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组织理论为我们分析和认识系统的动态发展提供了许多新方法。普利高津的“通过涨落达到有序”的命题,可谓是这些新方法中的佼佼者。它简明而深邃地昭示人们:系统中的“涨落”,是使系统奔向新的有序的主要根据。所以,认识特定系统中的“涨落”,对于认识该系统的动态发展举足轻重。依此,欲揭示科学发展的深层奥秘,我们不妨去探寻一下科学系统中的“涨落”。科学系统是指由科学主体、科学工具、科学理论和科学规范为基本要素耦合而成的社会系统,这是科学活动过程的集合体。其中,科学主体主要是指在科学活动过程中的科学家个体及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科学工具主要包括科学活动中所需的观察实验仪器这类物质工具,及关于客观对象的分析方法和认识方法这些思维工具;科学理论一般是指反映客观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对人脑的研究证明,思维是高度发达的神经元的复杂机能。思维就是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然后通过生物电流将刺激信息传送到大脑,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这种思维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大脑要进  相似文献   

3.
对"神圣性"的研究在西方宗教理论中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现代宗教学的神圣性以麦克斯·缪勒的"无限”观念为起点,在化约论的包围下逐步形成和确立了自主领域.宗教现象学对神圣性问题的论证更是包含着"存在之思”的倾向,然而其一方面反对化约论的极端理性主义倾向,一方面也受到理性主义的影响.对宗教学中的神圣性问题的理论争议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重新思考"神圣性”这一古老命题,而且促使人们对宗教学各学科理论模式的缺陷进行反思,明晰宗教学各学科之间的矛盾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国内关于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十分活跃。虽然众说纷纭,观点各异,但从总体上说来,这一问题的提出和展开,无疑是我们哲学上的一大收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考虑哲学原理教材体系改革的时候,我们自然不应忽视这一方面的现实,而应以科学的、积极建设性的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充分的总结和反映。因此,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框架和逻辑进程中准确、完整、深刻地把握住主体性问题的实质,从而真正确立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及其理论和方法,应该是我们思考的真正重点。由于确曾出现过盲目夸大或片面渲染“主体性”概念的倾向,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简单地怀疑、否定或贬低“主体性原则”的倾向,我们这样提出问题也就更有必要了。片面夸大或简单怀疑,这两者之间有共同的理论根源,就是都未认真弄清主体性问题的实质,尤其是未弄清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应有的科学涵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仅举下列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理论及其证立在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是所谓经验科学的理论。经验科学的理论是一种经验理论,含有经验的成素,也含有逻辑的成素。它们是一系统一系统的命题。在科学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但有一个一个理论(命题系统),同时还有一个一个的理论系统(命题系统的系统),我们可以称之为一个一个的“理论群”或“理论族”。  相似文献   

6.
悖论的起源当我正在象开始写本文那样进行思考时,我想起不久前曾给一本小书做过评注,我认为那本书有意思,因为它在科学上毫不装模做样。我几乎是无意识地翻开了这本书并看到其中一部分句子(我已用铅笔把这些句子划出来了),在我看来,这些句子就是为阐发我之所想的一种近乎完美的“起奏”:“威尼斯人在落叶松木桩上建起了教堂和宫殿”。[1]确实,我几乎不能想象出比这些落叶松的隐喻更好的,无论如何都更恰当的隐喻,这些落叶松是阿尔卑斯山大自然的产物,它们竖立在泻湖中,是人类从未设想和实现过的最杰出的一种城市文化的基础。文…  相似文献   

7.
时序信息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振勇  黄希庭 《心理学报》1996,29(4):345-351
研究由两个实验组成,实验一采用纯粹的视听方式,以线段长度和声音频率为材料,对时序信息的加工方式(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编码特点(时序信息是何时编码的)以及通道效应进行了研究。实验二以汉字为材料重复实验一的过程;结果表明,时序信息的加工存在视听通道效应,其机制源于记忆,且与实验材料的加工深度以及加工方式有关;时序信息既包含有自动加工,又包含有控制加工。视觉刺激倾向于自动加工,而听觉则倾向于控制加工;时序信息是在项目学习时编码获得的,而不是在提取时建构的。  相似文献   

