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我们谈到“俄国哲学”时,我们必须首先更确切地界定“哲学”通常意味着什么,以及这个概念在什么意义上被使用。当然,“哲学”——或者勿宁说,以通常的具有学派倾向的、系统的形式出现的哲学著作(在西方,这是哲学的标准表现方式)在俄国存在过并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王学富 《天风》2022,(6):56-57
<正>在圣经记载的浪子回头的故事里,人们常常谈论那位慈爱的父亲,他宽恕自己的小儿子,也常常谈论那个小儿子,他是一个回头的浪子,但很少谈到大儿子。今天我来谈谈这个大儿子,尤其是这个故事里反映的一种大儿子心态,这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我把这个现象称为“好孩子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中心就是想探讨一下什么是“对抗性矛盾”?它和“对抗”是不是同一概念?如果不是,那末它们之间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对抗性矛盾怎样才能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 一“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外部冲突的形式。这一斗争形式,主要指的最后解决矛盾时所采取的形式。“矛盾论”指出,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要待两个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双方采取外部对抗形式,发展为革命。”当然一些矛盾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多次的外部冲突,这也是“对抗”;但应该把它和最后解决这个矛盾时所必然  相似文献   

4.
关于“你”和“他人”的探讨,在当今社会中,不仅在欧洲,而且在亚洲,都能够以各种不同的、明确的和隐蔽的形式被感受到。你是谁?人——例如,在联系到“人权”或“生命伦理学”时所谈到的人——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一、导言今天,“异化”和“异化的”这两个词,在盎格鲁撒格逊国家里,已经是人们的常用语了。“异化是城市的重大问题”,或者“异化的社会”这类表述,都能直接被人理解了。人们对“异化”所取得的这种普遍认识,是异化概念在盎格鲁撒格逊地区的社会科学中,特别是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政治学中占居了中心地位之后才出现的。“异化”能够变成口头语,不仅说明,社会科学的诸种概念已经普遍地大众化,而且还说明,人们是如何试图用这个概念来描述和把握工业社会中,以及后工业社会中的一些重要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江苏函授辅导站编写的《逻辑通俗教程》在谈到同一概念时写道:“在汉语中常常用‘……就是……’、‘……即……’等表达同一概念(着重号是笔者加的,下同),有时,在文章里还采用复指成分的形式表达同一概念。例如:  相似文献   

7.
许建良 《学海》2004,(5):142-145
我们习惯上所说的“科技” ,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简略形式 ,两者的关系虽非常紧密 ,但也存在差异。一般而言 ,技术是科学的产品 ,它又以新的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相切合。随着科技的发展 ,一般企业的技术化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 ,企业经营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技术经营。现实生活里科技对伦理的挑战 ,实际上来自技术不当使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 ,在技术经营中确立效益性和生态性相统一的价值维度 ,不仅是企业生存的必须 ,而且也是缓解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很难记起,什么时候人们曾象今天这样,如此之多和如此尖锐地谈论过官僚制度和官僚主义。正在觉醒的社会意识通过这类现象在寻找着阻塞机制的基础和改革的大敌。对官僚制度的批判已经成了社会自我清洗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感情激越并不等于分析深刻和思维严谨。有时,批判仅限于揭露官僚主义显而易见的表面特征——文牍主义、拖拉作风、“公文式”领导。有时,人们会迁怒于“文牍主义者”——管理领域的工作人员的存在本身。近来不少人试图把官僚体制看成是有其自身利益和价值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关于这一点我们下面还要谈到)。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感性的经验或感性经验这一概念是作为认识的第一阶段的标志使用的。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为形态所引出的对物质现实性的具体直观的映象的感性经验,还没有表达出人类经验的全部和实质。如果谈到共产党和工人党在为了民主和社会主义反对剥削和压迫、反对帝国主义和战争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时,这就非常清楚了。显然这里所指的不单是感性经验形态的经验,而是从革命实践中所取得的、具有判断性质的概括形式的认识。如果人们进一步观察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具有多种多样形式并且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的经验交流时,那就可证明,感性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07,(1):25-27
记者:莆田广化寺是朴老点名的“样板丛林”,您在推行“修学一体化”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学诚法师:谈到这个问题,首先粗浅地介绍一下“学与修”的基本概念。“学”,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在佛教里有专门的名词,也就是闻、思。听闻、思维佛陀的教法,这就是学。更进一步,所学的佛法还  相似文献   

