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一次,一位朋友愤慨地对林肯诉说另一位朋友的无理。林肯听后不平地说:“你马上写信去痛骂他,往后再不要与他往来。”于是,这位朋友立即动笔写信,将那人痛骂一顿。然而,信写好后却被林肯拿  相似文献   

2.
以脸识人     
有一次,林肯总统的朋友向他推荐了一位年约四十而且极有才华的人。林肯约见了这位先生后,却迟迟没有下文。介绍人觉得很纳闷,就去请教林肯是何原因。林肯说:我不喜欢他的脸,因为他的脸充满了骄傲与自负。  相似文献   

3.
林肯之幽默     
正我的确是一个大笨蛋一日,林肯和他的大儿子罗伯特乘马车上街,街口被路过的军队堵塞了,林肯开门踏出一只脚来,问一位老乡:"这是什么?"林肯的意思是哪个部队,老乡一见他不认识军队,答道:"联邦的军队呗,你真是一个大笨蛋。"林肯说了声"谢谢",关门上车,严肃地对儿子说:"有人在你面前说老实话,这是一种幸福。我的确是一个大笨蛋。"林肯虽然被骂了,但为了不在儿子面前显得尴尬,他以自嘲  相似文献   

4.
正朋友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今天跟另一个自己吵了一架。"我疑惑地问:"另一个自己?"他说:"也就是说,我今天战胜了自己!"原来,朋友与一个同事发生矛盾,心里耿耿于怀,总想找个机会"报仇雪恨"。于是,他很"阴暗"地打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列举了同事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他想把匿名信偷偷给单位领导。朋友这招数是跟电视剧里学的,他常说职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果有人欺负你,一定不能放过他。朋友的手段很小儿科,他的目的就是泄愤。  相似文献   

5.
走远的书信     
正信息时代,快节奏生活使我们交流信息也如鱼得水,瞬间便可以完成。于是,过往那种写在纸上的信便成了奢侈。但写信读信弥漫的沉香,久久回荡在我们的记忆中,挥之不去,回味悠然。在灯下写信,一笔一画字字成情,行行成意,交流情感,表达态度,说清事实,回味往事……亲笔落在纸下的字,传送到他处。或近或远,信都会淋漓表达我们内心,一段情一封信,一封信牵着你和我。寄出信后我们期待,对方收信时会惊喜,你来我去,人际交往的真情便化为信的  相似文献   

6.
好像好多次了,我都收到来自山西某镇煤矿的信件。我不知道写信的是谁,因为他给我的信件从来不留姓名。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给我写信,因为在他的信中除了谈煤矿的生活,很少涉及我。然而可以推测到的是,他该是我的一个读者朋友,因为他在信中提到去镇上唯一的书报亭买杂志的细节。或许,他在某本杂志上看到了我的文章,并在文章后得到了我的地址,于是就有了他的来信。  相似文献   

7.
感恩生活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  相似文献   

8.
留有余地     
林肯年轻时喜欢评论是非,经常写信、写诗讽刺别人。在伊利诺州回春田镇当见习律师后,林肯在《春田日报》上写文章讽刺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席尔斯,全镇哄然,引为笑料。自负而敏感的席尔斯当然愤怒不已,他跃马追踪林肯,下战书要求决斗。林肯会写诗作文,却不擅打斗,但迫于情势只好接受挑战。到了约定日期,林肯和席尔斯准备一决生死。幸好这时,有人挺身而出,制止了决斗。对林肯来说,这是一件很庆幸的事。从此,他行事就小心谨慎了许多。留有余地,竟成了解救自己的一种方式。无论你多么有才华,都请给自己一点余地,给别人一个台阶。有时为了…  相似文献   

9.
当他提出要生产草鞋发家致富时,他的想法立刻遭到了所有亲人和朋友的反对。母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咱们世世代代都是种地的,不是做生意的料,你还是本本分分地做个农民吧!"妻子听后,嗤之以鼻地说:"你不要瞎折腾了,你还嫌咱家不够穷吗?"朋友听后,用略带嘲笑的口吻说:"你小子是不是想钱想疯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谁还会穿  相似文献   

10.
舒明 《天风》2000,(11)
有一位信主多年的弟兄用写信的方式向我倾诉说:他被一个信仰上的问题长期困扰,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即思想意念的犯罪问题,他觉得表面上的犯罪较好克服。如酗酒、打人、骂人、偷盗等,但思想上的犯罪始终克服不了,如看到异性产生淫念之类,特别是电视荧屏上黄色不健康内容经常出现,常不自觉地引起邪念。因此  相似文献   

