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儒家思想的精髓,汲取儒学的智慧。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儒学当代价值;继承儒学核心思想,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承袭儒学重德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传播儒学和谐理念,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汲取儒学教化方法,充分体现知行统一;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引领儒学研究风尚。  相似文献   

2.
孟子与韩愈是在儒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孟子素有“亚圣”之称,他对孔子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使儒学得以广泛传播。韩愈则是新儒学的中兴者。张清华先生在1993年4月20日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给韩愈以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韩愈是复兴孔孟儒学传统的倡导者和奠基者,相当大程度上规范了唐以后中国文化的面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一代巨儒,孟子与韩愈不仅“道统”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其传授手段即论辩艺术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儒学的回归已俨然成为一种态势①。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需求,呼唤着儒学学者回归“儒者”的真精神,以促进当代儒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笔者在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同仁。一、儒学的社会需求儒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国家因落后而被动挨打,当时的知识精英“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转向西学,儒学基因处于沉睡的状态;1978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和平崛起,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儒学基因得到激发、苏醒和释放。“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于是,从官方到民间,都不约而同地追根寻源,回归文化意义上的“自我”,以更好地治国理政或者安身立命。这正是“儒学回归当代中国”的内在原因。在这种态势下,无论是官方还是民众,商界还是教育界,都表现出对于儒学(或者扩大地说,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4.
杨阳 《哲学研究》2012,(5):118-123
<正>国内的儒学和传统文化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受海外新儒学影响,其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将典籍中的只言片语从思想家思想的逻辑整体中剥离出来,通过过度阐释的方法,赋予其现代或后现代的意义,并将其提升为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或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后现代史学的影响有  相似文献   

5.
同中国文化传统一样,儒学在近代以来走过了坎坷曲折的历程。1840年后,中国文化传统经历了西方文化自器物而制度而精神理念的全幅冲击,儒学一度被挞伐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以致于某些西方汉学家甚至认定儒学已成为只能收藏于博物馆的“古玩”。曾几何时,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儒学的存在境遇在新的世纪之交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向21世纪,儒学显示出了复苏乃至复兴的势头。值此之际,对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作出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与前瞻性的研究,显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大作用。它向人类提供了为学、为政、为人、为道的许多基本理念,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东亚、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共鸣。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前夕,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儒学社团和专家学者齐聚儒家圣地曲阜,举行第二届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隆重纪念儒学创立者孔子,认真学习与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013  相似文献   

7.
赵跃 《孔子研究》2015,(2):153-158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流使儒学置于一种跨文化语境中。我们要以更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儒学,从文化传承维度、文化对话维度和文化渗透维度推动儒学研究与传播。文化传承维度主要从文化的纵向发展出发,挖掘文化主体的内部驱动力;文化对话维度主要从文化的横向发展出发,分析文化主体的外部环境;文化渗透维度主要从文化的立体层面出发,探讨文化对不同层次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80年代,在大陆,一大批见多识广的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传统儒学首当其冲,被认为是“中国人走向未来的沉重包袱”。而在台湾,有人则从“回答意义危机”的角度来评价当代新儒家,认为新儒家们回答了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从而又使不少大陆青年学人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儒学进行再思考。 孔子以降,儒学一直是安邦立道的学问。汉初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由汉末天下大乱始,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约四、五百年间。  相似文献   

9.
由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办,是以儒家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为基本内容的研究集刊。该刊主要发表有关现代儒学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及前沿话题的文章,兼及传统儒学领域的研究,以及中外学术与思想的比较研究,旨在为国内外儒学研究者提供高水平的学术思想交流平台,该刊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该刊由清华大学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院长陈来担任主编,编辑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严格执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每年定期推出两期(春季号和秋季号),第1辑《儒学与古今中西问题》于2016年12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相似文献   

10.
严锡禹 《天风》2017,(9):25-25
作为一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士大夫,徐光启深受儒学的影响,他对基督教学说(时人称为“天学”)的理解,是在自己已经拥有的儒学背景中展开的。因此,要了解徐光启对天学的认识,必须了解他对天学与儒学关系的论述。1612年,徐光启为他与熊三拔合作翻译的《泰西水法》写了一篇序,其中这样说道:“余尝谓其教必可以补儒易佛。”  相似文献   

