童版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SST-C)对儿童客观生理反应(唾液皮质醇和唾液α-淀粉酶)和主观情绪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TSST-C引起了儿童显著的应激反应,包括皮质醇和唾液α-淀粉酶水平的升高,以及主观消极情绪(如焦虑和紧张)的增加,这表明TSST-C在中国儿童中的适用情况良好,能够有效诱发儿童的应激反应。同时,研究也发现,皮质醇反应和唾液α-淀粉酶反应不存在相关,生理反应和情绪反应之间也不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及全身麻醉用于高海拔高龄低氧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优势。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1月来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年龄>69岁)低氧患者86例,其中全麻31例,腰-硬联合麻醉55例,记录麻醉后5min、15min、30min及术毕血压、心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术后转ICU比例等指标。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入住ICU几率显著降低(P<0.05)。在高海拔高龄低氧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以使患者麻醉效果突出,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有效,比全麻更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7.
对比分析农村与城镇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状况,旨在了解新农合政策带给农村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益处及今后还需完善和努力之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治疗中心2007年新增的23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按农村与城镇进行分组对比分析。96例农村患者,88例选择血液透析,8例放弃治疗;142例城镇患者,23例选择腹膜透析,108例血液透析,11例放弃。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患者慢性肾炎为主要的原发病、都存在透析过晚、并发症发生率高、急诊透析率高的现象。与城镇组相比,农村组患者平均年龄、肾病知晓率、残余肾功能、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清除指数低于城镇组(P〈0.05);梗阻性肾病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急诊透析率、死亡率、失访率高于城镇组(P〈0.05)。新农合的实施使农村终末期肾病患者获得了治疗的机会,针对农村患者肾病知晓率低、临床状况差的特点,需加强农村慢性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试图分析孤立性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病变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回顾性收集自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行MSCT,保存有清楚影像学资料,临床排除有其他心脏病合并症的MB—MCA患者,共53例,发现MB—MCA病变65处。平均年龄(57.3±12.6)岁,其中男性27例,LAD病变59例。MCA长度(20.8±11.2)mm,MB厚度(2.0±1.6)mm。58.5%的患者有心电图改变,大部分为女性,有胸部不适症状者占90.6%。单纯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者15例,治疗有效率达到73.3%(11例),单纯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12例,症状缓解率达到66.7%(9例)。单纯应用硝酸酯类药物者16例,仅有2倒(12.5%)缓解。MB—MCA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临床症状,可进行干预性治疗;对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的胸痛患者要想到MB—MCA可能,有条件者应该进行MS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明确的可以试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氧吡啶娄拮抗剂.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很难治愈的一种疾病,绝大多数的患者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最终需要肾脏替代疗法来缓解症状,如透析治疗或选择肾脏移植。巨大花费同疾病本身使患者身心均受到很大的压力,CKD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普遍存在,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营养状态和治疗配合性及疾病的预后,因此解决其心理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比较基因导向美托洛尔个体化治疗与常规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从300例1或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65例进入常规治疗组(A组,n=165),其余135例患者进行CYP2D6基因、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基因多态性检测,将β1-AR基因389位携带了Arg等位基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3例分入基因导向治疗组(B组,n=133);基因导向治疗组患者按照CYP2D6基因分型分为弱代谢组(PMB,n=43)、中等代谢组(IMB,n=54)和强代谢组(EMB,n=36)。常规治疗组给予美托洛尔100mg/日,基因导向治疗组中PMB组、IMB组、EMB组分别给予美托洛尔25 mg/d、100mg/d、200mg/d,均分2次口服降压治疗,共随访8周,观察血压和不良反应等指标。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基因导向型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估。结果为基因导向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65.08% vs 47.4%, P<0.05);基因导向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成本效果分析,基因导向治疗组的平均成本效果比稍高于常规治疗组(350.05 vs 249.96),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s)为618.38。依据基因导向的前瞻性美托洛尔个体化降压治疗较传统给药模式更为安全、有效,但短期治疗难以体现其更优的经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