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演悟 《法音》2006,(9):38-42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其身,动静举止,皆应如法。“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佛弟子行住坐卧具足威仪,不仅能调伏烦恼,身心寂静,人格风范也可以感化众生。因此,规矩礼仪是佛教自利利他的方便之门,是学佛的基础。但许多刚入佛门的居士乃至个别学佛多年的居士,对此并不是很清楚,进入寺院不知所措,言行举止常不如法,甚至玷污清净道场的庄严神圣。更严重的是对入寺的规矩礼仪凭空猜测,以致于以讹传讹。鉴于此,本文将入寺应该注意的规矩礼仪作简单介绍,以备在家信众入寺处众参考。一、拜佛、问讯与上香规矩进寺…  相似文献   

2.
游台纪行     
闻名遐迩的五台山,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和善男信女来游览和朝拜。因游客的信仰和情趣的不同,所看的内容也有区别:有的信仰佛,以朝山拜佛为主,他们不仅入寺礼佛,布施诵经,而且大多数要朝拜五顶(五座台顶)、三洞(佛母洞、观音洞、秘魔岩的龙洞);有的以观五台山佛国风光、文物古迹为目的;大多数则是慕名而来,在台怀停留数小时,看几个主要寺庙,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4,(2)
正"香为佛使,香为信使。"入寺燃香敬佛,是广大佛教徒礼敬、供养诸佛菩萨的一种重要礼仪和信仰表达方式。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敬香不仅成为深植于每个佛教徒心中的宗教习惯,也成为广大民众敬神祭祖的习俗之一。这原本值得尊重,无可厚非。然而由于内受功利、盲从心理的驱动,外受商品经济、社会攀比之风的影响,民间形成了"抢头香"、"烧大  相似文献   

4.
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所寺庙收养了4名儿童,寺庙管孩子的食宿,长住寺庙的居士对孩子进行私塾式教学。在还不懂事的时候,孩子成天与僧人在一起,听着阿弥陀佛长大,过早地感觉轮回的恐惧,是不是太残忍了?儿童由寺庙收养,不符合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是寺庙慈善事业的越位,也是我们社会福利事业在某个环节上的缺位。  相似文献   

5.
试论寺庙在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地位和作用月朗从通常意义上来讲,寺庙是四众弟子及广大信众念经、拜佛、过宗教生活的主要场所,那么在改革开改的新形势下,寺庙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在改革开放中到底起一些什么作用呢?我认为寺庙不仅具有原有的功能,而且还增添了许多...  相似文献   

6.
漫谈金刚力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抵造访过中国佛教寺院者,都知道入寺先要经山门。“天下名山僧占多”,为避尘喧,利修行,寺庙基本上多建于山林,放习惯上把寺院大门唤作“山门”。山门一般有三个门,喻意为“三解脱门”,即空门、无愿门、无相门。这三座门常建成殿堂式格局,有一殿三门,也有将中间一门建为殿式,“山门殿”或“三门殿”由此而得名。金刚力上像就供置于山门殿内,好比寺院的门卫传达。金刚力上是佛教的护法。人们习惯略称之为“金刚”,但其不同于身着甲胄的“四大金刚”,四大金刚则为四大天正之所指,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自天王、…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9月,山西省委成立由15个部门组成的五台山综合整治整改调研调查组,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综合整治。山西省宗教局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中央十部门41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和深化五台山佛教管理工作。一、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摸清情况。省宗教局走村入寺、访僧问俗,召开各方面座谈会12次,走访寺院45处,向僧人和游客发放调查问卷500份,走访游客300余人次,广泛听取群众和五台山僧人的意见,对照中央十部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5,(8)
提高警惕识别真伪严防不法分子到寺庙行骗日前,我们走访了定海、普陀一些寺庙,发现一些不法分子钻到寺庙行骗,并且屡屡得手,值得我们引起高度警觉。据了解,一些行骗者大都打着三张牌:一是打着关心寺庙、帮助解决问题的牌子;二是打着统战部门、帮助领导办事的牌子;...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佛教寺庙生产经验交流大会,于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日至三十一日在福州市法海寺召开,全省八十多座寺庙的代表出席了大会,省宗教局领导人郭钢、唐玉螺莅临讲话。这次生产经验交流会的主要任务是:遵照中央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精神,结合本地区佛教寺庙的特点,发扬“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走自力更生道路,念好“山海经”,通过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一九八五年生产与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其进程与人类进化史一样漫长。寺庙经济是各宗教开展其宗教活动的物质基础。然而,至今理论界对“寺庙经济”的研究仍十分有限。近日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罗莉博士所著《寺庙经济论》一书可谓是寺庙经济研究领域的一本力作,该书第一次从经济学理性、民族学意识和宗教情怀出发,就寺庙经济现象做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并就现阶段“宗教自养”及宗教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等问题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寺庙经济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经济现象,《寺庙经济论》在研究这一经济现象的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权杖是天主教会的主教在举行大礼仪弥撒时所用的“牧杖”,代表其礼仪时的职务和地位,同时也象征着一个教区主教的职位。教会传统上认为,权杖隐喻着精神领袖和管理者。最古老的权杖与现在老人们用的手杖并无差别,但教会出于对上主的敬爱以及在礼仪中的庄重和严肃,也就在演化过程中逐渐采用了镀金、银、铜等装饰。因为它是在礼仪中使用的,因此在制作上要求精细、外观精美。权杖的上端略弯曲,有的是半圆或整圆形,下端稍尖。高度约1.80米左右。现在主教们所用的权杖,基本上都用镀金、银或上等木料制成的,但如果用木料,多以金属或…  相似文献   

