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方东美在易学研究过程中秉持《书》《易》并重的儒学立场、以易为史的诠释路径以及高扬生命与价值双重维度的三大诠释方法,将《易经》视作一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文献,而将《易传》视作一部发扬生命与价值精神的哲学文献;在孔子与《周易》的关系问题上,方东美依据司马迁的记载,确认了孔子对《易传》的著作权,并进一步认为孔子通过对《易经》"天人合德"式的哲学解读,逐步建构起儒家的形而上学体系;通过对《中庸》所做的人文主义解读,方东美还原了原始儒家的"哲学人类学",借此打通了"继善成性"的《周易》精神与"参赞化育"的《中庸》精神;孟子进一步将《中庸》"参赞化育"的精神拔高为"大化冥合"的境界,方东美认为这恰恰实现了《周易》与《孟子》的深度互动并确认了孟子在传易谱系中的地位;方东美创造性地挖掘了荀子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潜在因素,并认为荀子发扬了人的"戡天役物"的精神,完成了《荀子》与《周易》的贯通。  相似文献   

2.
《论语》"子在齐闻韶"章表述的是孔子与音乐交集的一个历史事件,历代学者围绕此章释义进行了多层面的思想对话。皇侃《论语集解义疏》认为孔子借闻《韶》忘味表达对天下无道的悲痛,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意识;程颐、朱熹等通过对孔子与《韶》乐关系的分析呈现了理学家所向往的圣人境界;而现代学者如钱穆、徐复观等人认为该章传达着儒家的艺术精神。本文通过对《论语》"子在齐闻《韶》"章的诠释史考察,揭示孔子"在齐闻《韶》"事在不同历史阶段被赋予的不同思想意蕴,最后落脚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艺术精神,借以深化对儒家与音乐关系的理解,领略经典在塑造文化传统中的历史影响与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作为"经方"之典范,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伤寒论》渊源于道学,道家道教思想是《伤寒论》的哲学根柢。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伤寒论》的"底本"《汤液经法》渊源于道学;《伤寒论》"辨证"的"根本"体系"三阴三阳"渊源于道学;《伤寒论》"论治"的基本精神"阴阳自和"也渊源于道学。这个道学,主要是指黄老道。《伤寒论》是中医的重要经典,考论清楚它的哲学源流、道学根柢,对中医哲学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李存山著《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一书于2020年1月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关于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代表性文章,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主题为"传统文化与中国哲学",所收文章有《"知人则哲":中国哲学的特色》《中国哲学的系统及其特点》《孔子与中国哲学"思想范式"》《老子哲学与中华精神》《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国学与中国哲学》等;下篇主题为"儒家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  相似文献   

5.
《论语.为政》篇记有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学术史上此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孝乎惟孝"之句读问题;二是"施於有政"是否为引《书》之文字;三是"孝乎"之"乎"是否为"于"字的问题。第一方面,阎若璩的论证很有说服力;第二方面,刘宝楠认为"施于有政"不是《书》中文字的意见可从;第三方面,刘宝楠的判断虽有问题,但值得重视。孔子此处引用《书》,对其进行阐释,是符合《书》的精神的。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既惊叹于宋瓷的完美,也要思考那隐藏于表象之下的精神世界,这是读懂宋瓷精神的钥匙。瓷器发展到宋代已臻完美,它宁静典雅、含蓄自然、清新质朴,如春水明月,绿云薄冰,引起了人们对美的无限遐想。我们既惊叹于宋瓷的完美,也要思考那隐藏于表象之下的精神世界,这是读懂宋瓷精神的钥匙。宋人郑樵在《通志》提出了"制器尚象"说,他认为人们制器既是为了实用也是为了"有所取象",即有所寄寓。《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而宋瓷则完美地体现了道器合一的中国艺术最高境界,器亦道,道亦是器。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80年代早期,国产电影(以大陆为主)里并不直接出现"美国形象",而常以从美国归来的华裔作为美国形象的象征,如《庐山恋》、《牧马人》等影片,这种现象可以表述为"缺席的美国";到20世纪90年代初,缺席的"美国形象"则通过想移民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去的中国人来体现,如《大撒把》等。"缺席的美国"象征着一种与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相对立的他者诱惑,一种背离高尚精神的物质享受,美国形象是一种被主观建构的想象。从90年代末开始,国产电影开始出现直接的美国形象,以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建构美国形象,美国逐渐地不再  相似文献   

8.
大约在1998年底, 《中国青年报》曾有过一 次"关于大兵瑞恩与梁晓声"的讨论。起因是《拯 救大兵瑞恩》这部美国大片在中国播出后,媒体纷 纷发表评论文章,有人对于片中故事的真实性提出 质疑,认为在战场上让那么多的人付出生命代价去 救一个人,是不合常理的,是好莱坞对美国文化和 所谓美国精神的一种渲染罢了:也有人赞同影片所 传达的理念,以为即便这故事有点夸张或是虚构, 这种在战场上不轻易丢弃任何一位战友的精神却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美国基督教的精神熏陶、听人讲授《圣经》和反复阅读《圣经》等五个方面,说明了胡适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形成背景。认为对耶稣容忍精神的体认、对耶稣人格的崇高评价、关于上帝的独特见解等方面构成了胡适早期基督教思想的主要内容。而胡适早年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以上帝为人之至极,人为具体而未臻之上帝"以及耶稣的容忍精神,对胡适的一生有长远而重要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原道》2017,(2)
本文试图从孔佛二家视界融合的角度上理解欧阳渐的融通之论。欧阳渐晚年编定《孔学杂著》,摄之以佛,颇带有回真向俗的意味。他认为宇宙万物与群众思虑莫不依于一心,此心以寂为体,以智为用,孔学和佛教都是依体所起之用,或说都是显寂之智,二家的分判唯在于究竟不究竟、圆满不圆满而已。他对《中庸》极为重视,以之为孔学"真精神"之所在,所著《中庸读叙》一文大力揭橥中庸之真义,批驳宋儒之误解,痛斥乡愿之乱德。他将《大学》视为对中庸的实践,在他看来,所谓大学之道,就在如何实践"诚"而已。他读《论语》,志在揭橥孔子与般若实有相契合之处,表彰"孔子之真精神严义利之界",以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他读《孟子》,亦针砭时弊,希图以孟子的"浩然之气"及"大丈夫"精神起而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  相似文献   

