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在介绍当前我国宗教的一些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强宗教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国宗教立法工作的现状,宗教立法中的几个具体问题,提出了加快宗教法制建设的设想。最后还介绍了联合国有关宗教问题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有许多重大国际问题都是与宗教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在未来社会中,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很可能都是由宗教势力所决定,尤其由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宗教所决定。伊斯兰教由于积极入世,又多以政教合一的形式出现,是一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世界局势的力量,这一点只要对联合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稍加回顾就不会有丝毫怀疑。自1945年以来发生的世界大事,有许多都与宗教有关,如1947年8月印巴分治,10月27日印巴克什米尔战争;1948年5月15日的第一次中东战争;1956年10月29日英、法、以色列对埃及…  相似文献   

3.
宗教:关切世界和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年之交,各国的宗教领袖聚会联合国,试图通过宗教的影响来促进世界和平,这无疑是人们美好 的期盼,但也是一个── 沉重的话题 当今世界,宗教对国际经济、 政治新秩序的建立产生着重大影 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并不宗教这面神圣的旗帜,有时也被人挥舞,借口“反对宗教迫害”、“维护人道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甚至穷兵黩武,大打出手。有人散布“文明冲突论”,挑起基督教文明同伊斯兰文明、东方文明的冲突。社会邪恶势力也打着宗教旗号,图财害命,危害社会。邪教不是宗教,但它往…  相似文献   

4.
正确理解严格遵循基本法有关香港宗教的规定□郑鸣●随着1997年7月1日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时刻的到来,“一国两制”由构想成为现实。香港回归祖国后,基本法的贯彻实施就成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在涉及有关香港宗教问题上,也应该严格按基本法的规定办事...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宗教问题——关于宗教五性的再探讨(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宗教问题——关于宗教五性的再探讨(续)●叶小文国际性1.宗教是一种国际现象讲宗教的国际性,首先因为宗教是一种国际现象。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存在着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性宗教。据《1990年大不列颠统计年鉴》,到1989年,...  相似文献   

6.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每个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作为人权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通过的一些重要国际人权文书,如《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消除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不容忍和歧视宣言》等等之中,都有明确的有关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宗教活动场所年度检查办法第一条为了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促进宗教活动场所自身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根据《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和《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当前宗教的客观性、重要性、排他性等特性,并援引联合国的有关材料和国外一些神学家的看法,说明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尊重事实的做法;同时对照欧美的宗教实际情况以及欧洲的政策转型倾向,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方面的实践也足以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要做好宗教工作,我认为应从宗教信仰、宗教管理、宗教引导三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贯彻党的宗教信仰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温饱问题的解决,信教群众迅速增加。正确对待信仰问题也是一个正确对待群众的问题,只有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干得更好。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政策规定具体化、制度化、法规化,使其发挥规范性的作用。宗教工作是一个涉及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复杂问题,而且信仰群众多数在基层,文化程度不高,要把党的宗教政策落到实处,就要…  相似文献   

10.
就伊斯兰教而言,本来不应该存在所谓世俗化”的问题,因为伊斯兰教本来就是一个教俗不分、入世性极强的宗教,其经典《古兰经》不仅规定了认主独一、笃信安拉等六大宗教信条,规定了五大功课和有关的宗教礼仪,而且它本身也是确立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的根据,同时,它还是一种社会伦理规范的准则。但是我们所指的伊斯兰教的世俗化,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伊斯兰教的世俗化首先意味着政教分离,宗教从社会政治生活中开始引退,宗教失去其公共性与社会政治职能,信教与否不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纯粹是公民个人的私事;第二,伊斯兰教的…  相似文献   

11.
常正 《法音》2000,(10)
本刊讯9月5日,出席联合国“宗教和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的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一行回到北京,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李德洙,外交部副部长杨洁,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田鹤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杨同祥等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五大宗教团体负责人专程到机场迎接。 9月6日,中共中央统战部举行欢迎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出访归来座谈会。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出席座谈会并欢迎出席“宗教和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和访美归来的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 在座谈会上,中…  相似文献   

