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政治主体的伦理向度与公共利益的达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优良的生活"的政治实践中,无论个体还是政治共同体,都体现一种共同善的诉求.政治主体如何就"对人而言的善和共同体的利益"达成一个"共同的理解",自然成为考察政治主体伦理的一个有效向度.在现代民主政治情境下,无论是政治家和公共行政人员还是与此紧密相关的公民,需要把作为目的的公共利益当作自己的规范价值和行为标准,从而使政治获得一种高贵的伦理品质.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目的王国是一个伦理的共同体而非政治的共同体,Kaurin Flikschuh认为Christine M.Korsgaard等学者从共同立法和交互强制的角度将目的王国理念解读成了一种规范性的政治共同体.KatrinFlikschuh的核心观点在于目的王国是个体的有限理性存在者造就的,不是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每个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只受到自身道德法则的强制而不受他人道德法则的强制.这样的目的王国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就像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的共同体一样,其中个体性成员之间任何实质的交互作用都被排除了.但目的王国的系统性恰恰在于其成员之间的“交互目的和手段”关系,Katrin Flikschuh的解读严重偏离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政治民主是指所有公共事务的最终决策意志应该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内的全体公民.政治民主是个体公共人格的展现,是一种协商过程,是政治正义的题中应有之意.政治民主的功能在于:它是政治自由的坚实保障,与政治平等相互支撑,可以促进社群分合.其价值局限性在于:它容易导致非理性的集体行动并侵犯个人价值,忽略商谈缺位者的利益,偏离社会的整体价值导向.在当前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中,政治民主可以巩固民众本体的意识,鼓舞和引导人们的政治和公共参与,促进良性政治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政治现象学把政治看作人存在的一种基本样式,倡导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政治,一种协商民主的政治.这对理解公民教育很有启发意义.从政治现象学的角度看,公民教育意味着通过协商民主的教育生活,培养具有参与、享受和推进社会民主能力及品德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5.
戴晖 《哲学研究》2012,(8):55-60
卢梭的思想在启蒙时代占据了非常突出而重要的位置。国内学界通常认为,卢梭思想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他以《社会契约论》为主的政治思想中:《社会契约论》要建立一个新的自由的共同体——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既然要制定契约,那么在这个共同体中生活的人就不能是随随便便的人,而应该是建立共同体的共同立法者,每个公民都参与立法,参与的机制就是国民大会。然而,学界的研究忽视  相似文献   

6.
公平正义是人类真挚的追求,个人和制度是正义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正义德性是保护和追求自己和他人"应得"的道德品性,具有三个层面的特征,即具体表现形式的复合性,原则与品性的融合性,"知、情、意、行"的相互贯通性。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民已经初步树立起正义德性,然而由于传统文化的惯性、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的作用以及教育的缺位,公民的正义德性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体现在民主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等方面。公民正义德性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现代性对于传统共同体的消解,因此公民正义德性培养的着力点应当是建构现代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许康健 《美与时代》2006,(10):24-26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用他的哲学理念在《理想国》中,为世界和人类社会设计了一个理想的治国模式。他认为音乐有教化人的作用,可以对人的心灵产生影响,在教育中加强音乐的作用,可以培养出举止优雅、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符合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公民。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以跨界思维为理性向度,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集聚优质资源,建设共享社区.构建这样一种模式,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和设备的功能无形间增大,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有一个根本观念,即政治与教育二者互为表里,经世与育人相统一,也可谓政教一体。孔子将个人修养和终极关切与社会和政治的平衡融合起来,并能相得益彰,就在于他发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某些内在联系,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对事物运动所需求的平衡的  相似文献   

10.
董志勇 《现代哲学》2006,1(6):112-120
人的所有制是被用来从总体上表明一个人类共同体内部各成员之间占有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关系;人的所有制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它是区别和划分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经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一个比生产资料所有制更为重要和更为基本的社会所有制的存在形式;人权概念是一个先后为在相关人类共同体中分别建立和维持人的公民所有制、劳动力的公民所有制、公民所有制的劳动者人身所有制、人格的公民平等、人的个人所有制、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个人所有制的劳动者人身所有制、婚权的个人所有制和使包括所有成年女性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年成员享有人格的人类平等、劳动力的部分社会所有制等社会制度而被提出来的哲学概念、法律概念和政治概念。  相似文献   

