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父亲李连克牧师终于走完了他在人世间97年的路程。 去年7月31日中午,伴随那一颗一度强有力搏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位对自己祖国怀有眷念之情的世纪老人离开了我们。 我父亲于1901年生于河北  相似文献   

2.
梅朵 《思维与智慧》2011,(12):43-43
已大学毕业好多年了,但我一直没有忘记一位可敬的老人的那句话:只须盯着鱼浮。 老人是我们河南大学英语系男生宿舍楼的管理员。因为离家远,我只会在春节才回老家,就趁暑假在学校打工,也就是因为这,我和老人接触多了起来,也就熟识了,可怜我一个人在外,好多次老人硬拉着我到他家吃饭,让我一次次感受着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3.
正西班牙诗人李·夏普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他小时候跟父亲到一位老人的铁匠铺修理耙子和锄头,他父亲付给老人报酬时,老人说:"不用了,这一类小活我从不收费的。"但他父亲执意要付给老人维修费。"年轻人,"老铁匠对他父亲说,"难道你就不能让一位老人时不时舒展一下他的灵魂?"在被那老铁匠触动人心的话语感动之余,我想起了我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4.
熬鹰的启示     
乡下有个熬鹰的老人,养了一白一灰两只雏鹰。老人想把它们熬成鱼鹰,他把鹰的脖子扎起来饿得鹰嗷嗷叫了,他就端出一只盛满鲜鱼的盘子,鹰们扑过去,叼了鱼,老人就攥紧鹰的脖子拎起来,用一只手捏紧鹰的双腿,头朝下,一抖,另一只手腾出来,狠拍鹰的后背,鹰便无奈地将鱼吐出来,就这样反反复复熬下去。这天,老人住的泥棚被风吹塌了,老人被重重地压在废墟里。聪明的白鹰立即俯冲下来,站在破席片上,忽闪着双翅,刮动着浮土,老人凭白鹰翅膀刮拉出的小洞,终于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后来又是白鹰引来村里人救出了老人。此后,老人开始给白鹰吃偏饭,关键处,解开…  相似文献   

5.
收获阳光     
我来到城里.在一个小汽车站旁边做起了摆摊卖书的生意。 在我的书摊后,是一位补鞋的老人。平时和老人闲谈得知.  相似文献   

6.
婆婆的疑虑     
一天,一位穿着华贵却行如村妇的老人走进我的诊室,在环顾了四周,似乎没有发现熟人以后,才坐下来开始了她的谈话。“先生”,她这样称呼我,“不怕你笑话,我原来还不知道有心理医生。最近媳妇的心事让我猜不透,受人指点来作咨询。”老人吞吞吐吐,看样子是憋着劲才说出口的。我给她泡了杯茶,在表明心理医生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后,老人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和对媳妇的猜疑。  相似文献   

7.
在省城买房子之前,我与爱人曾有过一段时间的犹豫,是否多买下一室,让双方的老人来住。终于还是恐惧与日俱增的房价,和还贷的沉重压力,我们迅速地决定只买两室一厅。若是父母来住,完全可以腾出一室来作为暂时的卧室。但房子到手的那天,我就立刻打算,要将另外的一室,装修成自己的书房,而且,任何人都不能“擅自入内”,连爱人也不可以。  相似文献   

8.
心灵感悟 遥寄京华——恭祝白寿彝教授九十华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9月19日下午,经我的好友、《古兰经》韵译者林松先生引荐,在北京友谊医院的一间病室中,我拜访了白寿彝老人。原定的见面时间是10分钟,但白老这天精神特别好,竟拉着我的手一下说了40多分钟的话,老人很高兴,我也很激动。直到老人的助手刘雪英副教授提醒老人要少说话、要安心养病时,我才意识到应该离开了。4月26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李岚清等向白寿彝老人祝福,祝福这位回族的优秀儿子,中国史学界一代宗师九十华诞。白寿彝老人还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亲笔信,总书记向白老祝寿,并祝贺由白老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出版…  相似文献   

9.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11):45-45
寻找完美 一个愁容满面的老人,快70岁了还没结婚。牧师问:“您有独身的恩赐与呼召吗?”他说:“不,我无时不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并娶她为妻!”“你走过五湖四海,难道就没有遇到一个你认为完美的人吗?”“去年终于找到了一个,我好一阵激动。”“那你赶快娶她啊!”“噢!可是,她说她要去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天,我遇到一位老者,在谈到人生时,老人不说话,只是用棍子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说这就是他的一生;而后又用棍子在地上画了另一条线,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不解。老人说,人的生命再长也就如这一段线,再短也还是如这一段线,有开头有起点,终归也是要有尽头有终点的,只不过有的长有的短罢了。老人又说,每个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美国老人哈里·莱伯曼74岁退休后,6年里经常去一所老人俱乐部下棋,消磨晚年时光。一天他又去下棋时,女办事员告诉他,往常那位棋友因身体不适,不能前来陪他下棋了。看到老人一副失望万分的样子,热情的办事员建议他到画室去转一圈,还可以试画几下。老人听了哈哈大笑:“你说什么,让我作画?我从来没有摸过画笔。”“那不要紧,试试看嘛!说不定您会觉得很有意思呢!”在女办事员的坚持下,莱伯曼来到了画室……那一年,莱伯曼80岁,第一次摆弄起画笔和颜料。回忆起这件事时,老人感慨地说:“这位女办事员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从那以后,我每天去画室。她又…  相似文献   

