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付  张丽华  霍明 《应用心理学》2013,19(2):177-186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国内十二家企业520名在职女性管理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互动公平对管理者责任心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动公平通过组织支持感的完全中介效应影响管理者责任心;职业承诺和组织承诺在互动公平与管理者责任心的关系中,分别起到了调节作用;当两者进入同一个调节模型时,组织承诺的调节作用掩盖了职业承诺的作用。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
IT企业的高离职率成为信息技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了浙江IT企业员工的多层次承诺(组织承诺、团队承诺和职业承诺)及其离职意向。结果发现,IT企业员工组织承诺是影响离职意向的重要因素;同时IT企业员工的团队承诺和职业承诺是组织承诺影响离职意向的缓冲变量。其中,团队承诺越高,组织承诺对离职意向的影响就越大;而职业承诺越低,组织承诺对离职意向的影响就越大。最后对IT企业的员工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结构模型检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对作者所研究的中国职工组织承诺五因素结构模型采用SEM技术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其是理想模型。二阶因子分析表明,五因素模型又可划分为心理因子和社经因子。根据相关分析,得到了五个新的承诺组合模型。  相似文献   

4.
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7  
在组织承诺因素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交叉分析等方法,先探讨了人口特征因素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继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中的路径分析技术探讨了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模型,从而揭示了五种组织承诺类型各自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教师组织承诺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及理论分析,提出了教师组织承诺的结构。对278名教师进行测查以考察教师组织承诺的因素结构,验证了教师组织承诺的结构,发现教师组织承诺包含四个维度,即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和投入承诺。  相似文献   

6.
组织承诺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该文采取多测度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基础,概念性定义和操作定义,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影响变量等方面对组织承诺的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发现现有的组织承诺概念比较冗余,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现有组织承诺量表需要在内容效度、汇聚效度和区分效度等指标上进行深入探索;目前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多从离职/留职意向的角度进行探讨,缺乏从雇佣关系的角度进行的系统研究;需要进行纵向研究以获得组织承诺和其他一些员工态度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后续研究可以从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角度,详细考察组织承诺的不同维度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职业承诺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职业与事业的区别入手,对国内外职业承诺的概念、常用的几种职业承诺量表、职业承诺形成过程以及相关模型、前因与后果变量等方面的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研究发现,职业承诺与一些重要的效果变量有比较显著的关系,如职业满意度、工作投入、工作绩效等。文章最后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研究的方向,如现有的职业承诺概念比较凌乱,测量工具虽然多数是参照国外的重新编制,但其适用范围比较狭窄,因此需要对职业承诺的概念进行重新整合,职业承诺量表也需要对其在信效度指标上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主管承诺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管承诺(supervisory commitment or commitment to supervisor)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r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员工承诺理论的一个分支。对它的测量,学者们主要是借鉴Allen和Meyer与O’Reilly和Chatman对组织承诺的测量方法,目前属香港学者陈振雄的测量最为细致和全面。对影响主管承诺的前因,学者们目前探索到文化、感受主管支持(PSS)和领导—成员交换(LMX)三个因素。对主管承诺的结果,学者们普遍认为,主管承诺比组织承诺更能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OCB),但在对工作满意感和跳槽意图的影响上还存在不同的意见。另外,在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中,主管承诺与组织承诺是并列关系,但Hunt和Morgan更主张二者是因果关系,而且是主管承诺带来组织承诺。在全面述评的基础上,作者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四点展望。  相似文献   

9.
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组织承诺的预测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问卷调查410名北京市中学教师,探讨了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结果表明:修订的《学校组织气氛问卷》是可靠而有效的适用于中学教师组织气氛相关研究的工具;在持续承诺维度上,本科学历的教师显著高于硕士学历的教师,高级职称的教师非常显著地高于中教二级的教师;所教学生人数的多少与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有显著的正相关;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分层回归和优势分析发现:支持行为、同事行为和疏远行为对预测情感承诺做出了新的贡献,支持行为的贡献更大;支持行为和亲密行为对预测规范承诺做出了新贡献,支持行为的贡献更大;亲密行为能预测持续承诺.  相似文献   

10.
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UPB)指员工为了其所属的组织利益而从事有违伦理的行为。研究探讨了组织承诺与UPB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组织承诺与内化道德认同、象征化道德认同对UPB的影响存在三元交互的关系;组织承诺对UPB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内化道德认同/高象征化道德认同者中。  相似文献   

