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觉的语言     
多年来。神经生理学家喜欢把一定的机能在大脑特定区域定位。近年进行的关于视觉的大量研究——易理解的神经元功能,开始揭示大脑如何分解从眼睛传来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视知觉组织及其神经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锋  韩世辉  朱滢 《心理科学》2003,26(2):312-314
物理世界通过光信号在我们的视网膜上反映为亮度和颜色的色块集合 ,但是大脑知觉到的却是排列有序的由分离的物体组成的视觉世界 ,其中各种不同的物体占据不同的位置 ,存在相互作用或相对运动。在知觉加工过程中 ,视觉系统必须首先把视觉输入组织成不同的部分以形成视觉加工的基本单元[1,2 ] ,心理学家把这一加工过程称为视知觉组织。视知觉组织是大脑进行图像识别、注意分配及记忆存储等高级加工过程的基础。因此 ,理解视知觉组织的认知和神经机制成为研究大脑认知功能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介绍视知觉组织的基本问题和规律 ,特别是新近关于…  相似文献   

3.
隋南  匡培梓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4):15-19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哺乳类动物大脑视觉皮质发育的基本过程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着重讨论了神经元遗传表型的定向过程与细胞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哺乳类动物较典型的视觉皮质分层以及视觉皮质层次间解剖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互联系,从而对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神经系统发育与行为演化之间的关系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正>想要好记忆,得有好睡眠。长期以来,人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科学家也许找到了其中的奥秘:当人进入深度睡眠时,大脑神经元会长出新的突触,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从而巩固和加强记忆。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研究负责人、美国纽约大学华人学者甘文标教授说:"这项成果对小孩子学习特别重要。如果你不停地学习,甚至牺牲睡眠来学习,那是不行的,因为大脑神经元不会有新突触形成,你根  相似文献   

5.
视觉是通过视觉器官——眼睛来接受一定波长的外来光波刺激,经过视觉神经和大脑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处理后所获得的直观感觉,视觉本身包含了外来光刺激和视觉结构综合两个部分。人所感知的外界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五来自视觉,视觉在人们的信息获得中占有核心位置,这也是视觉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6.
大脑腹侧视觉通路知觉表征的神经机制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该问题研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型,归纳分析了模型之间的分歧与各自的局限。文章分析指出大脑自上而下的调控机制是腹侧视觉通路神经表征机制问题研究的另一重要维度,如何有效整合知觉表征模型与大脑调控机制的相关研究是进一步深化知觉表征神经机制问题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5.发育神经生物学是神经科学又一重要研究领域 发育神经生物学对认识脑的结构与功能,探明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脑是物质的,又是进化的。从个体发育来看,脑和身体的其它部分一起都是来自一个受精卵。神经发育这一极端复杂的事件是对发育生物学的最大挑战。发育神经生物学主要研究神经细胞的分化与神经线路的建立问题。神经系统的特性之一是各神经元群之间的精确而又有秩序的联结。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在神经管形成之后,至少经过增殖、移行、集合、轴突生长、膜和代谢发育、细胞死亡、突触发生、突触排除等一系列相互关系的过程。其中轴突寻找目标的活动及突触的发生和排除过程,是人们最感兴趣和研究最多的领域。神经元突起(特别是轴突)的形成是神经元分化的突出表现,它是按化学梯度和接触引导两种机制生  相似文献   

8.
孕期使用毒品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导致脑内神经递质系统异常以及行为的改变.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据提示,胚胎期接触可卡因、吗啡等成瘾药物,可以影响神经细胞的增殖、迁移或凋亡等发育过程,使中脑皮层边缘系统中多巴胺、GABA、谷氨酸等神经元形态、受体功能以及突触可塑性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子代的学习记忆和成瘾易感性等行为异常.本文将从行为、神经发育、递质系统以及脑功能等层面归纳胚胎期用药对成瘾相关行为影响机制的重要研究进展,并试图提出可能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神经网络的黑白图形视觉识别机制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刺激引起视觉系统的生理反应.经过大脑的信息加工而形成视觉。现有多种模型从不同角度对视觉机制进行模拟。该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黑白图形识别的视觉机制加以模拟,构建了一个两层BP(back-propagatbn)神经网络模型。应用所建网络对一幅目标和背景灰度分布曲线有重叠的图像进行了成功识别.对大脑视觉加工机制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齐星亮  蔡厚德 《心理科学》2019,(5):1127-1133
文字阅读学习如何塑造了人脑?这是当今语言认知神经科学的热点课题。研究表明,文字阅读学习不仅会增强早期视觉加工能力和重构腹侧视觉通路,还改变了口语脑网络的加工方式和词素-音素转换脑网络的结构。文字阅读学习通过在视觉皮层与口语系统之间创建一个高效自动运作的平台,改变人脑的功能与结构组织。今后的研究需要深入探究视觉词形区(VWFA)的功能特异性及其与语音和语义加工的动态交互作用、汉字阅读学习的大脑可塑性机制和文字识别与面孔加工的竞争性发育机制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联结主义近来引起了认知科学的极大关注,因为它似乎有可能取代对于认知模型传统基于规则的研究方案。哲学家们也开始注意联结主义。认知的联结主义模型的基本特征研究认知的联结主义方案除了探讨近几十年来引导对认知的大量思考的传统的计算机模型外,首先要研究的就是作为认知基础的机制的不同概念。这一替代模型是由我们对大脑的理解所引起的。即使它试图体现大脑结构的重要特征,但并未对中枢过程提供详尽的说明。确切地说,它倡导的是与认知有关的那类加工模型。联结主义结构的基本构成部分就是像神经元这样的简单单元,它们在任何特定…  相似文献   