8.
论宽容和宽容的限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问题在世纪交替之际,两种主要的,然而又彼此不同的倾向成为我们这个世界上意识形态氛围的特点。一方面,我们提倡“尊重人权”,即尊重某种普遍的标准;另一方面,我们却又同样提倡“尊重各种文化”,这些文化因其不同的世界观和偏狭的标准而五花八门。根据这些偏狭的标...  相似文献   

9.
正念是指对当下身心体验不带有评判地觉察。基于双加工理论,以正念为核心的训练对个体冲动性不同要素均具有明显干预效果。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因情感系统引发的冲动驱力:通过调整个体的奖赏评估与预期,缓和诱发冲动的压力与负性情绪反应,减弱自动化反应的联结和强度;另一方面,提升个体由认知控制系统调节的冲动控制力:增强个体的认知控制和行为抑制能力。由于冲动性驱动因素和控制因素二者加工时序的先后差异和作用方向对抗性特点,正念训练促进两类要素的积极交互影响,缩小冲动性“驱动”与“控制”力量之间的不平衡,为个体更好地回应自身反应与外界刺激提供了有利缓冲,是降低个体冲动性的有效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内隐性倾向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希付 《心理科学》2002,25(3):290-292
我们通过实验的方式研究了大学生的内隐性倾向,实验分两个部分,一是使用配对图片的快速呈现研究其对性信息图片和无性信息图片的选择的差异;二是使用快速呈现和快速选择的方式研究其对有性信息词语和无性信息词语之间的选择差异。实验严格控制了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通过科学设计的控制程序完成。结果发现,这两种情况下,大学生都表现出突出的选择和保存性信息刺激的倾向性,这种倾向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句子是人们交际过程中的基本使用单位。一个句子的语义,就是说话人通过句子这言语片断所传达给听话人的信息。句子的语义信息往往是很复杂的,比如有基本意义,有附加意义;有词汇意义,有语法意义;有理性意义,有指称意义;有字面意义,有言外之意等等。这些不同的句义都是由各种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负载,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平面上对句子的语义进行词汇的、语法的语用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视觉是通过视觉器官——眼睛来接受一定波长的外来光波刺激,经过视觉神经和大脑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处理后所获得的直观感觉,视觉本身包含了外来光刺激和视觉结构综合两个部分。人所感知的外界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五来自视觉,视觉在人们的信息获得中占有核心位置,这也是视觉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3.
事件合理性在句子阅读中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明确句子阅读时各种信息的时间整合进程, 进一步建构语言理解的系统构架。研究表明事件合理性会影响句子阅读。一方面, 句子阅读的很多研究方法都可以用来考察事件合理性; 另一方面, 事件合理性研究结果的解释可以补充句子理解机制。目前研究者们对事件合理性能否即时影响句子阅读存在争议, 而且影响事件合理性的因素有很多, 因此以后的研究应平衡好各种影响因素, 也可采用双语被试来研究句子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理论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谓理论?何谓科学理论?“理论”这一概念,在历史上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早期,“理论”是一个与“实践”相对立的概念,概念的内涵比较模糊。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理论形式的成熟,“理论”一词专指具有一定结构的陈述系统,严格地说来,它应是一个演绎陈述的等级系统。而“科学理论”则还必须满足另一些条件,特别是它必须具有经验的内容。与这些发展相适应,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也愈来愈为科学哲学家们所关注。本世纪以来,观察与理论的关系问题,可谓是科学哲学研究最受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其中,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又可说是被…  相似文献   

