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鑫 《学海》2022,(2):13-21
分配制度是社会制度在分配领域的集中反映,反过来会影响社会制度的稳固和变革。中国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于毛泽东思想中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纠偏及发展、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完善的历程中,经历了三次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到市场化的按劳分配,再到人民共享的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配正义,需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位,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并通过合理化的按劳分配制度设计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紫晶 《天风》2008,(16):44-4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各地都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将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序篇:就业分配,看不见的战线九六年尚未接近尾声,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就业分配工作就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了.据了解,近两年是我国建国以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个时期,又恰逢分配制度改革进入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进行了较大的变  相似文献   

4.
西方组织公平领域的主流观点认为要想提高员工的分配公平感,应着力提高分配过程的公平性以及上下级互动的公平性,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本研究发现:在中国组织情境下,较之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人际公平、信息公平),分配制度公平对员工分配公平感的解释力最强;在分配制度不公平的情境下,程序公平和人际公平才会影响分配公平感,仅仅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界定举证责任分配出发 ,探讨了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架构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方关于民事诉讼法举证责任分配的不同学说的历史生成、哲学基础及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途径 :( 1)基本理念转换 ;( 2 )相关立法完善 ;( 3)司法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6.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本来是党和政府改革以来在分配领域提出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是一种市场经济,它的首要的基本的分配原则只能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即按效率分配。按效率分配在理想意义上并不否定基本权利的公平、机会与规则的公平。但在以经济赶超为根本任务的语境下,就分配而言的"效率"却被置换为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数量意义上的"效率",并被赋予了增长主义的含义。与其说近年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提法是针对原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本来含义的大幅调整,倒不如说是针对扭曲了这一理念的增长主义及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引发的贫富差距与公平缺失。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收入分配调节除政府与市场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就是伦理调节。本文分析了伦理调节必须依赖于内化的个体德性以及伦理调节的重要作用,总结了伦理调节的基本方式,对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每个社会都有它特有的分配方式,每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不决定于人們的主观愿望,而是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取决于所有制的性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們的觉悟程度。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它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产物。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剝削者手中,因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部分都被剝削者拿去,劳动者只能从自己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取得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这部分产品之所以分配給劳动者,仅仅只是为了維持他們最低限度的生活,使他們下致餓死。例如,在資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資料,  相似文献   

9.
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论的难题解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声功 《学海》2002,23(3):22-29
根据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的要求 ,本文从对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是劳动创造价值还是效用决定价值与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问题的解析 ,通过对由两种根本对立的价值观导致的悖论的解述 ,对目前学术界几种观点的解析、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概念界定的解述 ,以及对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的解析 ,论述了我们应如何针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 ,科学地看待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论 ,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与认识  相似文献   

10.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由自身以外因素造成的不同群体对要素资源占有的差别.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加强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按劳分配本质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汉文 《学海》2005,3(4):9-14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没有为之提出相应的答案。以笔者愚见,深化对按劳分配内涵的认识,或许能够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参考。按劳分配的内涵包括怎样分配和分配什么。对于分配什么?在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仅仅被理解为对生活资料的分配,可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再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发展的观点,它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按劳分配的内涵,本质上需要包括对利润的分配。而且,只有当利润作为按劳分配的内涵之一,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分配与…  相似文献   

12.
财富分配正义是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强调幸福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增进人民幸福的财富分配正义才是真正合理的分配。马克思从财富的性质阐析了分配真实的财富是增进人民幸福的根本基础;从财富的形成阐析了按真实贡献分配财富是增进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强调劳动创造财富,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财富主要应分给劳动人民;从正义的局限阐析了超越按贡献分配是增进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强调生产力越发展,财富越丰富就越应该超越按贡献分配;从分配的实现阐析了人民主导是财富分配能够增进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强调确保人民主导财富分配的根本基础是建立、健全公有经济,确保权为民使用。  相似文献   

13.
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体现出不同的时代性内涵和特征.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特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形成公平正义的利益格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它需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不能把资本的增殖性和剥削性割裂开来。价值增殖是资本追求的唯一目的,为此必须与工人发生剥削关系和雇佣关系,后者作为“死劳动”对“活劳动”的单向度、不平等的权力-支配关系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内容。既不能把资本等同于物,也不能把资本等同于生产要素。如果说生产要素是一种物(如机器)在技术关系中获得的规定,那么,资本就是这种物在权力关系或生产关系中获得的规定。技术关系与权力关系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社会主义需要资本,并不是因为资本不再追求价值增殖和不再剥削劳动,而是因为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需要吸收和借鉴资本的文明成果,即现代化大生产所亟需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要消除资本所造成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断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大江东去,滚滚的改革浪潮冲击着社会海洋的每一个港湾。旧观念、旧思想在急流洪峰中纷纷瓦解,新体制、新观念脱颖而出……大学生择业同样经受着改革大潮的洗礼。 1989年,部分院校开始实施“毕业生分配中期改革方案”。 1991年3月,全国大学毕业生调配会在郑州召开; 1992年3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分配计划协调会在杭州之江饭店举行; 1993年,1994年各级各类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各省均有……。 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紧锣密鼓。大学毕业分  相似文献   

16.
和谐劳动是与和谐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和谐、劳动手段与劳动目的的和谐、人的生命活动与人的本质活动的和谐、劳动活动与劳动关系的和谐。和谐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实现和谐劳动的基本途径是:切实明确劳动主体责任、科学确立劳动价值取向、合理安排劳动分配制度、积极完善劳动协调机制、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与人生价值观讨论会侧记本刊记者我国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社会进入新的大发展时期。伟大的时代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平与之相适应。最近中央一些领导反复强调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理论界、宣传战线对此十分关注。4月9日,由《人民日报》理论部、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伦理学会联合发起,在北京召开了“市场经济与人生价值观讨论会”。有近50名学者、理论工作者与会。会议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我国市场经济的性质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与会者一致认为,我国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它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共性表现在:市场经济活动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实现优胜劣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胜体现在:在所有制结构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宏观训控卜,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分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林飞 《学海》2007,(3):68-72
第三次分配是克服第一次分配的弊端,以及弥补第二次分配不足的重要社会分配方式。发展慈善事业,减少贫困与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社会调节,促使更多的个人和群体参与第三次分配。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需要积极培育与发展慈善组织,建立现代财富伦理,推进慈善文化的发育与普及,增强企业家慈善捐款的热情,提高慈善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度,鼓励志愿者的慈善义工,大力推进慈善理论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宗教生产理论扬弃了亚当·斯密非生产性生产与黑格尔"精神生产"之说,既指向一种历史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又兼有资本主义制度下专业化的政治经济学意涵,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含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生产要素,并且以包容认识论、实践论以及价值论的理论视野回应启蒙运动以降世界范围内宗教活动的各种新变化,对现代宗教研究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公平与效率:优先性与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平与效率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人们的讨论更是激烈。有人说公平优先于效率 ,有人说效率优先于公平。笔者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分属不同分配领域的优先原则 ,效率相对于生产资料分配领域而言 ,公平则相对于生活资料分配领域而言。笔者运用博弈分析法说明 :公平与效率可以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可以达到最佳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