12.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维持大脑的兴奋-抑制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显示抑郁症与各种GABA能神经元活动不足相关,抗抑郁药物可以缓解或恢复上述变化。GABA能系统延迟发育至成年早期基本成熟。应激,尤其是早期应激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可以通过扰动GABA能系统的发育轨迹从而造成对该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持续后果,并与后期抑郁症易感密切相关。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鉴别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以GABA能系统为靶标的抑郁症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视觉注意的顶叶神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脑皮层后顶叶是联合皮层的一部分。它前界体感区,后接视纹前皮层。传统上认为,脑的某些将感觉传入、概念和思想等一些不同的活动的神经信号联合起来的脑区称联合皮层。它是神经整合的高级中枢。灵长类后顶叶联合区与视觉注意密切相关。近年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神经生理系Yin,T·C·T.及其共同工作者应用微电极技术结合行为指标,在清醒猴上,记录了视觉注意时后顶叶皮层单个神经元活动特征。他们发现,下顶叶(7区)有4类神经元与视觉注意有关,其中三类不是通常意义的感觉或运动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是在动物注视着关心的目标物时才活动。Yin等设想,下顶叶对来自两个不同来源的信号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学对人脑的研究证明,思维是高度发达的神经元的复杂机能。思维就是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然后通过生物电流将刺激信息传送到大脑,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这种思维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大脑要进  相似文献   

15.
現在心理学上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呢?是树立能动的反映論观点。用这个观点分析研究大脑物质活动,才能发現大脑物质活动和能动的反映論一致的規律。发現了大脑物质活动的这样的規律,运用这样的規律說明大脑如何产生能动地反映客观的心理意識,这样,心理学才能正确地闡述心理是客观的反映,是大脑的产物这个問題,这样,心理学才能自然地和能动的反映論一致,也只有这样,心理学才能成为科学。因为在心理学者中間,由于受錯誤的大脑物质活动規律的影响,受旧的心理学的影响,对于什么是能动的反映,怎样用能动的反映去說明心理意識,意見是不一致的。因此,需要做个簡括的說明。  相似文献   

16.
宋方兴  王珏  鲍敏 《心理科学进展》2023,(10):1873-1882
在个体视觉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视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会受到视觉经验和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被称为视觉可塑性。视觉可塑性在出生后的发育关键期内达到峰值。虽然成年期视皮层神经环路的结构功能趋于稳定,但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成年人视皮层中仍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可塑性,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眼优势的可塑性。最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短时程操控成年人的各种视觉输入信息,乃至调节两眼间注意资源的分配,都可以引起成年人眼优势发生偏移。然而,两者调节眼优势的神经机制可能并不相同。视觉输入对成年人眼优势的调节可能主要反映了视觉皮层的稳态可塑性机制;而注意对眼优势的影响则是一种高级加工对初级视觉皮层的反馈调节,目前可以用拮抗神经元的适应机制来作解释。未来研究可以寻找更加直接的证据来支持这一解释,此外也应重点关注注意与视觉输入之间会如何交互影响成年人眼优势。  相似文献   

17.
叶浩生  曾红 《心理科学》2013,36(5):1230-1236
镜像神经元是意大利帕尔玛大学Rizzolatti等人在恒河猴大脑腹侧运动前皮层F5区发现的一种神经元。这种神经元在猴子操作和观察同一个指向某种目标的动作时(如伸手抓食物)皆被激活,似乎这种神经元映射了其它个体的动作,因此被命名为“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通过具身的模拟把动作的执行和动作的知觉结合在一起,把观察过程与身体运动过程相融合,克服了二元论在身心之间所设置的障碍,为人们正确认识身心关系开辟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事件相关振荡与振荡脑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曙 《心理科学进展》2008,16(3):435-440
事件相关振荡是伴随认知、情感和行为过程的脑电磁振荡活动,观察到其各类调频、调幅和调相现象,这种介观和宏观尺度上大量神经元的集体活动与微观尺度上神经元平均发放率和发放定时相互影响,共同参与神经信息的编码、表征、通讯和调控。动态细胞集群假说认为大脑认知功能是神经网络通过同步振荡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基于振荡的大脑理论指引下,多尺度、跨脑区和跨频率事件相关振荡研究为揭开振荡脑网络的工作原理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9.
视知觉在心理学中具体是指从眼球接收器官到视觉刺激后,一路传导到大脑接收和辨识的过程,它包含视觉接收和视觉认知两大视知觉部分。从探讨中小学年龄段学生视知觉结构原理入手,阐述在美术教育理念不断发展丰富的当今社会,如何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及视知觉理论原理,在现代美术教学中找到一些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美术教学对学生整体的发展起到有意义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大脑整合的角度分析心理的神经机制。神经元之间的交互和动态联结而构成神经集合被认为是每一个认知活动的基础。然而这一交互作用的具体性质,即脑整合的机制尚未明确。通过对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认为神经元活动的时相同步可能是脑整合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