11.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一位叫马维尔的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马维尔: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起草,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因此,他一直都没有弄明白林肯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了,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了答案。在信…  相似文献   

12.
正有记者采访时问:"据说您是您那个时代写影评最好的?"金庸认真地回答:"我不是写得最好的,但我是最用心的。"记者又问:"为什么您不写当代生活的小说?"金庸很谦虚地说:"我不敢,写当代小说比较困难,我喜欢写武侠。"在金庸封笔后的许多年里,每当听到有人盛赞自己时,金庸常常谦虚地称武侠是小技,上不了台面。谦逊若此,令人钦敬。金庸先生受传统文化影响极深,又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他谦逊、低调的品格,已经融化在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林肯戏言解友围说起。一个来自俄亥俄州名叫布劳德的人,在拜见林肯总统时,曾陷入了难堪的境地。当他们正在谈话时,有一队卫兵站在白宫门前,等候林肯出来训话。林肯请布劳德和他一起往外走,并继续和他亲切地交谈着。按理,当他们一起走到回廊时,卫兵们齐声欢呼起来。这时,一名副官走到布劳德面前,嘱咐他退后几步。林肯马上接着说:“布劳德先生,你得知道,他们是怕分不出谁是总统呢!”在那难堪的瞬间,林肯以他的善意和幽默挺身出来解围。他只拿自己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便解救了一个窘迫的局面。幽默的价值在于使人怡然自得,从而博得人们的…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10)
<正>经文:林后9:8"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在《哥林多后书》9章的记载中,保罗写了前书给哥林多教会后,该地信徒的属灵情况未见好转,反有恶化的倾向,于是他亲自前往该处试图解决教会中的问题,但结果未能如愿(参林后2:1)。离开后,他在忧愁痛苦中(参2:3,7:8)写了~封严厉责备教会的信,由提多带往哥林多。终于,提多带回信徒悔改的喜信。保罗用自己的爱心  相似文献   

15.
有时坐在火车、汽车上旅行,隔着车窗蓦地发现鲜红的十字架高高耸立在一建筑物的尖顶时,我内心都有说不出的惊喜:“那就是教堂!”我会向旁边的朋友介绍说:“是信靠耶稣基督的人敬拜、赞美神的神圣地方。”好多不信主的朋友也会随和说:“是啊,虽然我们还没有皈信基督,但一走进你们的教堂,仿  相似文献   

16.
罗森是法国的一名著名律师,二战爆发后,为躲避战乱他逃到美国。到美国后他忙于找一份工作,写了许多求职信,等了好长时间,只有一家旅游公司回信给他,然而信的内容使他怒火万丈。该公司回信讽刺他说:你英语水平太差,错词太多了,我公司  相似文献   

17.
正作家孙犁生前特别主张创作应该要有"忘我"的态度:就是忘记名利,忘记利害,忘记好恶,忘记私情,客观地表现历史,对人对己,都采取"死后是非乃定"的态度。这也是他做人的基本信条。孙犁有一位私交不错的朋友,经常喜欢在报刊上写一些有关孙犁生活工作方面的文章。出于对孙犁的尊重,这位朋友在写  相似文献   

18.
君子报仇     
正有一个人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对朋友说:"我的长官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你对于那家贸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他的朋友反问。"没有!"  相似文献   

19.
郑汝榕 《天风》2005,(2):44-45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每个人蒙恩的经历也许不尽相同,但信靠神的人却都是有福了。每个神的儿女都会如数家珍般地将神对他的恩典或说与别人听或珍藏在心中。 十几年前,神以他奇妙的爱拯救了我,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又为自己感到庆幸,主耶稣在我身上显出了他的莫大的能力和慈爱。 以前,我的脾气很急躁,往往片面性地看待问题处理事物,常常使自己和家人都很不愉快。为此,母亲说:"你还是去教堂信上帝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罹患癌症的病人去医院复诊。医生问他:"病人呢?"那人笑着说:"我就是啊!"医生很吃惊:"怎么可能?你看上去跟没事人一样啊!"病人笑着说:"您认为我应该满脸悲切、灰头土脸吗?"他是搞工程建筑的包工头。在医院治疗一个疗程后,他又一次带着他的那帮兄弟在工地上爬上爬下,干得热火朝天。有朋友劝他保重,他微笑着说:"癌症是个欺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