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体主义:面临困境还是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协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关键是要实践马克思主义“真实的集体”、真正的集体主义思想。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为实行集体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客观基础,贯彻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论集体主义道德的补偿规范与现实的利益补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包括集体利益的优先性、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应当协调发展三方面。集体主义道德包含着补偿规范,必须使现实的制度成为体现集体主义道德补偿规范的道德的制度,才能为集体主义道德的充分实践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3.
[教学要求] 使学生懂得个人不能脱离集体,集体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有时也会发生矛盾,这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必须自觉遵守纪律。 教育学生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维护集体利益,养成自觉遵守纪  相似文献   

4.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从已经收集到的一千多个白族民间故事来看,它们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较高的道德价值,具有道德教育的功能。 (一)朴素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念。 道德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处理个人与他人和个人与集体的相互关系问题。古代白族人认为:应该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还应该牺牲个人的生命。白族民间故事《洗马塘》讲,在远古时代,大理连续三年不下雨,河流干涸、禾苗枯焦,不少人饿死。有个名叫阿贵的小伙子,决  相似文献   

5.
贯彻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王联斌一、集体必须是一个真实的集体,并不断提高其真实度。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真实的集体”的阐述中可以看出,真实的集体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我国虽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还不是单一的公有制,但作为整体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集体,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以,我国现实的集体具有真实性。当然,它今天还未完全达到纯“自由联合体”式的理想化集体水平,可以说是一种“准理想化”的集体。因为,除生产资料还未完全达到单一公有制的水平外,还存在官僚主义、不正之风等等。这些可称作集体中的虚假成分,由于这些虚假成分的存在,或多或少地给集体主义原则的贯彻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克服这些虚假成分,不断提高现实集体的真实度,乃是贯彻集体主义原则的应有之义。二、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从立法角度保证集体主义原则的有效贯彻。首先从法律上保证真实集体的存在和发展:维护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打击和消除官僚主义、不正之风等腐败现象;保证企业竞争的平等权利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保证集体与个人双向义务和权利的统一;保证个人的正当利益不受任何侵犯。三、现实集体的法人代表必须具有集体主义的道德人格。一要具有  相似文献   

6.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确立受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与自身的内在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多元文化、集体主义逐渐回落到社会道德层面,都对其话语权形成了极大挑战。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在于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指向性的统一、坚实的利益基础和正确的衡量标准。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是一个集体和个人双向作用的过程,需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需要不断实现由社会到个人、理论到实践、外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试论集体功利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为杠杆,来支配和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的经济关系模式。它要求行为主体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行为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为参与竞争、追求利益、胜者得益、败者失利。由此派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不可能不是功利主义的。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具有不同的主体规定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与资本家私人占有制相结合,资本家的私人利益始终占居支配地位。因此,资产阶级倡导的功利主义,必定具有个人主义的性质。当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时候,便获得了新的主体规定性。由于社会主义公在制作为主导性经济成份存在和发挥作用,从而形成了真实体现集体利益的主体形式。这种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的时候,便不再困于私人利益而要受集体利益的支配。这种经济实体所实施的经济行为,不仅要对本企业的全体成员负责,还要对全社会成员负责;不仅要为本企业职工创造利益,还要为全社会提供有效服务。因此,个人利益只能存在于集体利益之中,而且应以集体主义为根本指导原则,集体利益总是优先于个人利益。所以,其要求的功利主义必定会具有集体主义的性质。把集体主义与功利主义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罗国杰是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他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德性伦理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中,他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包括道德基本理论、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品质构成的完整理论体系。他的集体主义思想坚持集体利益至上的原则,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在实现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罗国杰集体主义思想直接影响了党中央把集体主义确立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从1955年到1957年初,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基本状况、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都曾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今天重新学习毛泽东的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两者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对于普及社会主义道德,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学儿童集体观念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的培养儿童集体主义精神,是“五爱”公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加强集体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儿童主动地为集体做好事,执行集体委托的任务;培养儿童关心集体。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教育儿童维护集体利益,不做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在儿童道德发展研究文献中,有关探讨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方面的研究,都未涉及儿童关于为集体与为个人的动机的道德判断问题。我们这个研究,就是试图查明小学儿童集体意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考察他们在执行集体委托、关心集体荣誉和维护集体利益几方面集体  相似文献   

