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西医汇通的实质是站在中医的立场理解西医、解释西医、评价西医;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模式则是站在西医及西方自然科学的立场理解中医、解释中医、评价中医.从表面看,目前的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汇通思路相反,但从深层看,两者并无本质区别.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模式与当年的中西医汇通一样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论阴阳:兼论阴阳研究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论阴阳—兼论阴阳研究的思路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050091)赵洪钧刘延伶一、近现代阴阳研究简评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粗看西医理论体系,与阴阳学说似毫无关系,至少它的重要理论中没有对等于阴阳的术语。因此,近代汇通医家和当代中西医结合理...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临床思路浅谈——论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与辨病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西医辨病又辨证,中医辨证又辨病,辨病与辨证是中医与西医都遵循的诊治过程,在临床中辩证运用中医与西医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临床思路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辨证与辨病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西医辨病又辨证,中医辨证又辨病,辨病与辨证是中医与西医都遵循的诊治过程,在临床中辩证运用中医与西医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临床思路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的困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中西医结合的误区11 中西医结合概念的混乱此概念是以50年代毛泽东的讲话为依据而概括出来的。但是这一概念的确切定义,即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至今仍含糊不清。按照毛泽东的原意,他希望中医和西医工作者相互合作,中医学术与西医学术取长补短,相互配合,经过长期努力,逐...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医政策的一面旗帜。然而 ,在新千年来到我们脚下的时候 ,却有不少人已不知道这面旗帜应该指向何方。自一个世纪前 ,针对中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中西医汇通学派的努力开始 ,可以说中西医结合的话题与实践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艰辛历程。特别是 2 0世纪5 0年代之后 ,在毛泽东倡导的中西医结合方针的引导下 ,我国的医学界已坚定地沿着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然而 ,一个多世纪的努力 ,不但没有产生大家所期望的结果 ,反而使人们对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更多的迷茫 ,即使在刚刚逝去的 2 0世纪最…  相似文献   

7.
系统生物学——中西医结合的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系统生物学与中医理论在整体观、系统观、预测性和预防性医疗以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并分析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中医和现代医学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系统生物学是中西医结合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汇通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在以传教为主的同时,将西方医学知识传入中国。西医的传入使得国内一部分勇于接受新知识的中医学家开始注意到中西医学的不同。他们从主体上肯定中医学,主张吸收西医学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医学汇通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和研究。详细论述了明末清初西方医学的传入以及伴随出现的中西医汇通思想的萌芽,为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发展史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比较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中西医结合对西医临床思维的影响。对于慢性病中医注意病人的主观症状,与病人就医的缘由一致;西医重视客观的功能和结构异常,其判断结果有时未必能被病人接受。近年来西医开始重视病人的生活质量,其实中医的辨证指标有很多就是针对病人的生活质量。中医的整体观念同样体现在急性感染的治疗中,现代研究显示,清热解毒法除祛邪外也兼顾扶正。中西医结合促进了中西药合用,但须注意合理应用,避免合用的不良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系统生物学与中医理论在整体观、系统观、预测性和预防性医疗以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并分析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中医和现代医学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系统生物学是中西医结合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医学建立在整体论、有机论范式的基础上,难以与近现代科学融为一体,具有封闭性,总体上更接近于经验医学.西方医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范式基础上的技术医学,以现代科学成果为依托,并以大众的广泛参与为基础,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从中医学和西医学体系对变应性鼻炎疗效进行分析比较。西医学主要不足: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案的公理化,缺乏关注病前状态,缺乏整体观。中医学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形神合一、辩证理念。中西医学均存在优势和不足。中西医学结合是今后诊治变应性鼻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中医学的科学性,如何看待中医学的价值与前途,如何正确处理中西医的关系,都需要以正确的思想方法处理好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哪一个是出发点,谁决定谁的问题。科学有标准,论证一种学术的科学性,要有充分的证据,要有严格的逻辑,决不是几句含混不清、空洞无物的空话、套话所能说清楚的。  相似文献   

14.
论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与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结合是一个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中医理论研究人体外部现象的变化规律,以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具有整体联系、动态把握的合理内核。而目前现代医学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并不能完全揭示生命现象本质,因而也不能完全解释中医现象。这种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自然辩证法观点认为层次越低、结合越紧密。分子导次是具有生物意义的最低层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现可能在一个新的高度阐明人体本质,也使中医现象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我国大力致力于培养中西医结合型人材,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在医学层面上仍达不到统一的共识,对于当今的医学生们,他们对中西医结合了解有多少,他们如何看待中西结合,中西医结合课程所起的作用有多大等等,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为此,2005年6月份期间对广州市五所医学院校的学生进行了有关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我国1980年~2005年以来关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维普全文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库中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近年来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RCT文献在不断增多,但研究方法学质量偏低,说明有关文献的RCT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方法仍需要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盆底结构精细复杂,传统的解剖学以尸检为依据,现代影像学则提供了活体观察功能形态的有效方法.盆底结构核磁共振成像研究的新进展,体现了医学技术创新的稳健性、后发性、综合性,其发展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影像医学工作者作为医学科技主体,只有具备综合型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进行医学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从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及中西医对其与胃炎、上消化道溃疡乃至胃癌的关系研究,探讨中西医不同的看法及结论,提出并证明对中西医结合必须要:1.超然于东西方传统文化观念之上,超脱于整体观与还原论之外;2.建主结构精确,逻辑严密的系统与模式;3.在基本理论和概念上有所取舍,有所发扬,有所更新。  相似文献   

19.
中医现代化从何化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评价中医理论是中医现代化的认识前提。尊经复古者的“中医现代化”,只是用现代科学外衣包装中医理论。某些研究者单纯着眼于证实中医理论的整体科学性,而忽视对其中某些部分的证伪。这些都影响了中医现代化的顺利开展。片面注重微观研究,忽略宏观研究是微观研究的基础,逾越了研究的阶段,已使微观研究前进受阻。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从宏观角度对中医理论进行一次再验证,特别是规范“证”的诊断标准,是开展中医现代化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