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要宣传无神论,就要了解有神论。要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就要了解传统文化。本文根据历史资料,探讨了中国古代城隍神信仰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城隍神信仰和国家政治的关系,对于认识我们传统文化的性质,可能有某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要宣传无神论,就要了解有神论。要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就要了解传统文化。本文根据历史资料,探讨了中国古代城隍神信仰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城隍神信仰和国家政治的关系,对于认识我们传统文化的性质,可能有某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要宣传无神论,就要了解有神论。要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就要了解传统文化。本文根据历史资料,探讨了"什么是佛"和"怎样成佛"这样似基督教"上帝观"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探讨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发生的重大理论变化,对于人们理解佛教的本质、认识我们传统文化,可能有某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要宣传无神论,就要了解有神论。要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就要了解传统文化。本文考察了中国古代孔子从人到国家公神的历史过程,说明古代国家祭祀孔子的性质,可供了解中国文化性质之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重人远神的思想理念足以开出一种真实而坚定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而这种理性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则是一贯而绝对的无神论精神之根源与本质。孔子的思想虽然与有神论观点并不构成直接而公开的对立,但由他所阐述和发扬的思想传统,本质上属于一种无神论的思维方式。遵循这种传统,根本容不下一个外在于人的、人格化的至上神存在,因而儒学按其本质来说必然要与宗教有神论分道扬镳。今天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必须首先要对传统文化这一主流品质有正确的认知和把握。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中国社会信仰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一种"有神论信仰"的"至上论"大有蔓延之势,声称信仰只能是对神的信仰,只有有神论才是高层次的信仰,当前中国出现的诸多问题都是没有宗教信仰的结果,只有宗教才能解决当今中国人的心灵问题,只有建立起广泛的宗教信仰才能救中国。这种论断违背了基本的历史事实,背离了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明辨是非,站稳政治立场,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际中。  相似文献   

7.
宗教是典型的有神论现象,但不是有神论现象的全部。在社会作用视角下,以兼具积极与消极双重作用的宗教作为参照物,可以有效地对其他有神论现象进行辨析。鬼神迷信现象具备宗教的形式,对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宣传产生消极影响;邪教和宗教极端主义打着宗教旗号,蒙蔽、愚弄群众,煽动追随者从事非法犯罪活动,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民间信仰作为传统非制度化的有神论信仰现象,既不是传统宗教也不是封建迷信,能够发挥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等积极社会作用,也可能被其他有神论利用发挥消极的社会作用。依据社会功能划分各类有神论现象,能够有效辨别宗教与其他有神论现象,有利于党和政府依法对有神论现象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论“原始至上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评介了西方人类学界对原始至上神的论点。根据我国当代民族志材料,认为原始至上神信仰是信奉原始宗教民族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原始至上神信仰不是一种教,不同于阶级社会一神教的至上神,是原始人基于强烈的求生愿望,对于有序世界的思考而形成的一种信仰,它和万物有灵观念同属于原始宗教的早期形态,却是原始观念两个系统上并行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福建民间信仰的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红 《福建宗教》2002,(1):36-38
作为边缘宗教的民间信仰长期以来处于遭受贬抑的地位,从文化层面来看,它又是归类于“常民文化”的俗文化。由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因素造就的福建文化极具特点,作为福建文化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的民间信仰,也以其多样性、多种类、复杂性体现出闽文化的特征。抛开以宗教的眼光、政治的眼光来审视福建民间信仰的传统,换个视角,从文化的层面来透视福建人的祈神活动,就更能深入地把握福建民间信仰的发展脉络,加深我们对百姓生活方式、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的了解,进而更为完整准确地认识民间信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0.
科学时代人们依然需要信仰,因为,人们生活离不开确定性,科学只能给人们提供事实确定性,信仰则给人们提供价值确定性,二者同样重要,不可或缺。人们的信仰既可以是有神论的非理性信仰,也可以是无神论的理性信仰,二者依然同时并存,从全球整体考察,前者声势更隆。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以及作为二者非法嫡生子的资本拜物教耦合联动共谋使传统有神论信仰的独霸地位动摇,更使信仰重建成为时代难题。未来突破难题的关键在于克服资本逻辑。  相似文献   