11.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导向,是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然而近年来,有些人对集体主义进行歪曲和否定,企图以资产阶级功利主义或个人主义取而代之。为此,本文就有关集体主义的几个是非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伦理新概念探索罗长海正在深化的企业改革,同时也在转变传统的道德观念,孕育新的伦理原则。本文拟就下述几个概念来概括。一、企业本位道德。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也就没有自身的独立意志,从而就没有以自身为主体的群体道德建设。在深化改革中,把企业推向了市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在获得各种权力的同时,也就要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因此,改革使企业具备了作为道德主体的资格,开创了我国企业本位道德建设的新篇章。所以企业本位道德,是以整个企业为本位的道德,是企业群体道德,包括企业社会道德,企业生态道德、企业人际道德及行业道德等。二、能动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由于过去国家对企业统得死、管理过多,使之执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常处于被动状态。现在我国的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决定生产什么,并要接受市场竞争对企业及其产品的权威评判,独立承担风险,为此,企业必须树立的道德观念是以本位利益带动集体利益,提倡通过积极创造本位利益而使集体增收。道德主体的行为是自律的,是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相统一的原则。三、差别公正为善。企业改革要打破平均主义;凡在效益不同企业中工作的职工,在同一企业不同  相似文献   

13.
关于牛津法学大辞典上的“集体主义”王渭功集体主义不仅是一个道德原则,也是一个政治原则,甚至法律上也有集体主义范畴。了解不同学科对于集体主义的解释,对于伦理学研究可能会有某种帮助。在沃克的《牛津法学大辞典》上,有集体谈判、集体责任制、集体安全等一系列概...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以来,“道德重建”是一个时兴的口号。倡言者讲了不少“理由”,进行了某种理论上的“辩证”。但认真思索起来,却是站不住脚的。 倡言者讲,我们提 倡的以集体主义为 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忽视个人利益,压抑人的个性和主体性。改革开放以来,曲解、  相似文献   

15.
论点摘编     
集体主义原则和人的价值 张海仁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撰文指出,要实现人的价值目标,首先应当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即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在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追求的价植目标是人生的最高价值目标,集体主义原则正确地处理了个人利益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因此,集体主义是人们选择和确立人生最优价值目标的原则。集体主义从来不否定个人需要的满足。由于需要的产生和满足,都是在社会集体中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文化创作”是财产全体的自由是个体自由的先决条件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为集体主义牺牲个性,关心集体利益,但是却藐视个人利益,使个体服从集体。这种观点是自由主义对社会主义怀有的最古老偏见。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毫无疑问,个体的自由是中心点。这种个体的自由适合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集体主义理论特质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认识和评价马克思的集体主义理论,理论界分歧颇大。有人把所谓个人从属于集体,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这一观念奉若马克思集体主义理论的要旨。也有人把马克思的集体主义理论与集权专制,扼杀令性、甚至与法西斯混同起来,从而作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结论。这两种认识确实有着根本不同的出发点,但是其共同之处都在于对马克思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理论的特质失去应有的把握。为了辨正误解,回答责难,有必要联系马克思对于原始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评价,考察马克思集体主义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部分问题讨论综述刘小敏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什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目前学术界有较大分歧。主要有以下五种代表性的意见。第一,“集体主义原则”说。论者认为,集体主义原则是道德建设的主旋棒,是道德进步的...  相似文献   

19.
一、怎样理解“集体”和集体主义所谓“集体”,首先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就一般意义上说,集体范畴的抽象相当于整体或社会范畴的抽象。就其特殊意义而言,集体范畴又必须具体化为代表社会的某一集团、阶级或国家。“集体”相对于“个人”,不仅是一个数量上的集合,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集体”是对“个人任意性”的筛选、净化和超越。因此,真正的集体既能代表个人利益和需求,又有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价值的现实存在。在历史上,人们对“集体”的理解出现过两个误区:其一,夸大“集体”的独立性,甚至…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进 《学海》2005,(6):88-90
市场经济是注重个人利益的自主性经济,它迫切需要构建“新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和科学内涵,在人本化的价值标尺下,重新诠释权利和自由,充分释放积极性和创造性,否定计划经济体制下漠视个人利益、压抑个人能动性的“超集体主义”,使“新集体主义”成为社会主导价值观,消解当下大学生价值视野里的迷惘和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