12.
素以佛教圣地著称于世的西藏自治区,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贯彻中央关于西藏工作座谈会的重要指示以后,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群众的宗教活动逐步趋于正常。到目前为止,全自治区大部分地、市已成立佛教协会,安排了四百多名活佛、格西等宗教界人士为佛协理事。最近,又成立了西藏佛学院,并准备恢复印经院。全自治区已经修复寺庙近五十座,小型宗教殿堂四十座;还有四十余座寺庙正在修复;计划修复的寺庙还有一百三十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引发"礼仪之争"的原因和"礼仪之争"的重要焦点,从神学、伦理学方面剖析了礼仪之争的实质。礼仪之争的历史提醒教牧人员,在不失基督教纯正信仰、教义的前提下,应走本土化的宣教路线。  相似文献   

14.
正将弥撒庆典与新春文化相结合,在礼仪中以敬天祭祖表达人与神的和,以阖家团圆表达人与人的和,以除旧更新表达人与自己的和,这是对天主教礼仪中国化的最好诠释。春节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且许多民俗意义优美,在将其赋予合乎基督福音的内涵后,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新春弥撒。拜神祭祖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每逢新春佳节总不忘记到寺庙烧香,到家庙或家中祖先牌位前祭拜。因各地风俗不一,有  相似文献   

15.
天主教的礼仪□勒依●天主教的礼仪以“弥撒”为中心。教会认为这是一种感恩的祭典,奉献耶稣的圣体圣血,以不流血的方式重行基督在十字架上对天主的祭献礼。弥撒都在教堂举行,教堂被视为天主的圣殿。每座教堂建成之后,都要举行隆重的祝圣礼仪,教堂从此成为举行礼仪的...  相似文献   

16.
礼仪更新后天主教礼仪的几个突出特点按照1963年12月4日发布的一部重要文献──《礼仪宪章》的精神,天主教会对礼仪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新礼仪同过去的拉丁礼仪相比,有五方面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改用地方语言举行礼仪是新礼仪最大的特点。梵二大公会议以后,教会...  相似文献   

17.
全国部分修院礼仪教师参加的第三期进修班于99年7月16日至8月4日在江西省庐山举行,为期20天。7月16日下午礼仪进修班举行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礼仪委员会副主任郭金才神父主持。出席开幕式的有礼仪委员会主任、西安教区李笃安主教,江西教区吴仕珍主教。江西省委统战部万坚副主任、省民宗局宋亚平副处长、九江市政府办公厅胡四珊副秘书长、九江市民宗局殷金元局长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李主教首先讲话,他说:“我们这次礼仪进修班之所以能在风景如画的庐山举办,说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  相似文献   

18.
一、从实践中提炼出的问题在平息2008年拉萨"3,14"事件的多方面工作中,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近年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连续开展了"建立健全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推进藏传佛教寺庙民主管理"和"藏传佛教佛学思想建设"等相关课题的研究,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西藏和四省(川青甘滇)藏区的跨越式  相似文献   

19.
礼仪更新后天主教礼仪的几个突出特点按照1963年12月4日发布的一部重要文献──《礼仪宪章》的精神,天主教会对礼仪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新礼仪同过去的拉丁礼仪相比,有五方面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改用地方语言举行礼仪是新礼仪最大的特点。梵二大公会议以后,教会...  相似文献   

20.
陈香玉 《法音》2013,(1):24
中新社拉萨12月28日电西藏的色拉寺等100座寺庙,以及丹增格桑等7587名僧尼28日在拉萨获得2012年西藏自治区和谐模范寺庙和爱国守法先进僧尼荣誉称号。此间举行的2012年度西藏自治区和谐模范寺庙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创建评选暨寺庙法制宣传主题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西藏为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