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丛书》出版李宗桂主编的《“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丛书》,最近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丛书共六本:(1)《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李宗桂著;(2)《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一书,是张恒寿先生从几十年来撰写的研究论文中精选编辑的。全书由十七篇正文和四篇附录组成。十七篇正文,大体可分为社会史和思想文化史两大部分。四篇附录,据张先生“自序”所言,是他在三十年代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研究生时选修著名  相似文献   

3.
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是对美国传统的描写语言学的一场革命,其革命性首先表现在乔姆斯基站在理性主义的立场上反对描写语言学的经验主义。他把语言学看成跟自然科学中的其他科学一样,可以从假设出发,进行推演并形式化。换句话说,非经验主义是可能的。《句法结构》有一半篇幅用于英语语法的形式化。非经验主义和形式化是转换生成语法的首要标志。把句法关系作为语言结构的中心并以此说明语句的生成是这场革命的又一表现。为了描写和解释语言现象,乔姆斯基在《句法结构》中论证了语法的生成能力,认为应该把语法看成是能生成无限句子的有限规则系统。它以“核心句”为基础,通过转换规则描写和分析不同句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该书分析了以“马尔可夫过程”为基础的通讯理论,认为它只能生成有限状态的语法,而这种“有限状态的语法”不能生成象英语这种语言里含有不连续结构的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基于此,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语法模式,认为它才能生成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不会生成不舍乎语法的句子。转换语法模式由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语素音位规则三套规则构成。短语结构规则有三种:合并、递归、推导式,其基本形式是x→y。→读作“改写”,这个公式就是将X改写成Y。短语结构规则生成的是“核心语符列”,不经过转换直接由这种语符列得出的基本句型叫“核心句”。转换规则包括:移位、删略、添加。最后运用语素音位规则得出实际说出的句子。这三套规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转换规则,因为短语结构规则和语素音位规则实际上继承了描写语言学的“直接成分分析”和语素音位的分析.转换是一种创新,它使语法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句法结构》是转换生成语法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4.
《管子》书中有四篇以“乘马”一词作为标题:《经言》部分有一篇,即全书第五篇《乘马》;《轻重》部分有三篇,即全书第六十八篇《匡乘马》、第六十九篇《乘马数》和第七十篇《问乘马》。其中《问乘马》篇文业已亡佚,只剩标题,余三篇本文具在。《乘马》由于与近年发现的临沂银雀山竹简《田法》等篇有关(李学勤:《银雀山简〈田法〉讲疏》,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李存山著《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一书于2020年1月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关于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代表性文章,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主题为"传统文化与中国哲学",所收文章有《"知人则哲":中国哲学的特色》《中国哲学的系统及其特点》《孔子与中国哲学"思想范式"》《老子哲学与中华精神》《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国学与中国哲学》等;下篇主题为"儒家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  相似文献   

6.
陈寅恪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大史学家,对中国哲学史的直接论述,虽不多见,但却少而精。本文仅将陈先生为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的成名作《中国哲学史》所写的两篇极为重要的《审查报告》中的主要观点整合为以下七大点:对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应作“同情的了解”;持“阐明的态度”;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是多元的,其发展趋势是相互融合的;多元的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其历史的角色、作用与价值各异;必须重视对道教的研究,“更有俟于后贤之追补者也”;“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外来思想必须“经国人吸收改造”,反对“忠实输入不改本来面目。”诚然,陈先生的这些精湛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加以重温与借鉴的。  相似文献   

7.
方广錩 《法音》2007,(5):44-46
六卷本的《方立天文集》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与方立天先生相识二十余年,他的新著我往往先睹为快。有所收获、有所感触便写下感想。故读了他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书评一篇;读了《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书评一篇;读了《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后,也写了一篇书评,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哲学系资深教授李中华的新作《中国文化通义》于2020年1月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该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根源与背景、基本要素、价值系统、基本特征、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受容与排拒、现代反思与未来前景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以贯通文史哲和中西比较的视角梳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9.
张岱年先生的《文化与哲学》一书,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汇集了张岱年先生1983—1987年近五年来发表的关于文化与哲学的文章共40篇,其中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15篇,关于中国哲学的25篇。张  相似文献   

10.
正颜炳罡著《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一书于2020年3月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作者认为:中国儒学以人为本,追求天人合一、经世致用,是开放、包容、创新的文化系统;继承与发展是当代中国儒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实现由小众到大众、由知到行、由伦理规范向信仰、由区域性向全球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儒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该书分为上、下两篇。  相似文献   