12.
邻居的老人真慈祥,真安静,包括他的生活。阳光洒下来,星星点点。老人端坐在葡萄架下,似乎在细细地嗅阳光的芬芳,享受被阳光晒暖的感觉。我被诱惑了,走近他,跟他聊天。都说沧桑的老人是一本智慧的书,我要看看他人生的绚烂,学学他的慧心。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公园里遇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步履轻盈健步如飞,与周边悠然而行的路人显得格格不入。远远观之,他额间的白发闪烁着耀眼的光;近处相对,他脸庞的笑容温暖从容,溢满自信与豁达。见到这样一位老人,虽然他就近在眼前,我却有了诗与远方的感触,仿佛这位与众不同的老人独自拥有着诗与远方,我想,他一定是位有故事的人。我紧走几步,与老人并肩而行,老人眼神一瞥,微微有些  相似文献   

14.
正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头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按照电视剧的模式,她的眼角会流出一滴热泪。但没有。妻子说,如果真有眼泪,证明她还很清醒,而这种清醒就是痛苦。作为子女,千万别对老人做最后的情感索取。我终于打听到了妈妈的最后话语。保姆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桔红糕。"她突然觉得不好意思就咧嘴大笑。笑完,  相似文献   

15.
边巴次仁 《法音》2010,(3):59-60
<正>本刊讯74岁的藏族老人查果终于得到了色拉寺"色拉崩钦"——金刚杵的加持。为此,老人从10日早晨5点钟就已经来到色拉寺排队等候。2月10日上午,色拉寺一年一度的金刚杵加持宗教活动正式开  相似文献   

16.
在经历了太多的诱惑和陷阱后,我终于拥有了一份真实的感觉。回首往事,我才明白了爱情的真谛:爱情原来只能是心与心的契约! 在人们眼中,我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在我看来,也许美丽的女人要面对许多诱惑,面临很多陷阱。如今,峰回路转的我终于拥有了一份真实的感觉,和丈夫司马在一起,我的感情天空一派云淡风轻! 回首往事,那真是一串故事、一串心酸、一串泪啊……  相似文献   

17.
爱国老人马相伯的声誉,我在幼年时从父老师长的谈话中早已听到:谁都知道他是一位爱国进步的政治家,热心办学的教育家;但他还是一位热爱圣教的好神父,知之者就不多了。这也许由于他在社会上的令名,云蒸霞蔚,把这一点掩盖了。今天我们纪念这位爱国老人,我就把我亲身见到、碰到、听到马公的往事,掇述于下。我第一次见到马公,还在1918年,那时我初进徐汇公学,编在下院,我记不清是那一  相似文献   

18.
虽然赵朴老久卧病榻,曾病危多次,按常理一个年过九旬的老人,随时随地都有离去的可能,但一旦得知他真的仙逝,则仍然控制不住我内心的悲痛。这是因为尽管自己是个晚辈,却有幸被赵朴老称为“忘年之交”,而事实上彼此也的确有着相识相交四十年的经历。当悲痛渐渐消去,情感慢慢稳定下来,思绪则更加清晰,而终于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往事在眼前一幕幕掠过……… 一、初识赵朴初 60年代初,我作为一名二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跨进了全国政协机关的大门,在工作组(即今日之专门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而我初识赵朴初,则是在一次喜饶嘉措大师…  相似文献   

19.
正广场上,有一位老人用墩布蘸水在地上写字。围观的市民看见老人精湛的书法一点点消失,直为老人着急,于是有人建议他把自己的字写在宣纸上裱好,这样就可以留存下去了。而老人却说:"我写字就是为了图开心,干吗要裱起来?"老人依然手持墩布,笔走龙蛇,神采奕奕。老人的选择使他摆脱了某种束缚,能够使他不断超越原来的自己。"留痕"与"不留  相似文献   

20.
<正>这些年来,某些农村教会特别是山区的一些教会面临萎缩。近期我走访了一些山区的教会,有些感慨。一、农村教会的发展现状1.青黄不接,老龄化严重有一次,一位弟兄骑摩托车送我去一间山区教会证道。开始讲道前,看到满屋的白发老人,我请在座60岁以上的老人举手。结果,满屋礼拜的信徒,只有两个人没有举手我以及骑摩托车送我的那位同工。这种现象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