11.
历史形成的周人宗教信仰具有复杂性。周人的上帝信仰虽然受到殷商宗教的影响却具有独特的内涵,上帝被奉为周民族的至上神和保护神。天的信仰为周人所特有,天被赋予道德理性并具有超越族群中心的特征,但没有独占最高信仰的殿堂。上帝—天的信仰结构是周人信仰的基本结构,在其命维新的政治与文化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民间信仰历史悠久,数量众多,气氛浓郁。妈祖、城隍、潮神、关公、蚕神、陈靖姑、黄大仙、胡公大帝等各种神祇以及清官廉吏、英雄人物、行业神数不胜数。这些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历史上就是百姓道德教化的主要场所。民间信仰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鲜活载体,保护、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形成了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天然屏障,但民间信仰领域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有神论同无神论的斗争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是有神论还是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能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党员能不能信教、是有神论还是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能够真正实现宗教信仰自由、要不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以及公民有没有"不信仰宗教和宣传无神论的自由"。要对这些问题做出明确回答,就必须保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斗争锋芒,在与形形色色的有神论思想交锋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李保乐 《天风》2017,(11):8-9
基督徒是世上的光,是世上的盐,作为神儿女的我们要将自己尝到的那天国的滋味,让更多人品尝(参诗34:8),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让教会走向社会,使社会了解教会。我们要关注、关心、关爱社会,在构建社会的和谐进程中,体现我们基督徒信仰的价值所带来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石衡潭 《天风》2018,(3):30-31
赞美诗是基督教文艺中传播最广也最为信徒所喜爱的体裁,是基督徒对神的感谢与赞美,是对神及其话语的认识与理解、回应与接受。西方的赞美诗有上千年的传统,涌现了不少信仰诚笃、旋律优美的作品。赞美诗的中国化也是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会通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王汐朋 《管子学刊》2009,(4):98-103
在殷商、西周、春秋三个时期,卜筮对于中国早期至上神信仰的作用历经了从催生到消泯的变化:殷商时期,卜筮与至上神"帝"信仰有着表里与共的内在关系,卜筮催生宗教;西周以后,周人不再把"帝"而是把祖考作为信仰对象,卜筮沦为了政治的工具,与"帝"信仰发生了断裂;春秋时期,卜筮又成了人本精神所利用的舞台,周人借助对卜筮形式的肯定和卜筮结果的否定来彰显人的主体性,消泯"帝"信仰。卜筮在历史中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对早期中国宗教的发生与夭折形成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尽管人口众多而历史悠久,且具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没有至上神,也没有对至上神的充分敬畏,没有升天堂的终极追求,没有赎罪的灵魂磨炼,没有时常忏悔的心灵洗涤,不参加定时的宗教仪式,不与神进行精神沟通等等,对某些西方人而言,这不可理喻、不可接受,也难被认同。  相似文献   

18.
占问对象的无限性使卜筮催生出至上神信仰和宗教意识.周革殷命后,在"天"的名义下实际信仰对象从殷人的神圣上帝转变为周人的德性祖考.失去上帝信仰的卜筮不仅沦为周初的政治工具,春秋时期还成为人本驱逐神本的舞台,加速消泯了上帝信仰.从催生到泯灭,卜筮对早期中国上帝信仰发挥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对早期中国宗教的夭折形成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无神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它的对象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有神论,弄清信神、宗教、有神论、唯心论这四者的区别和联系。第一,信神、宗教和有神论、唯心论是有区别的。四者都是观念形态,都是社会意识,这是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但是它们的具体形态不同。信神和宗教这二者是信仰形态,有神论和唯心论这二者是理论形态。信神和宗教表现为感性直觉,表现为心理情绪,而有神论和唯心论表现为抽象思维,表现为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20.
宣传无神论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都是 党的政策主张和工作要求,都必须坚决贯彻。但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宣传无神论,如何才能体现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公民信仰宗教自由,是不是向有神论拱手让出思想阵地?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在实践中准确把握两者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难题。有神论与无神论,都是人类生产力和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神论虽然是从原始人类对他们自身和外部自然界的错误观念中产生的,但它的出现也是人类认识进步的表现。无神论是在有神论一统天下的条件下,作为其对立面逐步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