11.
<正>一、《道德经》"宏观医疗"的文化背景什么是"宏观医疗精神"呢?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白"医疗"这个概念的意涵。"医"这个字由来已久,在商代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其字形由"匚"加上"矢"字。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认为,"医"这个字表示装弓、弩、箭的器具。为什么治疗疾病与弓箭之类兵器联系在一起呢?原来,古人认为,生病是由邪灵作祟造成的,要消除疾  相似文献   

12.
南宋杨万里的易学"引史"以"证经",辟宋代易学发展之新路,于其中颇有历史哲学之精神。他认为《易》与"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易》确立起大中至正的形上之道,"史"则将此形上之道贯彻、落到实处;人们以"史"为鉴,就能更好地按《易》道所确立的精神行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易》形天下无形之理、穷天下无穷之事"的观点,强调人们的历史认识具有客观的性质;"易道之用存乎变",历史的变化是必然的过程;"易道之体存乎常",历史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的法则、规律;"易道之行存乎人",人在历史发展中居于主体的地位,从而构成其独具特色的易学历史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朝鲜时期士人赵斗淳认为北宋司马光于人君三德"仁明武"中尤重"武",这与北宋以降士人以《中庸》"知仁勇"之说解读"仁明武"的观念颇为异致。北宋欧阳修、苏轼等人引《易》论"刚",与司马光《易说》的重武倾向相呼应,对赵斗淳颇有影响;除此之外,赵斗淳还吸收了朝鲜儒学界对朱熹"刚果"说的继承和发展。通过上述途径,赵斗淳间接地接受并强化了司马光《易说》的尚武倾向,形成了宋臣"惓惓于武"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中央组织部最近印发《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批评某些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以致在"封建迷信和宗教的影响下""失去自我"。因此,通知要求"切实增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认为这是"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的大事。  相似文献   

15.
正若论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内容无疑是非常丰富的。一则是中国古典艺术作品及精神内涵无比丰富,二则是中国古典艺术精神在当代的运用非常广泛。从艺术理论视角来审视《庄子》,《庄子》一书蕴含了丰富的艺术精神,"物化"是《庄子》中的重要思想,立足于此,来探讨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就显得更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了。《庄子》的"物化"论《庄子》的物化论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物化"指万物之变化;其次,人的生死变化也可以理解为"物化";再次,庄子提倡人实践"知天乐"的"物化"人生观。  相似文献   

16.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是唯一一部由官方主持编修的萨满教典籍,历来受学界重视。传统观点认为清廷将此部典籍颁行民间,对满族萨满教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规范,导致野祭衰退和家祭趋同。美国"新清史"学者亦援引此说,认为清廷借其对满族甚至北方诸少数民族进行了族群建构。然而,分析文本内容、考证版本流布表明,清廷无意于规范民间萨满教,也并未强制推行全国。野祭衰退源于皇太极时期的禁令,家祭仪式早于《典礼》之前就已形成,直至清末未曾划一。清代统治者对于满族内部文化差异,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没有规范统一的必要。汉文本《典礼》编入四库全书,体现了统治者提升文化"正统"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其"知足不辱"的思想凝聚着对人生现实困惑的反思。这一思想发端于《震》《艮》,表述于《道德经》,阐发于注本中,表现出一种道学特有的内在理路。"自知"是其前提要素,"俭欲"是其精神要义,"微明"是其行为准则,"长久"是其价值目标。《道德经》"知足不辱"以素朴之道为依归,确立"自知者明""知足之(为)足"等人生理念,告诫并引导世人,在人与道的契合、知与行的统一中,在"以道观身""以身行道"的过程中,通过对嗜欲、外物的切实超越,臻于精神生命的"常足""长久"。  相似文献   

18.
"心性"范畴的理论内涵,是儒家学术思想的核心。据现传《易传》可知,先秦时期儒家学者在阐释《周易》时,强调仁义之道源于天地之道,肯定人的道德精神的作用;这种思想以"恒德"说为核心,主张通过体认天地恒常之道实现道德精神的社会价值,但是《易传》对天地之道与道德精神的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进行系统地论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为我们补足了这一理论缺环。其内容着重于德义精神,重视人的道德自觉和道德实践;其中的阐述和传世《易传》一起构建起了先秦儒家《易》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美国宗教社会家彼得·贝格尔被学界誉为宗教社会学第三代的主要代表,他那本部头不大的书《神圣的帷幕》,曾经名噪一时,被视为一部“巨著”,一部自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来对宗教社会学作出最重要贡献的著作。然而,也有一些人指出,《神圣的帷幕》是一本“无神论”的论著:贝格尔对当代宗教状况的分析,也被认为表现了对宗教“绝望”的态度。贝格尔认为对这些评论有必要加以澄清,这是  相似文献   

20.
<正>该书出版于2009年,展示了美国近四十年文化现状。作者自认为是"文化生态保护者",而非"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美国理论与实践脱节,充斥着反智主义,正处于一个非理性时代。这个时代主要表现为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公共教育在塑造公民方面的失败等"反智主义"的社会现实。"美国似乎所知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