11.
徐志国 《学海》2012,(1):131-136
古典共和主义认为,“共和”的必要前提是积极的公民美德,而商业是腐化公民美德的重要力量,从而使公民自由变得不可能.因此,摆在近代政治思想家面前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在商业社会背景下,共和政治是如何可能的?从某种角度来说,休谟的政治思想可以被看成是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他对商业社会的道德辩护以及对“派系”与“联邦大共和国”思想等理念的阐发,使他成为共和主义思想传统中不可忽视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的宗教教育非常活跃,并行使某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西方国家的宗教教育在对国民进行道德熏陶和政治控制,培养公民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信仰,调和阶级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以及解决公民日常的思想问题和精神困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康德认为,道德价值的根源在于理性规律,并衍生出道德法则、义务、道德律令、人格尊严等概念,它们是属于本体界,是纯粹的、普遍的、绝对的、形式性的.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直接以理性规律来决定意志的动机.但是教育只能在现象界进行,那么,经验性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过程如何能对本体自我的品质产生塑造性影响,这是一个难题.康德认为,可以通过规训、培养、文明化、道德教化经验性教育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学术界对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认识不足的问题,从教育的基本要素层面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西方公民教育在结构要素层面的特点,并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共同体与民主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认为,现代的民主国家要求人民形成关系密切的政治共同体,分享强烈的集体认同.但这种集体认同容易使人排斥那些不能或无法轻易融入这种认同的人.可是,排斥不仅在道德上值得谴责,也违背了人民主权的合法性观念.为了走出这一困境,人们往往对"政治认同"进行重新定义,民族主义、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作者分析了上述方案的不足,并提出,没有哪种方案可以替代营造"共享认同的空间"方案.这意味着,那些想要或必须生活在同一政体下的不同个人和群体,必须针对一个能共同接受的甚至是妥协性的政治认同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6.
社会是人的共同体.共同体是一个整体,整体可分为不同的部分.每一个部分自身又可作为一个整体.因此,每个人同处于社会共同体之中,但不同的人群又形成了自己的共同体.如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政治组织、不同的信仰群体都形成了自己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共同体的美好是以相关的公民德性之存在为条件.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公民具有正义的德性.和谐社会公民的德性包括恪尽职守、平等、守法、诚信、友爱等道德品质.致力于公民德性的教育,应当是以社会正义而非社会成就为旨归;应当着力关注人的德性的发展;应当使学校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公民美德: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民身份的政治和公共特性决定了公民美德不仅是一种政治美德,它还是公民个体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公共性美德.政治性与公共性是公民美德的基本特性.作为一种身份美德,公民美德能够使个体以公民之立场理解并参与公共事务,创造并服务于公共利益,支持个体完成公民分内之事,从而自觉地维系公民身份,并确保公民所属政治共同体之发展与凝聚.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时代下,现代国家大都面临着多元宗教共存的社会现实,这就形成了以宗教为载体的次级共同体与以公民身份为载体的统一国家共同体之间相互融合,不断调适的互动.直接表现为,公民群体在具有多重身份、多重认同取向的时候进行身份选择的情形,其要点在于“宗教多元的公民社会与国家统一的平衡关系问题”.而在此身份选择的进程中,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认同形成了“一体双元”互动模式,即以利益-制度关系为基础赞同与否互动和以文化-心理关系为基础的归属与否互动.  相似文献   

20.
罗尔斯的差别原则保留了对分配不平等的承认,从而使它遭受非议。实际上,它的困境在于对现代社会中的多重共同体没有清楚的界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三重共同体同时存在,它们是公民共同体、合作性共同体或工具性联合体、亲密性或团结性共同体,三重共同体实行不同的分配正义原则。公民平等权利原则、应得分配原则和按需分配原则通行于这三重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