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的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宏伟目标和任务,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趋势。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同马克思主义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本质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传入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这是党和人民对《文史哲》编辑人员提出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的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期望和要求。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苏、捷、匈、保和东德的哲学家就《作为社会认识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为题,于1980年2月5日至6日参加了柏林国际学术讨论会。 G.巴里施(东德)首先作了题为《作为社会科学一般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了提出这个问题的重大意义,因为社会科学的作用正在增加。我们应该进一步发展马列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以便它在社会科学的不断分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起到世界观-方法论的作用,并对促进综合过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它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和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这一时代使命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许多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然科学与技术工作者以及实际工作者共同探讨。为了更好地探索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紧迫任务,揭示科学  相似文献   

5.
刘立军  于红 《学海》2003,(2):8-12
20 0 2年 4月 2 8日和 7月 1 6日 ,江泽民同志相继考察了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并就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表了重要讲话 ,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提高全民素质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治党治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 ,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高等学校作为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地 ,必须进一步明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同样重要 ,都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  相似文献   

6.
在世纪之交,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积极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指示精神,促进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一九九八年末,就召开了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大会,这为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开创新局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一个伟大创举。一、积极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战略意义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日新…  相似文献   

7.
1987年是伟大的十月革命70周年和第7个五年计划的第2年,在这个五年计划期间,应当在正在进行的改革过程中和解决苏共27大提出的任务方面实现转折。因此在我国的整个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列主义哲学面前,提出了许多复杂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义务就是,首先要对时代提出的基本要求,做出科学的和有内容的哲学分析,这些基本要求表现在对我国社会物质及精神生活一切领域进行改造和加速我  相似文献   

8.
正中央今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如果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至今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一个纲领性的指导文件,那么习近平同志在这次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也可以说是指导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同志在总结和高度评价过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做出的贡献的基础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加快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是时代对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客观要求。不能否认,在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确实存在着一种与现实不相适应的状况。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中存在这种“不适应”的状况,除了其他的种种原因以外,还有个方法问题,即哲学认识论的指导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认识论研究,多是限于对自然界的认识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而冷落了对社会认识的探讨,即很少注意从认识论的基本理论上研究和回答如何认识社会的  相似文献   

10.
这个问题十分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日益认识到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社会科学的参与和指导。《哲学研究》编辑部及时召开这样的座谈会,有利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感,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技术、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察,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作了精辟的阐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12.
同意胡乔木同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问题的讲话。我也讲点意见。我讲的题目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现在发给会议的“哲学社会科学八年发展规划的初步设想”,只是一个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致的规划,一个粗略的蓝图。这个规划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实际,还有待于大家的讨论、修改、补充,使之趋于完善,在执行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13.
湖南、湖北两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纪念王船山逝世二百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至廿六日在长沙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全国知名学者及两湖地区的哲学、史学、文学工作者九十余人。会议贯彻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船山的哲学、史学、社会政治思想、阶级属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不少新问题,作了较深的探索。茲将讨论会提出争论的主要问题,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代,随着国际学术交往的日益广泛和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也驶入了国际化建设的快车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的国际化,是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沟通交流的结果,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的国际化,需要我们在重视传统、加强对话和创新教学等方面总结经验,从而更快地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随着马克思主义(根据资本主义社会改造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历史必然性)的创立和创造性的发展,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在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而且首先和主要地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领域完成了伟大的革命变革。因而便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一、导言今天,“异化”和“异化的”这两个词,在盎格鲁撒格逊国家里,已经是人们的常用语了。“异化是城市的重大问题”,或者“异化的社会”这类表述,都能直接被人理解了。人们对“异化”所取得的这种普遍认识,是异化概念在盎格鲁撒格逊地区的社会科学中,特别是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政治学中占居了中心地位之后才出现的。“异化”能够变成口头语,不仅说明,社会科学的诸种概念已经普遍地大众化,而且还说明,人们是如何试图用这个概念来描述和把握工业社会中,以及后工业社会中的一些重要现  相似文献   

17.
更好地掌握关于社会和个人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形势要求人们能够适应新的和更复杂的阶级斗争条件,要求每一个人都能够认识充满矛盾的世界,看到阶级的隔阂,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在实现社会进步的斗争中,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透彻了解,正在变成劳动人民的一种自觉力量和行动的动力。哲学研究工作应该有目的地开展唯物主义辩证法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并同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基本理论作斗争。  相似文献   

18.
理论工作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本文在系统梳理邓小平关于理论工作一系列论述的基础上 ,从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倡理论创新、创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环境等六个方面进行论证 ,从而得出邓小平理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指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今天,关于社会科学(取其广义,即包括人文科学和狭义社会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日益引起学界重视。本文尝试探究社会科学的哲学本质。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范式向人文社会研究领域转移的产物,也可以说,自然科学范式的引入使人文社会领域也成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研究”的对象。所谓“研究”,其表征为对对象采取“知识”或者说“认知”的态度去处置。作为最早实现的知识形态,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以此作为自己的哲学本质。分析起来,它包括诸多成分:自然哲学、形而上学(柏拉图主义存在论)、知识论、语言分析哲学、数学-逻辑和实验…  相似文献   

20.
逻辑经验主义的社会科学哲学常常受到忽略,但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早期逻辑经验主义者中,其核心成员纽拉特致力于社会科学元理论研究,并提出了物理主义的社会科学思想。像逻辑经验主义一样,纽拉特也主张科学统一,但他提出的百科全书式的统一思想,其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一元论框架的统一科学观,反对把社会科学规律还原为物理学规律,也反对方法论个人主义,并从说明原则的类型上论证了社会科学律则的不可还原性。纽拉特的非还原物理主义思想并不要求社会科学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来运作,社会科学实践中存有大量不可预见的现象。当然这既没有导致经验社会科学终结,也没有导致科学统一理想终结,而是表明正统逻辑经验主义的形式主义科学说明以及科学统一的复杂等级观念并无多大意义。门格尔、考夫曼和齐塞尔这些逻辑经验主义的边缘成员,与纽拉特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深刻分歧,他们之间在对社会科学本质理解上存在的争议推动了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