11.
陈志军 《学海》2011,(4):161-165
儒学在经历了"五四"以来的深刻而又偏激的批判和文革中全面彻底的扫荡之后,似乎走进了历史的死胡同。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大潮的强力冲击和深层渗透下,"现代化"语境进一步加深了传统文化的危机并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断裂。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学如何摆脱内外困境,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解丽霞  魏航 《现代哲学》2006,(4):133-134
2006年6月10-11日,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创新暨庆贺李锦全教授从事教学科研五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天津、武汉、南京、成都、石家庄、长沙、合肥、杭州、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20多个省市知名高校、学术机构的学者。会议主题为:以“李锦全先生思想研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创新。现将讨论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李锦全先生思想研究的总结。李锦全先生的学术研究横跨文、史、哲,问题域非常广阔。中山大学杨海文副编审探讨了李先生对“历史发展动力”、“有神论与…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于2010年9月27-28日在浙江省衢州市召开。本次论坛由浙江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领导小组主办,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光  相似文献   

14.
正何为儒学之真精神?或曰何为孔子之真精神?这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梁漱溟就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人们所批判的孔子只是"假孔子",而"真孔子"的面目已被历史所遮蔽。于是,他发誓要恢复孔子儒家的本来面目——"孔子之真非我出头倡导,可有哪个出头?"现在的情况当然已非昔比,"复新儒学"成为儒学研究的潮流。但对孔子、儒学的解读和观点却五花八门,其中又有所谓"汉学主义",用西学来解读中国传统儒学,弄得孔子和儒学面目全非,也出现了真孔子、假孔子还是洋孔子的现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儒学之真精神"的问题。这对于儒学研究和  相似文献   

15.
王京龙 《管子学刊》2006,(4):42-45,36
中国传统体育观念是在早期众多地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齐文化的尚功利崇武勇精神、儒学的尚中贵和精神、道学的养生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体育观念的基本文化渊源。战国时期齐文化背景下的稷下学对诸子百家思想理论的全面整合,既为汉代以后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国传统体育观念的凝练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儒学传统一直被视为理想主义的典范,似乎儒学之道就是悬置了一个道德理想主义王国,引领着世俗生活中的人去追求和超越。儒学传统是否一种遥不可及的理想主义?本文通过分析儒学"万物一体"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取向,认为儒学传统始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着某种张力和富于弹性的平衡,其价值取向介乎于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并由此进一步阐述儒学"万物一体"思想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一代仙学大师陈撄宁的研究有失公允。近代以来,由于列强入侵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中华文化经受了剧烈的文化阵痛,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应该说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传统文化都顺时而化,站在"卫道"的立场上,开始对其传统文化进行革故鼎新的现代转型工作,出现了"新儒学"、"新佛学""新道学",作为道教界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和理论大师,陈撄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不容低估,从三教文化现代转型的视野来审察,他与一代新儒学大师冯友兰和新佛学大师太虚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于诸多方面都有着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诚信建设的伦理学思考——诚信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在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裕 ,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甚至相悖的社会问题 ,其中“诚信缺失”或“信用危机”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目前 ,诚信缺失已成为一个关系到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也成为学术理论界着力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各个学科都从各自的角度 ,对诚信缺失的原因、诚信建设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我国伦理学界近几年来关于诚信问题的研究情…  相似文献   

19.
余日昌 《学海》2002,(4):119-123
如何对当代海外新儒学进行恰如其分的定性 ,应当根据他们自己的如是说。海外新儒学力图融合中西方精神并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其观点、方法和目的都很有特色 ,突出地表现为所谓“文化资源论”的深刻理念 ,而且与“新传统主义”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0.
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和基础。儒学本身是在与诸子百家的争鸣中成长,在与佛、道的交融中发展的。儒学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同时也对佛、道等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宋明时代的儒学,其实是以原始儒学为基点,融摄了佛、道等多种思想,是儒佛道三教的合一。儒学的当代使命,与儒学自身的特质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密切相关;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多元文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