11.
《易经》与中国文化心理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申荷永  高岚 《心理学报》2000,32(3):348-352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易经》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称誉。当代心理学史家把中国看作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和独特的心理学体系。对此,作者以《易经》为基础,通过易经中所使用的“心”字,易传中所发挥的“心”的意义,和《易经》卦象中所表达的心理的象征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易经》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心理学”,以及这种中国文化心理学对于当代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周继旨先生长我八岁,虽无缘跟着他读书,但他由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经”,进而治中国社会之史,最后深入传统文化深层的治学道路,却规范了我的治学方向。新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中国古代社会与传统哲学》一书,从他十六、七来写作的论文中选出二十三篇,汇于一集,恰好体现了这一独到的治学特色。总规全书,先生为了消除独尊一家所留下的“遗传基因”,特别注重方法论的阐述;为了认清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又着力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思想结构的深层分析;而在思想体系领域,则以考察儒家学说的特征为中心,借助对该学…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是通过特殊的语言结构而展示的。“寓言”、“重言”、“卮言”、“无言”、“玄言”等几种语言形式就是《庄子》一书语言结构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4.
对比《管子》两个英译本对《牧民》《权修》《立政》《枢言》《法禁》五篇中7处包含“耻”字的语句的翻译,不难看出,中国典籍英译中应该注意核心术语的翻译,对于核心术语,应尽可能采用语义翻译,而且应尽可能保持术语的前后一致;不能采取语义翻译的部分,应根据上下文内容保证译文的语义合理性;对句子与篇章的翻译,应符合目的语即英语的语法规范,保证语言的地道流畅,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以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由著名学者吴云贵先生编著的《历史与现实中的伊斯兰》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出版。本书系作者自选出版的一部论文集。收入文章33篇,约占作者已发表文章的一半,分为“传统篇”、“思潮篇”、“复兴篇”、“宗教与政治”、“附篇”几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上博竹书《从政》篇与《子思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上博竹书《从政》篇进行分章排比,可以看出其每一段落都应以“闻之曰”起始,“闻之曰”其实与“子曰”相同。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从政》篇都与保存在《礼记》中的《坊记》、《中庸》、《表记》、《缁衣》等子思著作相近相通,也就是说,《从政》篇与史籍著录的《子思子》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孔丛子·公仪》所记鲁穆公与子思的对话,更可说明《从政》篇乃《子思子》佚篇。  相似文献   

17.
由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出版),收录了海内外30多位学者精心撰写的专题论文,论述的范围涉及包括儒、释、道在内的各家各派;时间跨度从中国文明的起源一直到对未来21世纪的展望,既有宏观的探索,又有微观的剖析,是目前方兴未艾的“文化热”中出现的一部较高水平的大型论文集。展读这部论文集,兴味盎然,引  相似文献   

18.
《春秋繁露·顺命》的部分内容见于《谷梁传》而不见于今本《公羊传》,引起学者争论。由《春秋繁露·观德》与《顺命》篇的文辞在结构与内容上的严格对应,可证《顺命》之文当出董学。进一步分析《观德》与《顺命》二篇的内容,可知“鲁庄公之不得念母、卫辄之辞父命”皆属“天伦”。“天伦”只见于《谷梁传》而不见于今本《公羊传》,《五经异义》引“《公羊》说”言“武王为天诛纣”在今本《公羊传》中也没有对应的文字。之所以如此,当是何休删削了《公羊传》庄公三年的“天伦”之文,并篡改其经义为“诛不加上”。  相似文献   

19.
陈良运 《周易研究》2002,10(5):64-71
当代学人尊之“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对汉代焦延寿《易林》给予诗学意义上的极高评价:称与《诗经》“并为四言诗之矩(?)”。《管锥编》立《焦氏易林》专题,论述《乾》、《坤》……《未济》等三十林,涉及林辞数百篇.先生慧眼独具,对所论及篇、句的文学价值,从“造境寓意”、“拟象变象”、“词令之妙”等方面作细致分析,纵横比较、中外沟通,使《易林》的文学意义凸显于两汉文学背景之上,亦为中国文学史之奇葩。但钱先生以“文本自足”观认为不必为《易林》姓焦姓崔“判儿猫之是非”,本文对此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20.
1.《文子》残简四次称引“传曰”,即指早于竹简的传本《文子》。传本《文子》与今本《文子》非问答体部分有着一致性。2.《越绝书》、《淮南子》所称引的“传”正是指传本《文子》。3.九篇本《文子》即由“传”本《文子》和竹简问答体《文子》汇编而来,今本《文子》乃是承袭九篇本而来。4.今本《文子》与《淮南子》互见部分有共同来源,即传本《文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