11.
从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看,中国雇员特有的组织承诺特征可以总结为五点:一是从结构模型上的理想因子显现;二是情感承诺更加影响中国雇员的组织行为;三是承诺指向上级而非组织;四是离职动因注重在位能得到什么;五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通过对各个特征进行道德追溯,我们发现,“理想人格”解释了理想承诺,“仁”造就了中国雇员的情感承诺,“忠”的思想使承诺指向上级,离职动因在于“谨慎”思考,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改变了传统道德集体主义的提倡。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进行研究,并编制了符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高校教师组织承诺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组织承诺是一个四因素的结构,具体包括: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价值承诺和投入承诺。内部一致性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组织承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访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结构维度.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结构由感情承诺、理想承诺、关系承诺、条件承诺、持续承诺和责任承诺六个因子构成.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全面讨论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情况,本研究从人口统计学变量和总体水平两个角度对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作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性别上表现为男性的机会承诺显著高于女性;女性的总体承诺高于男性.(2)在学历上只有本科与硕士之间在理想承诺及机会承诺因素上存在差异.(3)在婚姻上已婚者的总体承诺高于未婚者;而未婚者在机会承诺上高与已婚者.(4)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在组织承诺的整体上和各个因素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5)不同教龄的高校教师在感情承诺因素、总体承诺上存在明显差异.(6)基于专业的差异分析表明,在规范承诺,机会承诺及总体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理科与艺术之间的差异.高校教师总体上组织承诺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理想承诺维度和经济承诺维度两项高于总体,而在规范承诺、机会承诺和感情承诺二个指标上的得分稍低于总体.  相似文献   

15.
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工作态度: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李超平  田宝  时勘 《心理学报》2006,38(2):297-307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变革型领导与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以及变革型领导的作用机制,即变革型领导是否会通过心理授权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利用14家企业744份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交叉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愿景激励与德行垂范对组织承诺与员工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而领导魅力与个性化关怀只对员工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心理授权对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工作态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愿景激励与德行垂范通过工作意义影响员工满意度与组织承诺;愿景激励通过自我效能影响组织承诺  相似文献   

16.
员工工作倦怠对其个人主动性行为的影响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组织承诺量表、主动性氛围量表和个人主动性问卷调查了34家企业的231名员工和34名主管,使用多层线性建模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工作倦怠和组织承诺、个人主动性负相关;组织承诺在工作倦怠和个人主动性之间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主动性氛围和个人主动性正相关并在组织承诺和个人主动性的关系中起到缓冲作用。研究提出了工作倦怠对个人主动性影响的一种过程模式,并对其理论和实践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组织承诺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通过对组织承诺的文献分析,讨论了组织承诺概念的演变和其结构的发展,并对组织承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述。分析了组织承诺形成的影响变量和其效标变量,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38名民航飞行员,探讨了自我效能感对飞行安全绩效的影响,以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组织信任、组织承诺和工作投入的作用。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对组织信任、组织承诺、工作投入和安全绩效有直接正向作用。组织信任在自我效能感对组织承诺、工作投入、安全绩效的影响中有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承诺与工作投入在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有直接效应,并可通过组织信任、组织承诺和工作投入对安全绩效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预先承诺是指个体提前做出一个有长远目标的决定来限制对即时诱惑的选择,从而避免在未来决策中由于意志力缺乏而出现的自我控制失败。最后期限法和限制选择法是开展预先承诺研究的常用范式。本研究在系统回顾预先承诺的三种理论解释(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时间差强化学习模型)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整合性的认知神经机制模型来解释预先承诺的作用过程。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丰富预先承诺的研究范式和应用范围,并探究预先承诺调控非理性决策的心理与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20.
聂衍刚  利振华  窦凯 《心理科学》2019,(5):1202-1208
预先承诺是指个体提前做出一个有长远目标的决定来限制对即时诱惑的选择,从而避免在未来决策中由于意志力缺乏而出现的自我控制失败。最后期限法和限制选择法是开展预先承诺研究的常用范式。本研究在系统回顾预先承诺的三种理论解释(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时间差强化学习模型)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整合性的认知神经机制模型来解释预先承诺的作用过程。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丰富预先承诺的研究范式和应用范围,并探究预先承诺调控非理性决策的心理与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