15.
应激学说是本世纪三十年代由加拿大生理学家汉斯·塞里提出的一个概括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近些年来,应激(Stress)这个概念在心理学(例如,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等)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是,由于各研究者对此概念的理解不同,造成了许多混乱。在不同的场合,Stress有时被用来指“刺激”,有时又被用来指有机体对外界的“反应”,还有兼指刺激和反应,表示刺激与反应间的相互作用。这给读者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加拿大Manitoba大学心理系的Mikhail副教授从心理生理学的(Psychophysiological)角度将塞里学说与心理学的应激理论统一起来,可为我们理解“应激”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句子理解的关键——对句法和语义关系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句子理解中句法和语义的关系,传统的模块化观点认为,句法信息优先于语义信息,句法加工支配着句子的理解过程。近期,这种强调句法优先的理论受到了一系列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s)研究结果的挑战,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语义信息对句法加工及句子整合加工的重要作用。基于这些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句子理解过程中句法和语义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一些情况下可能是句法支配语义加工,而另一些情况下则可能是语义引导句法加工  相似文献   

17.
孔明安 《现代哲学》2004,(4):112-120
本文主要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当今法国哲学家让·鲍德后期晦涩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其命定策略的考察,阐发了鲍德里亚后期哲学的重要意义:(1)鲍德里亚后期思想是一种典型的悲观的技术决定论;是现代技术决定论的翻版。(2)鲍德里亚的后期思想是对近代理性哲学的颠覆和“反动”,它试图通过对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思辨考察,消解近代理性哲学中的大写的主体的“人”,并给出了未来技术社会中一幅悲观可怕的“人”的命运的图画。(3)后形而上学的玄学则是鲍德里亚思想的最终归宿。鲍德里亚后期思想既有其悲观主义的极端倾向,也包含了深刻的哲理,需要处于信息社会的我们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8.
后实在论的科学哲学庠夫自进入“分析的时代”以来,逻辑经验主义作为当代科学哲学的先锋,着手研究科学实践和理论中所碰到的一些难题。这些研究导致了科学哲学领域的争论迭起。60年代,出现了“后实证主义”哲学,要求用“历史”的拐杖引导科学哲学。之后,又出现科学实在论的“新的争论”。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关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事物自身本质之间关系的学说。一方面,这个学说主张事物自身本质的存在;另一方面,它主张成熟的科学理论近似为真,新近的理论比以往的理论更接近真理。这就是说,理论描绘了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真理就是理论与事物自身本质的符合。这种确立指称的方法和对应规则,引起了近10年来西方科学哲学家激烈的争论,以劳丹、范·弗拉森为代表的反实在论坚持以人为中心批判实在论的观点。劳丹认为,实在论的真理论是以科学的成功为基础的,然而,在历史上,成功的理论不一定真、真的理论也不一定成功。范·弗拉森则认为,观察、语言、实验、真理都是与理论休戚相关的,都是建构性的,所以,科学的目的不是求真,而是求得“经验的适当性”;两个等价的理论并不意味着具有共同的本体论承诺,真理、实体等往往只存在于理论内部。近年来,由于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不断交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力探究的是先验观念论与常识实在论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两位先验观念论者胡塞尔和麦克道尔思想的关联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一方面,先验哲学的立场使我们在理论中思考和展现处在常识实在论中的自然生活的结构,在此意义上,它与后者是相容的,或是对于后者的辩护;另一方面,先验哲学力图在哲学反思中审视和批判自然态度的某种致命倾向,即令自己迷失在自然主义之中的倾向。就此,先验哲学与受自然主义浸染的常识实在论之间存有张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认为,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社会结构并不象某些结构主义社会学理论所说的那样,“是人类心智的产物,是由人脑固有的结构化潜能对外界的一种投射”,而是对现实社会的整体结构性的一种科学抽象,如同恩格斯指出,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法即“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过程的自觉的反映”。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客观产物,既有内在的科学规定性,又有外在的鲜明特征。从总体上把握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社会结构的科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社会结构改革的实践中有效保持社会主义社会的稳态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