12.
加强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我们在新的时空环境下再提这一问题,却必须有新视角和新要求。这就是必须把宗教教职人员培养教育工作的重心从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转变到追求结构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上来,大力加强现代宗教人才的素质建设。这是新的时代和新的任务对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傅铁山主教曾经提出,新一代宗教人士需要具备宗教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工作能力。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方向。为了引导大家更为集中地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约请国家宗教局政法司原负责人和五大宗教的有关人士,就现代宗教人才的素质建设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8月28日的纽约联合国总部,在隆隆的鼓乐.激情饱满的演唱和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祈祷仪式中,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热烈隆重地召开了。大约有1000多名身着各色服装的宗教界人士和其他代表坐满了整个会场。大会秘书长简恩先生说,“宗教领袖们能够在联合国总部相聚,这是联合国成立55年来的第一次”,而“会议之所以能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理由很简单,现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冲突与宗教有关。”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号召对话,发挥宗教领袖在转化冲突中的作用,朝向宽恕与和解,结束贫穷的肆虐和环境恶化。” 在大会秘书长简恩…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具有宗教背景或在宗教名义下进行的国际冲突此起彼伏,不断升级,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一个人类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宗教越来越成为国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宗教所处的公共领域从国内的公共领域扩展到更大的国际公共领域。国与国之间在处理公共领域的宗教问题时,需要互相借鉴各自的经验,国际社会对待和处理国际公共领域的宗教问题时,也需要从各国优秀的传统和有价值的理念中吸收养料,从各国在处理各自公共领域中的宗教问题时所积累的有效的经验和实践中寻求支持。当今中国政府对待和处理公共领域中的宗教的理念和实践完全可以…  相似文献   

15.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但是,近些年来.由于部分群众对于各种宗教所规定的禁忌不甚了解,伤害信教群众感情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使读者对我国五大宗教规定的基本禁忌有一些初步了解,本刊特别邀请了六位有关方面的人士,从不同角度介绍五大宗教的禁忌规定,希望可以帮助读者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相互尊重,举止得体。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避免或减轻公共安全事件对公众造成的巨大伤害,大力推进公共安全能力提升至关重要。正如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文件中指出的:"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推动公共安全能力提升和完善,对于提高我国公共安全能力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宗教活动场所属于公共场所,每当举行宗教活动时,都面临公共安全问题,如何提升宗教活动场所的公共安全能力需要重视。而这一内容,应该放入宗教院校的教育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宗教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国际 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世界上发生的冲突和局部战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与宗教问题有关。随着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外宗教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宗教界的共同努力,我国宗教方面的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应当看到,我国宗教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关系到我国的…  相似文献   

18.
儒学与宗教的关系邹昌林儒学与宗教的关系,至今聚讼未果。其关键原因是,利用现行的成型理论,尚无法给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一个正确的定位。无论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高度尊敬而把中国宗教定位为世界宗教的“第三大河系”─—“哲人宗教”,还是就中国文化本身源头的有关...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晚年关于宗教问题的著作颇丰。有些学者认为,恩格斯晚年对宗教的态度发生了某种温和的转变,有一些学者站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对立的立场上,否认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晚年独立做出的研究成果,否认恩格斯晚年宗教观的历史地位。如何看待恩格斯晚年的宗教研究主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结合恩格斯晚年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从现实的革命斗争的需要、捍卫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和个人圣经情结的解开三个方面剖析恩格斯晚年研究宗教的目的与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看待恩格斯晚年的宗教研究成果及其对待宗教的态度转变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今国际宗教问题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两极对峙终结后,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极其深刻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世俗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在这一大背景下,宗教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热点之一。研究当今国际宗教问题的主要特点,汲取经验教训,对妥善处理我国宗教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据国外宗教机构统计,截止2000年,世界总人口约为60.55亿,信仰宗教者约为51.37亿,约占总人口的84.8%。其中,基督信徒(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约19.99亿人,穆斯林约11.88亿人,印度教徒8.11亿人,佛教徒3.59亿人,以上4种传统宗教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