11.
扁鹊的里籍,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说:“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司马迁记扁鹊过虢时,扁鹊的自我介绍:“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汉魏以前的学者,对《史记》的这个记载是深信不疑的。到了晋代,徐广认为旧郑在关中,新郑在河南,勃海无郑,郑当为鄚之误。自《史记集解》引用徐广这一说法之后,扁鹊里籍就发生了争执:一说在今天山东省的长清;一说在今天河北省的任邱。争论了一千多年,一直得不到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教会“本地化”,如今已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汇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冲击着过去一直强调统一模式的“罗马化”教会。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对这个问题,也应该有所认识和了解。现在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这几点看法。一、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教会“本地化”? 教会“本地化”,目前已在国际上成为热门问题,但是在我们中间,也许有人还对这个新潮流,新动向,认识不足,怀有疑虑裹足不前,甚至也许还有人认为,我们的教会应该“罗马化”,否则,就不成其为正宗的天主教会。目前有些人存在这种疑虑和错误思想,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长期受了脱利腾会议的影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就,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是,应该看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学术界都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诸多误解,包括各种形式的误读和曲解;它们不仅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4.
女人是一所学校,但是有些太太却过分地“好为人师”,这对其先生而言,不是好事。本文列举不同类型的“老师太太”,欢迎对号入座——“语文老师”:爱用成语、出口成章、喜欢诗意与言情,有小资情调。王太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提子不放在水晶盘子里,她是不会动手吃的。她还经常用些自以为文雅的词语,比如“语焉不详”,可是,理工科毕业的丈夫对此并不欣赏,鸡对鸭说的结果只有一种——一点儿意思也没有!他觉得太太过于矫情,恋爱时可以陪她去雨中散步,婚姻却应该是平实的。自然地这对“师生”无法教学相长,因此互相不满意。建议:雅俗共赏的婚姻…  相似文献   

15.
这篇文章从各个方面宣扬修正主义的“全民国家”观点。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证“全民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继承关系”。作者认为:“全民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直接继续,它们是同一个国家的两个发展阶段。当还存在剥削者和剥削时,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从消灭剥削时起,就变成“全民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实质仍然保持在“全民国家”之中,但“全民国家”已不是旧意义上的国家,它表现社会所有阶层的利益。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的职能方面来论述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和“全民国家”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作者认为:在对内职能方面它们的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执行苏联法律和保障公有制)和文化教育职能是共同的;不同的是,在“全民国家”里,镇压国内剥削阶级的职能已经“衰亡”并且“失去意义”。在谈到对外职能时,作者认为:它们的这种职能是共同的。它们除了制止帝国主义的袭击和使人民作好准备去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外,正利用一切可能,在经济、文化、政治甚至有时在军事方面努力寻找同资本主义国家达成协议和合作的更合适的形式。在第三部分中,作者用了较多篇幅,论证在进一步发展民主的同时要保持强制手段,来对付那些破坏社会主义准则和法律的人,以及那些无纪律、无组织、不诚实的公民。但这种强制完全不同于对阶级敌人的强制,尤其不同于暴力。最后,作者还特别谈到物质刺激。他说什么:“物质利益的原则是使工作人员遵守纪律,鼓励他们提高专业能力,诚实地对待职守,养成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最重要因素。”他认为,这是“以共产主义教育人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健康、长寿 ,医学的成就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然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人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对医学产生疑惑和提出批评。毋庸置疑 ,在过去5 0年里医学突破性的进展 ,已挽救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多得多的生命。我们已开始厌倦医学的进步 ,以至于应当对今天认为是当然 ,而一二百年前是不可能的巨大变革进行观察。以下章节将要讨论这些进步。作为导言 ,在这里简要地概括一下在 2 0世纪下半叶发生的重大变化。二战爆发时 ,青霉素仍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尚未投入临床应用。在这种抗生素“魔弹”发…  相似文献   

17.
众里寻她千百度 “吃起来又脆又筋道又不咯牙,越嚼越有劲儿,越品越有味儿,吃过之后还余香在口。”这是一道菜 ?   对。《老北京的吃喝》一书专章写到了它——爆肚儿。   “爆肚”后面的“儿”,与“盆儿”、“棍儿”、“小车儿”后面的“儿”一样,是名词的后缀——表示微小。难怪人们把“爆肚儿”列到了小吃的名单里。   虽说是小吃,可万万不可小瞧。古今中外,无以数计的人们,和爆肚儿有着拉不断的情思,有着深深的情结。由于种种原因,对于久违了的爆肚儿,他们依然念念不忘,孜孜以求。   1983年,一位澳大利亚老华侨,离…  相似文献   

18.
翻译和语境     
人们在日常都要进行交际,而交际都是在特定语境下进行的,翻译也离不开语境。所谓语境就是指人们交际时的社会背景、知识背景,使用语言的人的种种情况以及交际的时间、地点等等。当然也指上下文。翻译时如果不照顾到语境就会不“信”、不“达”,更谈不到“雅”了。特别是对那些歧义(二义)句、省略句、索引句(含“他”“我”“这”“今天”“曾”等词)等更要认真对待。关于歧义句:有时是由一词多义构成歧义句。例如:I would rather have his room than his company.有人译为:“我宁肯要他的房间,不要他的公司。”英文中的com-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和表面性——认为没有躯体上的疾病,即是健康。(而健康应该是指人的身体、精神都处于良好状态)。同样人们对“体罚”的认识也仅理解为对躯体的伤害。一般学校领导只对所发现的对学生躯体的损害给予极大的关注。而对个别老师对学生“心理”上的伤害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会去处分哪一位实际是使用“心罚”的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一般逻辑教材在谈到假言命题时,总是以“如果……就……”“只有……才……”为其典型的语言形式,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却不能令人满足,且容易使初学者误解,以为假言命题的语言形式就是这样的贫乏。其实,在自然语言里,假言命题的联结词(特别是表示充分条件的)和表述样式是非常丰富的。这篇小文将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来展示汉语中丰富的假言联结词。先看充分条件的假言联结词(下例字下有横线者,与“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